分享

这项变现技能,让我下了狠劲

 QUE腿猫 2021-06-22

题记

如果您想加入每天一页抄书,可扫图片中的二维码,我们一起抄书,相互赋能,共同成长~

每天抄一页《围城》

&我的随笔(122篇)

——2021年1月28日

昨天交稿了第一篇六千多字的讲书稿,今天想谈一下自己这半个月来的一点心得体会。

虽然写讲书稿,有着要写的这本书为依托,但是写讲书稿还是有很大的要求,不是照搬照抄,原则上引用原文不能超过百分之十五左右,必须是原创,要用自己的话对书里的知识点进行提炼,讲成大白话,老幼皆宜,吸引他人的听觉,讲书稿不是写感悟,也不是写读书笔记……

写好讲书稿,读透书籍是前提,要写出六千多字,即便你想“东拉西扯”,也得言之有物还得有逻辑条理,整篇文章的主脉架构得清晰明了,不是东一锤的西一锤的……写的过程中,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平时所下的功夫很重要,也就是平日里必须得“磨刀”,而且这把“刀”天天得磨。你的文化水平,知识底蕴对于写书稿起到很大辅助作用。这样平常里,得博览群书,关注社会新闻和动态等等这些。要善于抓住任何时机来锻炼自己,有触类旁通,学以致用,旁征博引等能力,这些都体现了能否写好一篇优质的讲书稿的能力与水平。没有平时下的苦功,在写稿子的时候是会感觉很受虐。即便是有书在手,也会感觉脑袋炸裂般的疼。

当有人问我,抄书对你的收获是什么?输入和产出能成正比吗?有什么意义?抄书——也是我在“磨刀”。提高自己的文笔,提高对文字的敏感度连黏性。文学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写讲书稿撰稿人,让知识变现,让它成为一项赚钱的技能,能收获让知识变成生产力的喜悦。当你能写出好的讲书稿,又通过口才训练,会成为你想成为的优秀讲书人。

当对自己有要求,对目标方向越来越清晰明确,才会如此坚定。所以我很珍惜也很认真的对待每一天的“磨刀”机会。

勤于积累素材,锤炼文字,这些绝不是在写作时突然产生的,那是日常一丝不苟的积累,才能在文章中有厚积薄发的底气和信手拈来的从容。在这半个月写讲书稿当中,我却比以往读的书更多,对自己有了全面的思索,也更能静心,也开始认真整理这几年来自己做的一些书籍摘抄等。

在平时用的功夫上,我还想举个自己孩子在写字上的例子。

昨天老师在群里发了十位孩子在这学期书写比赛获得优胜奖的合照,他是其中一位。我的孩子,他是没在任何培训班练过字,甚至平时在家里也没练字,我也不会专门买字帖给他练。而有写过的字帖,那是学校老师在暑假寒假当作业来布置。

我在想是什么原因让他能获奖呢?不就是平时他的认真态度,在做作业写字的时候他是非常认真的,我甚至有时候说他真是在精雕细琢。所以即便他没练过字,就是因为平时做作业认真写字,那么,在书写比赛中能获奖也就可以理解了。

☆☆这一页《围城》抄到:

赵辛楣和方鸿渐在对话当中,进一步读透了李梅亭这个人的性格特征。继续领略钱老那如挠痒痒般一下就挠到痒点般的类比。

每天一分钟口才训练,随机抽取三个词语(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写稿子,根据抽到的三个词语,即兴一分钟脱口秀练习

3月24日  词语:表演、礼教、遥远

今天是3月24日,我抽到的三个词语是——礼教,遥远和表演。

电视连续剧《围城》拍摄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似乎离现在有些遥远,故事背景也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但是我发现有一个东西是相通的,那就是教育。打个比方说,方鸿渐老爹,他在对待方鸿渐的教育上,他是传统礼教的,但也是开放的,所以会支持他去国外留学。看来普天下的父母都一样,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都是不惜花血本去培养。

这部电视剧好看在于不仅仅是钱钟书老先生写的作品是经典的,更在于演员有高度的职业素养,他们是用心在演绎,对得起表演这个专业。

谢谢大家!

有兴趣可扫下面的二维码听,因为这个打卡练习,没办法放上音频;或者您可以加入到兴趣圈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