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菜一碟

 余一梦2005 2021-06-22

故乡读书会

  ◆  

    

余梦楼

    

岁月随笔

一碟小菜

文|易虹

    家里的餐桌经常摆上一两碟小菜佐餐。真是名副其实的“小菜”:首先是碟儿小,不过巴掌大;再者菜也“小”,不同的节令是不同的小菜儿,黄瓜头、萝卜皮、香菜根、芹菜根、姜片、蒜瓣、花生米,都是不起眼的或者登不上大雅之堂的边角余料;还有一“小”,炮制方法极其简单,盐渍、酱油糖醋汁儿浸泡。或者更简单,譬如花生米,置于小碟,淋一勺醋,成了!比起厨房里的烟熏火燎、煎炒烹炸,这些小菜来得实在是太容易了。

    春天里的马兰头,趁着踏青野地里采来。清洗干净,开水焯过。切得细细碎碎,盐、蒜蓉、生抽、胡椒粉、醋、香油调味儿,与香干末儿同拌,抟紧成塔,香油那么一淋,成就了汪曾祺先生笔下的那碟小菜。餐桌上搛一箸马兰头,不说它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的功效,想想春和日丽踏青采野菜的场景,这一口清香里夹杂着春天的味道,美其名曰“吃春天”呢!

    夏天一来,“砧板上的黄瓜――欠拍!”这句话听起来有些粗俗。却道出了拌黄瓜刀法的真谛。但凡对美食有些要求的人们一致认为,拌黄瓜切的不如拍的,整齐划一的刀工切出来的黄瓜,不如拍得参差不齐的黄瓜口味好。缘何?盖因黄瓜的清新爽脆不愿沾染沾太多刀具的铁腥之味吧?看来,秀气、苗条的黄瓜还有着谦谦君子的品格,君子独善其身,小黄瓜身上也能琢磨出大道理。

    秋风渐起,天气慢慢凉了下来,绿叶蔬菜们却精神抖擞地成长起来。比起萝卜、白菜,尽管芹菜、香菜的生长比较缓慢,但它们还是合着秋风的律动奔向了千家万户的餐桌。清炒、包饺子、涮锅子,芹菜、香菜叶子、梗子都能派上用场,靠近菜根的那一截菜梗因为包裹紧实暗藏泥沙不易清洗,常常连同菜根一道被主妇们遗弃。一次偶然的机会,吃到了香菜根。香菜根、芹菜根去除须根后清洗干净,沥水,放进小瓷罐里,只需酱油和少许糖浸泡一夜。翌日开罐,酱香、糖香、菜根香,扑面而来。一碟别样的“小菜”!“嚼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谭》里的这句话让这碟小菜多了些许别的况味。

    冬天里来点啥小菜呢?“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上萝卜呀!萝卜的吃法太多,为了应小菜这个景儿,萝卜皮是最合适的。大萝卜环切下一层厚皮,萝卜心儿炖肉、熬汤都是可以的,萝卜皮做小菜儿是再好不过的。萝卜皮切条儿,撒少许盐渍出水分,糖醋汁泡着,美味;小米椒拌着,美味;酱油汤儿渍着,美味!特别是年节里吃腻了荤腥,来这么一碟萝卜皮做的小菜,光盘那叫一个快!

    在我们的日常里,“小菜一碟”还另有它意。有什么事情想请朋友、熟人帮个忙,如果对方乐呵呵地回应“小菜一碟”,那这事情就不难办到了。这碟“小菜”的精妙之处在于,不至于让朋友为难,但却又恰到好处的体现了朋友在这件事情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求应双方互不亏欠,但却又让求的这一方记着对方的好,这碟“小菜”成了友情的黏合剂。或者说,这碟“小菜”像是一架天平的游码,左左右右维系着友情的平衡。

    小菜虽小,调剂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这碟小菜,我喜欢!


作者简介:

  易虹,女,湖北团风县人,1977年出生。中学教师。勤劳认真经营平凡生活,轻描淡写珍藏人生记忆。

易虹文章

黄冈人的一罐汤

亲亲的豆芽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