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老不好?五脏皆能令人咳,选对穴位才有效

 正安答摩 2021-06-22

本 期 导 读

艾灸不是憨憨,学点专业的辨证方法很有必要~

有同学咳嗽两个月了总好不了,我们聊聊怎么用艾灸调理咳嗽。

咳嗽历来都被认为不好治,「名医不治咳,治咳必现形」,说的就是咳嗽难治。难治的原因在于引起咳嗽的病因很多,辨证不易,辨证之后的开方用药也很讲究,想用汤药治好咳嗽殊非易事。比较而言,运用艾灸治疗咳嗽,掌握起来要容易许多,值得好好学学。

《内经》时代就观察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不独肺也。」也就是看到咳嗽这个症状,不能只盯着肺,其他的脏腑也有可能引发咳嗽。

而且咳嗽还有个特点,随着病程的变长,是由脏转向腑,譬如「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常见的病更多的是膀胱久病不已,进而影响到肾,咳嗽偏偏是先肾咳,时间长了才变成膀胱咳。

六腑咳,在临床上比五脏咳少见,而且六腑咳状都比较好辨别,分别是:

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

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

肺咳不已则大肠变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

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

也就是说,胃咳就是咳的时候呕吐,并且呕得厉害会「长虫出」;胆咳是咳嗽伴随着呕胆汁,也就是呕到最后,呕出苦汁;

大肠咳是咳嗽伴随着漏大便,大便兜不住,小肠咳是咳嗽伴随着漏屁,膀胱咳是咳嗽伴随着漏小便。另外有个三焦咳,咳嗽,伴随着腹满、不想吃东西喝东西。

通过六腑咳状的区分,我们不难发现咳嗽的辨证有个特点,重点是在咳嗽之外的症状,或者说是咳嗽的兼证。用辨兼证的办法,我们可以区分五脏之咳:

肺咳:气比较急,可能会痛引缺盆穴,可能有痰难咳出,口燥声嘶。

心咳:咳则心痛,喉咙感觉「有梗」,甚至会舌肿喉痹。

肝咳:咳伴随两胁下痛,可能拉扯到小腹,或往来寒热,或面色青,或伴随痉挛。

脾咳:咳伴随人倦怠,喜欢躺着,没什么精神,没什么力气,面色萎黄,可能会腹胀,劳累会加剧咳嗽。

肾咳:咳伴随腰痛,咳而近喘的,甚至咳而耳聋的。特别是见到喘的,多是肾咳。

我们还是用一样的方法,去找咳嗽之外的症状来区分五脏咳。譬如脾咳,除了主要的症状咳嗽,人倦怠、面色萎黄、容易腹胀、劳累后加剧等特点,都是脾脏有问题的变现。

如果另外还会别的诊治方法,像舌诊上的舌头胖大、舌面水样滑苔,脉诊上的脉软、右关脉不足或太过、寸口脉三盛等,都是指向脾脏的问题。综合这些信息,有部分上述脾有问题的表现,加上咳嗽这个症状,我们就可以说面前这个人是脾咳。

图片

五脏咳虽然可以这么区分,临床真的去套用,是比较困难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我们发现咳嗽的类型,可以简要地分成三焦咳:上焦咳、中焦咳、下焦咳。

上焦咳,主要包括肺咳和心咳,而且上焦咳有个特点,症状主要都集中在胸膈以上,像喉咙痒、喉咙痛、胸腔感到热、感觉有痰难以咳出、咳到胸痛、背痛等特点,都可以归入上焦咳。

中焦咳,主要包括脾咳和肝咳,一般上焦和中焦的症状可以同时看到,像咳的时候肋骨痛、生气后咳嗽加剧、劳累后咳嗽加剧、咳得拉着少腹部拘紧、胃口不好等特点,都可以归入中焦咳。

下焦咳,主要是肾咳,而且一旦久咳见到喘证,一般都是指向下焦咳。另外,咳嗽伴随着腰痛,或者咳得漏大小便的,一般也归入下焦咳。喘,是因为肾主纳气,现在肾有恙,纳气不足导致喘。而腰者,肾之腑;肾司二便,是辨咳得腰痛和咳得漏大小便为下焦咳的原因。不难发现,下焦咳,一定下焦有症状的。

做个小结:上焦咳,除了咳嗽之外的症状主要集中在上焦;中焦咳,除了咳嗽,其余症状分布上焦和中焦;下焦咳,咳嗽之外,必见下焦的症状。

这里说的上中下焦,以胸膈以上为上焦,膈肌到齐肚脐中线为中焦,肚脐中线以下为下焦。

辨清楚病位后,艾灸的取穴方法随之而来:

  • 上焦咳取上焦穴位,背部常用大椎、身柱、神道,胸部常用天突、华盖、膻中;

  • 中焦咳以中焦穴位为主,兼用上焦穴位,常用筋缩、脊中、膻中、中脘等穴;

  • 下焦咳以下焦穴位为主,兼用上焦穴位,常用命门、腰阳关、关元、中极等穴。

最重要的别忘了,在艾灸之中,我们是以穴位为粗定位,用点燃的艾条在穴位的附近探查有灸感的点定点施灸。

换句话说,没有灸感的话,便不可硬要灸,灸处发烫是烤肉,百害而无一益。

总结一下:

  • 咳嗽大致分为上焦咳、中焦咳、下焦咳

  • 上焦咳,症状集中在上焦

  • 中焦咳,中焦和上焦的症状兼见

  • 下焦咳,下焦症状为主,兼见上焦症状

  • 三焦咳状不同,取穴不同,上焦咳取上焦穴位,中焦咳取中焦穴位,下焦咳取下焦穴位

  • 排病反应之咳嗽,守着原来的穴位继续灸就好

跟南岛老师学艾灸、练功法

利用三伏天——一年中的最热时段,身体表里通路打开时,进行艾灸,深度清理。

扶阳,滋阴,改善气血虚、寒湿、痰饮、气郁、血瘀等各类亚健康体质,艾灸都擅长,只要有正确的选穴和手法。

再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功法,推心置腹、脏腑推拿、混元一气…简单,却能引动真气。再出点小汗,轻身少病。

分体质艾灸+功法调形,仍不是一套完整的个性化体质改善方案,因为还会有突发的小症状干扰我们。

因此你还需要这套来自实战、一用就灵的14经络选穴秘籍,熟悉这套艾灸常用穴,足以应对常见问题,打赢体质改善的持久战。

自利利他,真正改善自身体质后,才有能力帮到你想帮助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