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晓峰:陪苏轼超越乡村苦难

 芸斋窗下 2021-06-2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代文士有着较为强烈的天下情怀。他们的文学创作与社会现实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其中也对乡村生活投上了关切的目光,如梅尧臣、王安石、陆游、范成大、辛弃疾等均有众多诗词涉及。统观宋代文学,苏轼的乡村书写则较为独特,他用绝世的妙笔呈现了丰富多姿的乡间图景,流露着他的情怀、感触和人生体悟。

乡间意趣的呈现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自此,开始了他四方为宦的生涯。数年中,他先后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元年(1978),时苏轼在徐州任知州,恰逢春旱,他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到城东的石潭祈雨,后又恰好降雨,便又到石潭谢雨。途中,苏轼把所见的乡村景象写到词中,便是著名的《浣溪沙》五首。

在这组词中,首先引人注目的是苏轼写到了众多的农村人物,有儿童、老人、围观使君的女子、络丝娘,还有卖菜的农夫。一组词中有如许众多的乡村人物,在整个词史上都难得一见。并且这些人物神情各异,极富谐趣。其二中的乡村女子闻到使君经过,争相围观:“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倩罗裙。”因为她们要看的是使君,所以要“抹红妆”。又苏轼只是经过,女子们动作稍慢便会错过,“旋”即迅速,写出了女子们急切的心情。她们围观的地方不是街道,而是三三五五依在荆条篱笆做的乡间大门。她们又相互拥挤着观看,以致踩破了彼此的裙子。如此,一幅活泼生动的乡间女子情态图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在这组词中,村中的老人是醉态朦胧、意气萧散:“道逢醉叟卧黄昏”“垂白杖藜抬醉眼”。苏轼由闻到村中煮茧的气味,辨听到络丝女的娇语:“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乡村中的枣花纷落在苏轼的衣巾上,村中各处传来缫丝车的声响:“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见到一位身披牛衣,站在古柳下卖瓜的老农:“牛衣古柳卖黄瓜。”词中:“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我们似乎听到苏轼敲门的“嘚嘚”声。整个村落是“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一片祥和氛围。苏轼完全沉浸其中,感慨道:“使君原是此中人。”

《浣溪沙》五首是第一次将乡村题材写入词中,是历史性的开拓。苏轼“以诗为词”,绝不仅是技巧上的改变,更是题材上的拓展,东坡词“别开生面”(赵翼《瓯北诗话》),“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胡寅《酒边词序》)农村词是这一拓展的重要内容。

《浣溪沙》的乡村书写,是词人处在观察者的角度,安详平和地写出了乡间的人物风情。这与之前的诸多乡村题材的诗歌书写,大略相同,如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维《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雏雄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父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白居易《春村》:“二月村园暖,桑间戴胜飞。农夫舂旧谷,蚕妾捣新衣。牛马因风远,鸡豚过社稀。黄昏林下路,鼓笛赛神归。”皆是。苏轼对农村生活的真切体验,那是到了黄州以后的事情了。

躬耕艰辛的体验

元丰二年(1079),“乌台诗案”发生。苏轼从名震天下的士大夫成为了一位落寞的贬官。元丰三年(1080)初,苏轼草草收拾行装,携家来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当时一座山环水绕的荒城,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貶谪。

身处黄州的苏轼,生活“日以困匮”,在好友的帮助下得到城东荒地数十亩,开始了躬耕生活。《东坡八首》其一直接写他开荒劳作的艰辛:“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其二写种植的作物:“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下隰种粳稌,东原莳枣栗。”其四中写作物的成长和收获: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

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

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

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

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其五写劳动经验的获得:“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投种未逾月,覆块已苍苍。农夫告我言,勿使苗叶昌。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浚井》一诗写他在劳作中发现了废井:“古井没荒莱,不食谁为恻。”废井的情形是:“瓶罂下两绠,蛙蚓飞百尺。腥风被泥滓,空响闻点滴。”接着细腻真切描写浚井的过程:

上除青青芹,下洗凿凿石。

沾濡愧童仆,杯酒暖寒栗。

白水渐泓渟,青天落寒碧。

苏轼在黄州,切身体验了农村的劳作。在他之前,对农村劳作有真实体验的文士中唯是陶渊明最为突出。陶渊明的诗中也有对躬耕生活的呈现,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诗中的“晨兴”“带月”“夕露”使对躬耕生活的描写富有雅意。苏轼对躬耕生活的描写则更为细腻,他把农耕的具体场景、所种植物、劳作过程、生产经验等毫不避俗地在诗歌中纷纷呈现,充满了乡土气息。这在古代的农村耕作诗中,独树一帜。其后,唯有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和辛弃疾词中的一些书写差可比拟。而苏轼的耕作诗以浑厚五言古体写成,更似有《豳风·七月》的古朴风貌。

困苦生活的超越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自嘲》)62岁的东坡在绍圣元年(1094)贬谪惠州,三年后又贬谪儋州。这些岭南之地,天气炎热,《东坡志林》载:“岭南天气卑陋,气蒸溽,而海南尤甚。秋夏之交,物无不腐坏者,人非金石,其何以能久?”又瘴疠横行,如邹浩《铭张明墓》中称:“予至之日,适又甚焉,素巾满郊廛,丧鼓连昼夜,故老言数十年无有也。尝于苍埃白雾中,怪鸟正飞而堕,鸡豚狗彘正行而颠仆,问之他人,则曰:'发瘴然也。”可见岭南生活条件之恶劣。苏轼就来到这样的环境中。

经过黄州贬谪,苏轼对惠州之贬业已淡定。《十月二日初到惠州》称:“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表现出对此次贬谪并不十分落寞。苏轼在惠州曾“借王参军地种菜,不及半亩”(《撷菜》),耕作并不倦劳,“吏民相待甚厚”(《与陈季常十六首》之十六),且友人不时有所接济:“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一)此时,东坡对乡间的书写没有黄州乡村诗中表现出的苦闷,更多是以超然的心态书写了乡间生活的恬静和淡泊。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四:“老人八十余,不识城市娱。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写了一位老者与诗人的真诚交往,表露出诗人超脱名利羁缚的情态。

《游博罗香积寺》:

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

东风摇波舞净绿,初日泫露酣娇黄。

汪汪春泥已没膝,剡剡秋谷初分秧。

谁言万里出无友,见此二美喜欲狂。

三山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

要令水力供臼磨,与相地脉增堤防。

霏霏落雪看收面,隐隐叠鼓闻舂糠。

散流一啜云子白,炊裂十字琼肌香。

岂惟牢丸荐古味,要使真一流天浆。

这首诗呈现了“麥禾甚茂”的乡村景致,表露出诗人的欢悦心情。

苏轼在惠州,内心的淡定和超然使他超越了贬官常见的生活艰辛和精神苦闷,“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认为身贬惠州是到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处所。他在惠州写了五十七首和陶诗,在《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一中道:“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他已完全沉浸在陶渊明的超然境界中,不仅为其诗,更是为其人,“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他完全接受了惠州的生活,“三年瘴海上,越峤真我家”。(《丙子重九二首》其一)对于四海漂泊的人,真正的家乡只能存留在记忆中,实际上的心安处也就是家乡了。

绍圣四年(1097),苏轼又贬儋州,“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答程天侔书》之一)生活极为艰辛。苏轼却很快与当地的黎族百姓融在一起,与多位邻人成为好友。他在天涯尽头挥洒着自己的才情,书写了他在儋州的乡间生活。有的诗写与乡间友人的交往,如《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一:“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其二:“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和陶下潠田舍获》:“聚粪西垣下,凿泉东垣隈。劳辱何时休?宴安不可怀。天公岂相喜?雨霁与意谐。黄菘养土羔,老楮主树鸡。未忍便烹煑,绕观日百回。跨海得远信,冰盘鸣玉哀。茵陈点脍缕,照坐如花开。一与蜑叟醉,苍颜两摧颓。齿根日浮动,自与粱肉乖。食菜岂不足,呼儿拆鸡栖。”这些诗歌中没有黄州躬耕诗中表现出的劳倦,是以欣赏的视角表现出恬淡的心境。身贬海南又何妨?苏轼超越了人生苦难,在乡间的淡泊生活中静思人生:“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要言之,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乡村书写取得了颇高的成就,他从一位乡村的观察者、体验者,成为一切苦难的超越者。他大彻大悟:“纵浪大化中,正为化所缠,应尽便须尽,宁复事此言。”(《问渊明》)实现了内容和心灵的双重解放。苏珊·朗格称:“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整个人类的感情。”(《艺术问题》)苏轼的乡村书写,呈现了自己的艺术个性,也是唤起我们对无常人生的思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