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谦虚低调是根本

 新用户21388NGI 2021-06-28

第五十七课 轻 根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宴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道德经》:谦虚低调是根本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所谓的圣人,不好好修道修德,却摆出个修得很好的架子,整天行走都离不开车马,怕吃苦走路。

虽有荣观,宴处超然:虽有荣誉可以观赏,来去有人接送、献花,荣耀至极,参加特殊的宴会,有超出凡人之感。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奈何不了万乘之君,你花天酒地去玩,也管不了君主,使天下人轻视己身。

这几句话说的是,假的圣人修道修德有了一点进步就浮躁,开始摆架子,讲排场,接受吹捧,飘飘然忘乎所以的结果就是不守本分了,必然退步,被人轻视。

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我们经常看新闻报道有的人因为在某一方面突出了一点,很快就被宣传和吹捧成了红人,因此他就在赞美声中浮躁起来,开始傲慢了,耍大牌了,人红关注度必然高,经常过不多久宣传风向就发生转变了。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当年他的著名小说《围城》发表以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在国外反响也很大。新闻界和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见他,一睹他的风采,都遭到他的婉拒。他始终不受成就和荣誉的影响,一生默默地笔耕不辍,因此成为文坛巨匠。

学习《道德经》理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不难发现,凡是符合《道德经》思想的人和事成功的几率比较高,反之则大多经历曲折。学习本课就让我们懂得这样一个道理,谦虚低调是为人处事之根本。

和平

《道德经》:谦虚低调是根本

《道德经》:真圣人的境界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所谓的圣人是指假圣人,不好好修道修德,却摆出个修得很好的架子,整天行走都离不开车马,怕吃苦走路。

有些人有点成就了,别人来请他,就自以为了不起,不同凡响,让人车接车送,喜欢耍威风,讲排场,追求高标准的物质享受。这就是假圣人的典型特征。

真正的圣人,生活作风俭朴,少私寡欲,从不怕吃苦,不摆架子,和人民打成一片,以百姓之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这就是圣人的境界。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清静无为胡

《道德经》:谦虚低调是根本

《道德经》:轻则失本

“轻则失本”轻视就失去了根本,本课讲有些人工作或学习做出一点成绩,就飘飘然不知轻重,导致自己停滞不前,甚至退步,却又千方百计想办法保持自己的虚荣,因此不惜行骗,就这样步步滑下去,丢掉了做人的根本。

所以《道德经》这里提醒我们一定要保持谦虚低调的作风,踏踏实实做事,不忘初衷,保持初心,不断提高自己的修为!

史健靖媛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