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谢你愿意和我分享我宝儿的进步!”

 老开的咖啡屋 2021-06-28
今天来写很久没有出现的我的二宝的故事。

宝儿妈发了一张可乐和汉堡的照片,我以为是我宝儿自己点的。宝儿妈随后给我发信息说:“第一次用这种没有吸管的杯子,以为宝儿会闹腾,教了一遍,人家优雅的干了。”看到这个消息,我特别高兴,瞬间来了劲头。我很高兴她愿意和我分享我宝儿的信息,她让我知道了他们在努力,她让我知道了我宝儿越来越好了。
宝儿妈还说上次独立上学的第一步尝试,一次成功。在路口,妈妈告诉宝儿以后我们在这里就要分手了,你要自己去上学。他就和妈妈挥手告别。妈妈不放心,悄悄地跟在他后面,他知道如何躲车,还知道到台阶上去走以躲避车。我很高兴他们愿意去尝试,我很高兴我宝儿有这么好的表现。但我当时只顾着高兴了,忘了可能遇到的危险。宝儿自己上学的那条路,车是从他后面开的,如果人多或者大家不躲车的话,车就会按喇叭,那个喇叭的声他看不到,也不会预计到车会按喇叭,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他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这个可以有两个练的方法:一是妈妈在车上,让他在路上走,妈妈按喇叭,让他知道听到喇叭他应该靠边;二是不断强调喇叭响是让你躲车,如果你走的很好,不用管,可能是别人没有躲车。你听到的时候不用害怕,不用着急。
宝儿妈感叹宝儿对变化的适应能力在不断提升,以前觉得刻板的行为现在都在慢慢地改变。这让我想起来和张老师的聊天儿,自闭症儿童真的是对环境不适应吗?自闭症儿童对环境不适应是我们看到的内容,但当我们追问一句:“为什么他们不适应。”不是他们是自闭症,也不能用“自闭症对变化的事物不能接受”来解释,为什么不适应?他不适应的是什么?什么让他不适应?——他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这种改变。最初让我有这个想法的就是我宝儿,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对这个想法的诠释。当我这样坚持的认为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孩子的表现都可以这样来解释。
妈妈说前几天不舒服的时候,我宝儿偶尔就会哭闹一下,情绪不稳定,大家都找不到原因。当妈妈告诉他自己不舒服,让他抱一抱妈妈的时候,妈妈发现宝儿的情绪就会好很多,每次一喊他的名字,他就走到妈妈面前给妈妈一个拥抱,仿佛每天都在等着给别人拥抱。当他知道怎么做的时候,他愿意去做,并且会努力做好。
妈妈说我宝儿对她的情绪和行为的反应比较强烈,当妈妈高兴的时候,我宝儿就会很高兴,当妈妈不高兴的时候,他的情绪也会变得阴晴不定,行为也会小心谨慎起来,他的小心谨慎表现在拒绝,不愿意参与。“我宝儿是个特别敏感的孩子,可能我们觉得情绪不好的时候我就不说话了,但是对于他来说他会敏锐地察觉到我们的异常,他又是一个对内的人,全世界的好都是因为他,全世界的不好也都是因为他,他会责怪自己,而这个时候他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情绪就会变化得更快了。其实我觉得我们的情绪可以和他分享,比如妈妈不舒服,告诉他'我不舒服’,并且告诉他可以怎么做。”
我宝儿的视觉特别敏感,他看到别人的示范,一般都能够按照做,不需要练习。有一次他在家拖地,妈妈就很疑惑,他怎么会拖?我们就想是不是在家里看到妈妈拖地,他也想尝试。我宝儿喜欢吃烤面包,妈妈就带着他做。我很担心的切面包的环节,妈妈说他自己拿着刀切,他拿着刀切面包就像妈妈切牛肉一样,他从来没拿过刀,但是他每天看妈妈给他做饭,如何切肉。他开始的语言表达,也运用了大量的示范。“一定要充分地利用他的视觉优势,大量地示范给他看。”
宝儿妈还说了一个信息,特别的振奋人心。有一天出门,有个地方在装修,我宝儿不喜欢电钻的声音,他就捂着耳朵。我能想象出那个画面:他捂着耳朵,紧闭着眼睛,眉头紧皱。妈妈指着远处装修的地方说,你看,声音是从那里传来的,离我们很远。我宝儿果然把手放下了。这让我想起来我们之前网上上课的时候,他一脸的不高兴,我问怎么了,妈妈说有装修的声音,我就从网上找照片,找电钻的声音,让他看,让他听,试图把图片和声音结合起来,让他“看到”这个声音。但是失败了,他还是捂着耳朵,皱着眉头。我一直觉得是方法的问题,虽然过去很久了,但现在看来,方法没有问题,只是他当时还是没有“看到”。让他看到所有的东西,他接受起来就更容易一些。
通过这个例子,我更加确定我宝儿捂耳朵不仅仅是对声音敏感,他害怕的或许不是声音本身,而是声音给他带来的恐惧感。
我宝儿越来越好了。
我宝儿的成长不断地发展和坚定着我的教育理念,“我宝儿现在已经进入到第三个阶段了,我们可以'给’他更多的东西了。”
妈妈说自己一定要赶快好起来,这样才能不拖我宝儿想要进步的后腿。
我想,我也要赶快好起来,我想让“我一直都在”不只是一句话,也是我可以用实际行动践行的承诺!
听到我宝儿进步的消息,真的太让人高兴了。
“谢谢你愿意和我分享我宝儿的进步!”有时候你们觉得只是一个消息,但是对于我来说,有可能是让我坚定前行的所有动力!所以,这样的消息,希望可以来一大波儿,哈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