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园时节雨:​桥盟人种瓜记

 文艺朝歌 2021-06-29

桥盟人种瓜记
文图/田园时节雨

转眼又到了瓜果飘香的季节,这使我不由得想起桥盟村人曾经种瓜的情景。

在开革开放之前的大集体时代,桥盟村多年来就有种瓜的传统,因为它是生产队重要的一项经济收入,比传统的种粮效益要高些。

那时侯种瓜,除西瓜之外,还有甜瓜和菜瓜。西瓜是集体经济的收入部分,而甜瓜和菜瓜是按家庭人口当福利免费分到各户的。

那时候种西瓜,需要压秧和打杈,由于本村人不会技术,全靠山东荷泽人来这里包种,他们被俗称为"瓜匠",最终收入二八分成,即"瓜匠"得二成,生产队得八成。"瓜匠"轮流到社员家吃派饭,生产队补贴粮食给社员。

种西瓜的土地被留作叫"春地“,也就是先前秋种时不种麦,也叫"白地",反正那时生产队有的是土地。当时地膜覆盖技术还未推广,种瓜的时候需过了清明节之后,成熟相应也晚,往往到了入伏以后,才可以成熟上市。

西瓜成熟要上市了叫"开园",本队的社员纷纷到瓜地选瓜,除了自吃之外,还要多买几个送给实近的亲戚。看着一片碧绿的瓜地,一个个带着花纹状的圆滚滚的西瓜,掩映在瓜秧与叶之间,煞是讨人喜欢。"瓜匠"慷慨地挑一个,让大家先尝为快,瓜刀中间下入,只听"咔嚓"一声,西瓜皮脆脆的,瓜瓤红红的,瓜籽黑黑的,瓜汁润润的,吃到嘴里沙甜沙甜的,吃上几牙,就是那么爽口。这时侯就有了多要几个的念头,大自然赐予人们的回报和生活的甜蜜感,让你顿然升情。

西瓜成熟之后,光靠卖给社员是远远不够的,大批量地卖给了县土产公司,送到车站货场上,发往东北销售。除此之外,队里还用马车、小车,派出社员外出卖瓜。所以,当时的淇县化肥厂、造纸厂一带,老车站搬运站以及淇浚路与G107、粮库一带,桥盟人卖西瓜的车辆随处可见。那时的西瓜价格每斤不足五分钱。

实行土地联产责任制之后,农民有了自已的土地,除了种粮之外,也自己种起了西瓜。新的瓜种使得种瓜技术不再那么复杂了,各家各户都会种,再也不用山东"瓜匠"了,因此种瓜积极性十分高涨,这可能是近城和近工业区的地理优势的原因吧。

这时期,新的农业革命一一地膜覆盖技术得以推广,一过农历二月二,就开始覆膜下种了。覆膜种植人少了不行,需要好几个人配合,有开沟的,有下种的,有覆土的,有铺膜的,有压土的,一次性完成。当然了,遇到几级风就没法干。

种瓜要找人帮忙,帮忙的是不要工钱的,亲戚、自家人、要好的邻居,吭吭声谁不出把手,人情还是要的。淳朴的农家人情味,在这时尤其显现出来。

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使得西瓜种植提前了一个多月,差不多到农历五月底六月初就成熟上市了。这个时期,西瓜价格也上涨到了每斤八分到一毛钱。

收了西瓜以后,腾出茬来还可以种一茬白菜和萝卜,收了白菜和萝卜,还可以卖些钱。腾出地来还可以种晚麦。人是忙一些,但综合利用土地,力求土地效益最大化也是农民的最终目的。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化学除草剂被广泛应用在玉米田里,它成了西瓜的克星,至此村上人种瓜的传统被"搁浅"了。

现在,化学除草剂得到高质量改进,玉米田除草有了替代产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也成为了过去,种瓜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了,这两年,发现村民中又有人开始种瓜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