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常识|古代经学文献,四书、五经与十三经

 国学新知堂 2021-06-30
秦汉实现政治大一统,为了巩固大一统的地位,文化也趋于统一。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时代也宣告结束。秦始皇横扫六合,吞并六国,设立博士官,保存传习诗书。在关于封建与设郡县的争论中,博士淳于越的言论不合时宜,丞相李斯提议焚烧诗书,禁止民间私传诗书,始皇采纳了他的建议。
汉代人特别尊重儒家的古典著作,将那些著作统称经书。汉人认为,“经”的意义是常道。先秦著作中,比如《庄子》《礼记》等,都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经,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又称六艺。但到汉代时,《乐》已失传,所以汉代时只有五经之名。
到了唐代,《春秋》分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种,《礼经》分为《周礼》《仪礼》《戴礼》三种,于是便有了“三传”“三礼”的说法。合《易经》《书经》《诗经》,并称“九经”。宋代人又将《尔雅》《孝经》《论语》《孟子》四种书并入九经中,于是便有了“十三经”的说法。

宋代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印成单行本,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古代科举考试,必根据“四书”出题,所以成为小学生的必读书目。古代私塾,学生入学,就从“四书”学起,但是先生并不详加讲解,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科举是古代读书人唯一的出路,熟读“四书”是应付科举考试的最佳途径。
朱熹所注四书甚为重要,他死后朝廷将他注的“四书”定为官书,盛行于世。到了元代仁宗皇庆二年,朝廷又规定将朱注四书作为科举用书。四书虽然是由朱熹编到一起的,但用力提倡这几部书的却是程颢、程颐两兄弟。
程氏兄弟认为:“《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入德的门径。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语》《孟子》里虽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路。”他们还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朱熹继承了程氏兄弟的见解,并将四书打成一片。朱熹注四书,用尽了毕生的精力,直到临死时,还在修订。
版刻印刷萌芽于唐代,到了宋代才有了大发展。唐代以前的书,都是刻在竹片或木片上,称为简或牍。使用绳子或皮革带子将多简相连,就成了简册。联结各简的绳子或皮革称“经”,所以所谓的经书不过是线装书,古代的“经”字,并没有常理常道的意义。
东汉时,宦官蔡伦发明造纸术。魏晋时,松烟墨与凹心砚也发明了。笔墨纸砚均已发明,所以到了隋唐时代,卷轴代替了竹木的简册。官府的藏书已完全没有简册存在。所以,周秦汉是简册的时代,隋唐是卷轴的时代。
《尚书》是古代记言之史,但先秦人只称《书》,到了汉代才有《尚书》之称。孔颖达说:“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相传古《尚书》有三千多篇,孔子删定为百篇,此说未必可信。
《春秋》为纪事之史,相传是鲁国的国史,亦经过了孔子的修订。《汉书·艺文志》称:“《春秋》古经十二篇,经十一卷”。“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国家大事,多在春秋两个季节举行,所以“春秋”便成了史书的名称。其实,当时各国各有自己的《春秋》记事,只是没有流传下来。现代一般认为,《春秋》是鲁国史官所记,孔子并没有增删改定。
《诗经》是一部乐歌,古但称《诗》,不称经。《诗经》现存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国民歌,分为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小雅》,共一百零五篇。其中多是叙事诗。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四十篇。
《易经》原称《易》或《周易》,是古代的卜筮书。《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但古时所谓的《礼经》十七篇,却专指《仪礼》。《礼记》是孔门弟子附在《礼经》后面的学习笔记。《仪礼》备载冠、昏、丧、祭、朝、聘、燕享等各种典礼或仪式的详细程序。《周礼》是儒家理想的官制或政治制度,它大概是战国时代的作品,当然其中也包含了古代的一些制度。传说《仪礼》和《周礼》是周公所作,恐不可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