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古老黄酒的前世今生

 闲人品悟 2021-06-30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无酒不成席的讲究。古人更多说的是黄酒,而白酒进入我国的历史大约在元代以后。那今天我们就说说这(古老的)黄酒的前世今生吧!

图片

网络图片

(http://www./minsu/fwzwhyc/show/?N_ID=6818)

首先,您知道黄酒是什么原料做的吗?

对,绍兴黄酒,南方黄酒的代表,是用糯米做的。

北方也有黄酒吗?

有,北方黄酒以山西代县为代表产区的,是黍米制作的黄酒。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黄酒的那些事。

1. 绍兴黄酒——南方黄酒的代表

我们很多人都喝过绍兴黄酒,它口感柔和、醇香浓郁,酒液还呈漂亮的琥珀色,令人赏心悦目。

您知道这种颜色是怎么呈现出来的吗?它主要是来自酿造原料——大米和小麦,本身的自然色素和加入了的适量焦糖色。

绍兴黄酒生产历史非常悠久,春秋战国时期绍兴酿酒业就已经很普遍,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经久不衰,并逐步发展成为绍兴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

2.代县黄酒——北方黄酒的代表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代县黄酒,可我们代县黄酒可是历史悠久呢!早在宋代酒业专着《酒名记》中就有“代州金波又琼酥”的记载,甚至在《西游记》中也有代州黄酒的记载。有民谣称:“南绍(绍兴)北代(代州),黄酒不赖。”据传,慈禧太后西逃时路经代县,品尝代州黄酒后,给予了很高的赞誉。

2008年,代县黄酒酿造技术成功入选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图片

网络图片(http://www./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9&id=27149)

代县黄酒是以黍米为原料酿造。黍,俗称黄米,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粟,俗称小米,中国古称“稷”,二者都可以称为谷子。

3.北方黄酒的渊源

粟、黍都是起源于中国本土的重要作物,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内都是我国先民的主食。不过今天,粟、黍已成为主食之外的小杂粮。

粟米(小米)

图片
图片

黍米(大黄米)

图片来源:

https:///dictionary/粟

http:///2019/07/05/4498

目前,很多考古学证据都显示,万年前华北地区的先民就已经开始用石磨盘和石磨棒来加工粟、黍,并用陶器来蒸煮粟、黍等。此后,粟、黍农业开始逐步发展,粟、黍等剩余产品的增多可能为北方黄酒的酿造奠定了原料基础。

距今6000至4000年间,粟、黍农业在中国北方广泛扩张。当时北方地区开始普遍酿造“谷芽酒”,即蘖法酿醴所得的酒,是依靠发芽谷物中的自然淀粉酶来分解多糖物质或淀粉从而形成。下图就是酿造麦芽酒的工具箱及工作坊。

这一时期内出现的谷芽酒,很可能是中国北方黄酒产生的重要的技术源头。

图1 酿造麦芽酒的工具箱及工作坊(米家崖遗址的H82,A为H82的平剖面图;B为陶漏斗;C为陶罐的复原状态;D为小口尖底瓶的复原状态;E为陶灶的一部分)(图片来源: Wang et al., Revealing a 5,000-y-old beer recipe in China. PNAS. 113(23), 6444-6448.)

在距今5000年前的西安米家崖遗址,学者们通过对一处未被破坏的遗迹及其出土遗物的分析,辨识出了先民在此用黍、粟和其他植物果实混合在一起酿酒的现象。这种酒还广泛出现在济宁东贾柏、高陵杨官寨、蓝田新街、西安米家崖、临潼零口等遗址(表1)。

图片

粟、黍是中国本土起源的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仅在漫长的历史中是人们的主食,而且也是传统酿酒的重要原料。因此,先有了北方的黍米酿造的黄酒,之后才有的绍兴糯米酿造的黄酒。

作者:

张国华(山西大学副教授)

侯亮亮(山西大学副教授)

张丽珍(山西大学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