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小紫苏子与标准

 植物游记樊蓉 2021-07-01
紫苏子标准
01
紫苏子(湖南标准2009年版)

【基源】唇形科植物野生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 purpurascens (Hayata) H.W. Li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性状】直径约1mm,具微隆起的暗褐色网状纹理。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肺、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降气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5~10g。

【注意事项】肺虚咳喘,脾虚便溏者禁服。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虫。

02
浙紫苏子(浙江标准2015年版)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野生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 var. acuta (Thunb.) Kudo的燥成熟果实。主产山东、江苏、浙江。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性状】直径约1-1.5mm,具微隆起的暗褐色网状纹理。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降气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凝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03
紫苏子(中国药典2020版)

【基源】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mm。

【含量】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迷迭香酸不得少于0.25%。

【炮制】

紫苏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炒紫苏子:取净紫苏子,照清炒法炒至有爆声,含迷迭香酸不得少于0.20%。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 降气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 3~10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植物志上的紫苏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来自于唇形科紫苏属

       紫苏(原变种var. Frutescens)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本植物在我国栽培极广,供药用和香料用。入药部分以茎叶及子实为主。

叶为发汗、镇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剂,有镇痛、镇静、解毒作用,治感冒,因鱼蟹中毒之腹痛呕吐者有卓效;

梗有平气安胎之功;子能镇咳、祛痰、平喘、发散精神之沉闷。

叶又供食用,和肉类煮熟可增加后者的香味。种子榨出的油,名苏子油,供食用,又有防腐作用,供工业用。

超链接:紫苏与白苏

文献中的紫苏子
01
古籍记载

紫苏子为常用中药,有降气平喘、祛痰止咳、温中开郁的功效。

紫苏子原名苏,始载于梁代的《名医别录》,列为中品。“主下气,降寒中,其子尤良。”

弘景曰:“叶下紫色,而气甚香,其无紫色不香似往者,名野苏,不堪用。”

另外“往子”为上品,“往状如苏,高大白色,不甚香。其子研之,杂米作糜,甚肥美,下气补益。东人呼为苗”。

《本草崇原》谓:“紫苏……其叶面青背紫……气甚辛香,开花成穗,红紫色,穗中有细子,其色黄赤,入土易生,后人于壤土种植,面背皆紫者,名家紫苏。野生瘠土者,背紫面青。”

《本草纲目》:“苏从酥,音酥,舒畅也,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苏”

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

紫苏子主降气平喘,祛痰止咳,而白苏子虽也主“软逆下气”。

但功力不及紫苏子,主要作糜、作油。目前市售的紫苏子多是野苏和紫苏的混和品。

02
不同颜色

植物全绿、花白色(白苏的典型特征),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紫苏酮。

花为淡紫苏,植株全紫者(紫苏典型特征),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紫苏醛。

花粉白色,叶子面绿背紫绿色,或者叶绿,叶柄、茎为紫绿色者主要成分为蔺萝油脑或肉豆蔻醚,这些化合物药理作用有很大差别。

03
不同紫苏种质

不同紫苏种质种子中的迷迭香酸含量为0.10%~0.35%。

相对于苏叶挥发油含量和紫苏梗迷迭香酸含量,21个紫苏种质种子的迷迭香酸含量变化幅度较小。

其中,河北省安国市(油苏)白苏(3号种质)苏子中迷迭香酸含量最高,广西省梧州县的回回苏(5号种质)苏子中迷迭香酸含量最低。

21个紫苏种质中,有13个种质的苏子迷迭香酸含量达到了国家药典规定标准,分别是1号、3号、4号、6号、8号、9号、10号、11号、12号、16号、19号和21号种质。

综合评价可知,陕西省志丹县白苏(4号种质)苏叶挥发油和紫梗迷迭香酸含量较低,苏子迷迭香酸含量刚刚达到药典规定标准。

广西省梧州县回回苏(5号种质)苏叶挥发油和紫梗迷迭香酸含量都很高,但苏子迷迭香酸含量未达到药典规定标准。

参试的21个紫苏种质中,有7个紫苏种质3个部位的药用成分含量均达到了药典规定标准。

这些种质分别是

四川省广安县野生紫苏(1号种质)、

河北省安国县(油苏)白苏(3号种质)、

河北省安国县平叶纯紫紫苏(6号种质)、

广西省南宁市紫苏(9号种质)、

云南省临沧县(耿马白紫苏)耳齿紫苏(10号种质)、

云南省临沧县(耿马黑紫苏)、

耳齿紫苏(11号种质)、

云南省砚山县耳齿紫苏(12号种质)。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紫苏属植物药用成分含量比较温春秀刘灵娣胡彦谢晓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2)紫苏子的本草考证山东中医药研究所李英霞彭广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