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桓公为什么从古华州向东迁徙

 华州文史荟萃 2021-07-02

邮箱:3125136050@qq.com


寄 孥 东 土

作者 赵建文 郑全欣


周宣王后期,西周的政治局势不断恶化,朝纲不振,诸侯多叛,猃狁猖獗,社会混乱的局面再次出现。周幽王继位后,昏庸腐败,贪图安逸,近奸邪,宠褒姒,废立王后和太子,申、戎反周,宗周畿内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加之遭受旱灾和地震,民不聊生,社会衰败不堪,官民便思退路。

当时,东都洛邑一带自然灾害较轻,距离边戎较远,社会相对安宁平稳,一些王公贵族便利用特权和敛聚的财富,在东都王畿内大兴土木,为自己营造新的安身之所。其中,在洛邑黄河北的樊地(今河南省济源市一带),宣王王子尚父为自己建造了杨邑,幽王朝太师函皇父建造了向邑,太师仲山甫建造了樊邑。《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就记述了函皇父为了自己的亲属和财产安全,不顾国家利益,向东避祸的历史事实。部分内容译文为:“皇父自夸圣明,以向邑为都。自选三司官,诚然聚集了很多钱财。不愿留下一位元老,使他们保卫我王朝。选择好车马,迁往那向邑。”在这些王公贵族的推波助澜下,向东迁徙成为难以阻挡的趋势,人们纷纷向东流动,寻找自己的避难之地。

周幽王九年(公元前773),时局更加危急,司徒郑桓公预见到西周王朝危在旦夕,便思退路,为郑国(史称古郑国,即今华州区)谋万全之策。一次,他和好友太史伯就郑国的安全和去向进行了一次长谈,内容丰富,论述精辟,被《史记·郑世家》记载。

郑桓公问计史伯
该文曰:

桓公问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对曰:“独洛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公曰:“何以?”对曰:“地近虢、郐。號、郐之君贪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为司徒,民皆爱公,公诚请居之,虢、郐之君见公方用事,轻分公地。公诚居之,虢、郐之民皆公之民也。”公曰:“吾欲南之江上,何如?”对曰:“昔祝融为高辛氏火正,其功大矣,而其于周未有兴者,楚其后也。周衰,楚必兴。兴,非郑之利也。”公曰:“吾欲居西方。何如?”对曰:“其民贪而好利,难久居。”公曰:“周衰,何国兴者?”对曰:“齐、秦、晋、楚乎?夫齐,姜姓,伯夷之后也,伯夷佐尧典礼。秦,赢姓,伯益之后也,伯益佐舜怀柔百物。及楚之先,皆尝有功于天下。而周武王克纣后,成王封叔虞于唐,其地阻险,以此有德与周衰并,亦必兴也。”桓公曰:“善。”

这篇论述不仅对西周必亡的趋势做了透彻的分析,对郑国向虢、郐之间转移做了谋划,而且分析了西方、北方、东方、南方的形势,对代周而兴的齐、楚、晋、秦也做了论述,为文献所载,流传至今。这样一个关乎郑国安危和未来发展的大计,即郑国东迁的规划及策略,便在一个政治家和一个战略家的对话中确定了。

郑桓公是一位务实的政治家,在紧要关头,他没有丝毫犹豫,以充分的理由上奏周幽王,请求将自己的亲属财产移寄到洛邑以东地区。周幽王为大势所碍,无法拒绝,只好允准。在征得幽王同意后,郑国东迁的第一步,寄孥东土的行动迅速启动。郑桓公一方面命其子掘突带上资财到號、郐与两国国君商谈寄孥其事,另一方面派人与郑国商人联络,要求其为寄孥资助钱财。正如太史伯所预料的那样,寄孥號郐的行动计划,进展得十分顺利。

寄孥虢郐

虢国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一带,郐国在今河南省新密市一带,占据着洛邑以东大片土地。两国国君不敢得罪正在朝廷担任司徒的王叔郑桓公,特别是在已经获得掘突送来的资财宝货的情况下,私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况且两国百姓也对郑桓公早有耳闻,仰慕已久,因此,虢、郐两国国君慨然献出十座城邑,供郑国使用。不久后,由郑国商人组织的车马大队,满载着郑桓公的亲属族人,财贝、铜器和丝帛等贵重物品,当然也包括郑国商人、手工业者和部分百姓,浩浩荡荡地沿着通向东都洛邑的道路向號郐行进,最后分别聚居在十邑之地,成功实现了郑桓公东土寄孥的战略大转移。实际上,这次大转移仅是郑桓公谋划郑国东迁的第一步,打的是寄孥的旗号,转移的只是郑桓公的亲族财产和部分郑人,而郑国的管理体系还在郑地,郑国的国事活动还在正常进行。

寄孥虢郐在当时洛邑一带是一个政治大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百姓好奇地看着西面来的郑国人带着先进的生产技术,在自己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居住生活。初来乍到的郑国人很快熟悉了当地的环境和习惯,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发展生产,聚集力量,用勤劳和智慧把十邑之地建成一个新的“根据地”,为郑武公之后的郑国东迁奠定了基础。

按史学界的传统观点,郑国东迁的第一步寄孥號郐到此似乎就结束了,但最新资料显示,郑国东迁还在继续。2016年4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公布的战国竹简研究成果《郑文公问太伯》明确记载,郑桓公生前已“获函、訾”,“克郐”。该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认为,这一记载揭示了两周之际郑国开国的真实面貌,也将为春秋早期历史研究带来新的突破。也就是说,在寄孥虢郐之后的不长时间内,郑桓公可能就用军事手段占领了郐国,已经开启了新郑国开疆拓土的历程。如果这是事实的话,那么郑桓公就不仅是郑国的开国国君,而且是新郑国的创建者,郑武公开创新郑国的传统观点将会被动摇。当然这是后话,还要等待史学界的最后定论。

从郑国400余年的发展历史来看,郑桓公寄孥东土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它不仅使郑国渡过了一次重大安全危机,而且为之后郑武公迁国新郑,建立一个东周初期诸侯强国,进而延续郑国达394年奠定了基础。否则,郑国亡国和郑人沦为异族异国奴隶都是有可能的,那样郑国乃至东周的历史将会被重写。

寄孥虢郐,充分彰显了郑桓公作为郑国开国国君和一代政治家的战略眼光、政治智慧和爱国情怀,历代文献对此都有浓墨重彩的描述,后世郑国国君和百姓对此亦多有传颂。

图文来源:《开郑始祖郑桓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