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相信学生

 晴耕雨读爬格子 2021-07-02

要信任学生


    只有抱有这种信念的教师,即相信这是一些本质很好的孩子,只要给予帮助,他们身上好的因素必定占据上风,才能成为好的教育者。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四卷第43—44页


    我们要信任学生,要相信他们都想让自己变得更好,都想努力学习,都想把最好的自己呈现出来,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只是由于基础不好,或者习惯不好,或者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们有时候很难控制住自己,做着一些违规违纪的事情。这个时候,学生最需要得到的是我们老师的理解和帮助,要给予耐心,而不是一味地指责。
    我们的学生,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有的时候甚至有种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感觉,而老师如果认为学生是故意跟我们自己作对,进而采取伤害学生自尊的做法,这样我们就会永远失去教育学生的机会和可能。有些老师的内心总认为学生犯错就是故意为之,是人品恶劣,是道德存在瑕疵,甚至认为学生“脑袋有问题”,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怎么能期待老师能够耐心、爱心地对待学生,怎样期待老师能够掌握足够的教育智慧呢?这样的老师职业成就感也是非常有限的。
    我们要相信学生,很多事情要相信学生自己能够做好,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我们要相信这跟学生的人品、道德、本质是无关的,只是行为习惯的问题,只是认知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耐心帮助学生改变认知,学生就会改变。我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把学生诸如迟到、早恋、玩手机、沉迷游戏等常见问题定义为学生故意和我们老师作对的问题,这样我们的态度就会冷淡和残酷,违背了教育是一个充满温情的职业这一常识,我们也不可能真正触及到教育的本质。
    要深入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的,要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苦恼等等”(p37),只有对了解学生有兴趣,我们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作为老师,在工作中,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与领导、与同事、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学生是我们的工作对象,我们的职业成就感很大的决定因素就是和学生是否搞好了关系。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当中去,与他共同欢乐、共同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才会向教师敞开他的心灵。”(P41)也就是说和学生成为朋友,才有可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和我们经常听到的观点相反,有些老师认为应该和学生保持距离,这样才能树立威严,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思想,教师的威严不是通过保持距离确立的,而是通过关心学生、提高教学能力、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来确立的。就像政府的威严是通过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来实现的,而不是和人民保持距离实现。
    要相信学生,我们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在于经历和学识,但是在人格上是一样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