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274、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濇而長者,爲欲愈。”

 经方传灯 2021-07-03

274、太,四肢疼,陰濇者,欲愈。

解:太阴中风为太阴阳胜热证,阳胜热证左脉当有实之像。太阴中风左脉见微之像为欲愈。

原文疑有讹传,正确疑为“太阴中风,四肢烦痛,脉阳微者为欲愈。太阴中寒,脉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中寒:太阴阳虚寒证手足逆冷、下利等。合参甘草干姜汤证、理中汤证、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证等。太阴中寒右脉见长为欲愈。

四肢烦疼:心中郁热不安为烦,手足扰动不宁为躁,病标皆为阳胜热证,二者多联合使用,单独出现时多混用(约定俗成或顺口)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四肢属阳明、太阴地界,四肢之阳侧(背侧)属阳明地界,四肢之阴侧(掌侧)属太阴地界。烦、疼病标皆为阳胜热证。

阳微阴涩而长:左右互为阴阳,为方位论阴阳,左脉候阳右脉候阴,阳微指左脉有微之像,阴涩而长指右脉涩、长。左、右、微、涩、长等为脉之阴阳虚实证。脉之阴阳虚实辩证是治病求本之眼目。

为欲愈其意有二:一是候病情变化,原有太阴病,病退二是证时,排除太阴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