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系车高速行驶发飘,德系车更稳,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印象,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柳浪闻莺眺西子 2021-07-04

我开了丰田凯美瑞,又开了大众帕萨特,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百感交集,终于明白了德系与日系在高速稳定性上的差异有多大,奉劝想买合资车的人要反复斟酌,只有明白了它们的取向性,才能买车不后悔!

不可否认德系车在高速上的动力响应和稳定性的确好,底盘扎实和操控乐趣强都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但对于经济实用、毛病少的日系车来说,跑高速容易“发飘”是普遍车主反馈的主观感受,尽管目前大部分日系车的整备质量都要比德系更重,但德系车更稳,日系车发飘,仿佛成为了金科玉律。

我身边有不少朋友都不愿意买日系车,即使日系车的经济性与耐用性犹如神一样的存在,但日系车单薄,偷工减料和稳定性不高都是它们较为排斥的,甚至有的人谈日变色,认为日系车的出现就是工业垃圾,是对驾乘者极不负责的表现,在它们意识里日系车有的德系均已兼备,在深层驾乘感受上更出色。

在我看来,对于他们这种偏见也不是没有道理,起码在过去至少十年左右是成立的,日系车轻巧单薄,德系沉稳厚重有质感,但如今全球化整合发展,日系高速稳定性虽还没有达到德系“超一流”的表现,但以以往公知的“日系车飘,德系车稳,日系偷工减料”我认为还是有些以偏概全了,因为我就深有体会。

丰田凯美瑞和大众帕萨特大约在10年前我就有接触,对于日系车和德系车的表现都有较深感悟,接下来将具体介绍我在用车过程中的实际感受和德系与日系的差别,以及日系车高速行驶发飘,而德系车更稳,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印象,是以讹传讹还是客观感受呢?

“发飘”到底是怎么回事?

发飘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口语,当车辆行驶在高速上时,有明显感觉车身和方向盘变得缥缈,失去与地面的贴合度和准确度,遇到颠簸路面时车和人又仿佛要飞起来,没办法根据既定路线行驶,方向盘的回馈变得模糊不清,或又遇车道上的横向气流,车身出现跑偏、晃动等,这些都是比较直观的感受。

其实这些表现准确的应该说是“高速稳定性不好”,它与飘的概念又有所不同。通常普通道路都会有额定限速值,例如80km/h的速度下根本不会有这种感觉,而在高速上100公里每小时以上的速度行驶,高速稳定性好与差的表现就会很容易被感知到。

有很多人认为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车重上,德系车厚实都是用的高强度钢,所以不会有发飘的感觉,而日系车偷工减料,所以才会发飘,毕竟敲敲车身蒙皮,听听关门厚重声,从车身钢板上就给人直观感受,其实这种想法对飘与稳的区分都不太对,如果只是放在早期还较有说服力。

汽车在移动时,车顶和车底都有空气在流动,两者流速差形成气体压强,一般来说车底压强要比车顶大,而在行驶中气流并不是恒定的,从而形成了车底有一股乱流在作用力下将车子往上顶,造成发飘不稳定的感觉,咋一看如果车身重力够大,那么是不是能够压住车底往上顶的托力,根据火车压桥的想法可能确实可行,不过要知道汽车的取向并不是单一的为稳定而生,它还要考虑安全性、操控性以及经济性等,车子越重它不仅操控笨重,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受伤最严重的还是驾乘者。

如今车企普遍都追求的是轻量化发展,只有在底盘整合方面去攻坚,例如F1赛车也只不过才五六百公斤,同样能做到高速稳如老狗,而这种理念很多车企都在用,不管是高性能车还是普通民用车,就目前的主流车型中,你会发现同级别的车它们之间的重量差其实并没有想想中那么大,有的日系车重几十千克,有的德系车重几十千克,本田雅阁整备质量1495kg,大众帕萨特整备质量1470kg。其实不管是谁重与轻,用来衡量高速稳定性,其实都有些愚昧。

为了应对高速发飘,抵消汽车行驶中气流的升力,通常工程师都会尽量把底盘做的更规整一些,在通过较为合理的扰流导向,来改变气流通过底盘时不会形成乱流,往往去修理厂把汽车举起来都会发现,德系车的底盘设计更规整,而日系出于成本考虑与造车理念,往往对底盘的规整性方面不太注重,例如早期的卡罗拉底盘就比较凌乱。

第二德系车往往对外形的设计也要更合理,更注重空气动力学、降低风阻,提升外部合理的下压力来抵消升力,从而让底盘更有贴服性,一般来说,外形设计的漂亮的车不一定是好车,但好车的外观一定是漂亮的,例如现今的新能源汽车,往往外观更有流线型,这样做的目的既能降低油耗,也能提升稳定性,别看大众设计较为老土,但它与日系相比空气动力学往往更好。

德系与日系——操控稳定性

德系车高速稳定性好其实与它取向性有很大关联,德系车的主力市场就是德国本土,德国人对于车的概念比任何车企都要透彻,早在四五十年代就开始普及高速,并打造了全球独一无二不限速的高速公路,一直以来都视“高速稳定”为车的根本,仿佛是一台车就必须稳定性好。

我记得在十多年前,我刚进入社会不久,所在公司购入了第二辆公用车,在我印象中帕萨特是我接触过稳定性最好的车,当时应该是2005款的1.8T+5AT变速箱,尤其是在高速上的表现值得称赞,它的底盘就像章鱼天生赋有吸力一样,总能牢牢的紧贴地面上,有种贴地飞行的感觉,哪怕是遇到不平坦路况,它的悬挂都能很好的吸收并化解,并且只要超过一定限速值80km/h它的方向就会愈发紧致,与前段中低速下的绵柔形成对比,轻轻勾搭它也不会有方向变化,即使双手离开也不会左摇右晃有飘忽感。

除此之外也开过捷达、奥迪等车型,在高速上行驶它总能给人十足的底气和信心,哪怕当时的捷达与帕萨特和奥迪的价位悬殊差距大,但它底盘同样有很好的贴服性,给人直观感觉就是特稳,方向感随速度的增加而变沉重,跑到180km/h也不会造成飘的感觉,哪怕是polo那样小的车,它的高速表现同样让人震撼。

反观日系车自始至终都背负着“高速发飘”的口碑,它与德系车的取向性又有所区别,无论那个车企它都有趋向性的主力市场,日系就囊括了北美和东南亚,趋于日本的国土面积小,高速和我们国家同样有着严格限速标准,甚至还规定了民用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180km/h等,在加上日系车的主力市场都有着限速标准,或者高速路网并不发达,而像北美高速覆盖广,但法规也同样严格,以致于日系车很少去刻意提升高速稳定性与行驶品质。

高速稳定性主要与底盘的悬架、转向、车身刚性和轮胎的设计整合以及空气动力学有关,在这方面并没有所谓的专利限制,只要愿意去提升,其实并不是难事,就连我们自主品牌不少新车,它的底盘设定也能做出很不错的高速稳定性,也没有多少人说国产车发飘呀!那国产车都能做到,难道日系车还不如国产?其实日系不是没能力,只是在主力市场中各方都有限制,而日系又尊崇节俭,认为不必要的不做,以致于日系没有意愿去改变高速稳定性。

在我印象中日系车区于德系车的是丰田凯美瑞和本田雅阁,开在高速上超过100km/h左右,会给人飘忽不稳的感觉,方向盘变得模糊,握在手里总感觉不踏实,并且底盘若有若无的有腾空感,以致于不敢在往上踩。

不过近年来随着市场主流的发展,高速路网愈加发达,人们对操控和极致运动的追求更加强烈,为了顺应市场日系也开始做出改变,促使日系也愿意投入更多去提升车身刚性,改善悬架设定以及减震阻尼,优化车身和底盘的空气动力学,近年来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日系车大多都采用偏硬的底盘设定,与以往十分柔和的底盘不同,并且底盘也做的越来越平整,能覆盖的基本覆盖,这样做不仅提升静谧性而且也不易形成乱流。

例如八代以前的雅阁,它的高速稳定性就比较一般,而八代后的雅阁高速稳定性普遍有了提升,而像凯美瑞等车型更是有显著提升,尤其是在整车机械素质上,高速行驶也能稳稳的贴服地面,转向沉稳没有虚位,即使开到160km/h左右它也能保持安稳,能够给人充足的信心往下踩,尽管还没有达到德系车那种厚重稳,但高速稳定性与以往相比都不会太糟糕。

但如果要说丰田致炫、威驰、骐达等日系车高速能够稳稳贴服,没有飘的感觉那就显得不切实际了,这些车型作为日系入门车型,价格低廉,设计之初考虑的就是代步,如果说不知道日系车发飘是什么样的体验,那这些老平台生产的车,车身刚性和悬架结构以及整体性都不够好,可以给你区分日系稳定性是否提升做参考。

德系与日系——高速稳定性差异可能是“手感”的变化

其实作为普通驾驶者,对高速稳定性的感知无非就是从三个方面,一个是屁股的感觉,底盘是否贴服地面屁股最有感觉;二个是双手握住的方向盘,通过握方向盘感知车子是否在按照你既定路线行驶,通常调整好方向都是希望能直线行走,最后一个就是外部环境的影响,德系车通常都会宣传有多少焊点,车身有多结实,而日系车整车的焊点普遍少,以致于从外部按压时都会让你觉得薄、轻,一张纸和折叠两次的都有区别,那么经过超车由于气流的影响,导致从主观上的飘,实际上它是贴服地面行驶的。

底盘规整性、悬架以及减震阻尼的设定都是高速稳定性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转向机构其实是对驾驶者最为影响的地方,包括现在的很多车型,造成主观上的飘其实并不是底盘及悬架设定不够好,而是转向机构的设计调节不够完美,从而影响驾驶者的信心,毕竟坐在汽车上双手的感知要比屁股的感知更容易传递给大脑。

过去的德系车普遍采用液压助力,液压助力的好处就是结构简单,只能根据车速的变化进行调节,在低速时转向助力大,方向盘转在手心里轻松,而高速时转向助力小,方向盘变重沉稳,在汽车飞速行驶时,往往人的心里都会感到不安,如果能给你较强的信心都会更实在,但这种转向的坏处就是频繁变道比较容易累,高速行驶时要用大力去控制,也就是说在高速行驶时,你轻微的挪动方向盘它是不会有反应的,方向盘能尽可能的按照原定线路行驶。

这种转向在十年前的德系车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因为它是按照欧洲人用车的特性打造的,如果你开进口车和合资车,哪怕是同一车型它给你的转向都是有大区别的,这种转向更容易得到消费者认可,因为不容易被小动作扰乱路线,拽在手里更有稳定感。

随着技术的升级,德系车这种死沉不动的方向感也逐渐消失,例如大众现在的车都采用的是电子助力转向,利用精密的程序就可以控制在不同速度下的行驶转向力度,且为了迎合舒适性,大部分车企都调轻了转向力度,在高速行驶和低速行驶中力度有些许变化,方向盘变轻巧了,虽然稳定性依然在,只是操控起来感觉没有以往的死沉了。

而日系车高速发飘,我认为只是过去,过去的日系底盘设定和转向都不太好,例如老款凯美瑞,整车的刚性都普遍不够强,悬挂太软,减震的设定不够坚韧,尤其是底盘的规整不高,很多机械部件的布局及设定更凌乱,导致高速下压力不够强,气流通过底盘有托起感,因此底盘对地面的贴服性就比较一般。

但日系这样的设定对于家用车来说好处也不少,它可以过滤掉更多的震动,能够让驾乘者的舒适性倍增,但缺点就是区别德系高速下的稳,一辆车如果低速舒适性很好,那么高速稳定性就很难保证,而高速稳健性得到好的发挥,那么低速时必定不如日系好开。

在转向方面,过去的日系车普遍没有对高速的方向有明显加重,追求的都是家用代步、买菜车,从未考虑到极限性能,因此给人开起来低速轻,高速也几乎变化不大,导致开起来给人就是飘,稍微触动方向盘,车辆的既定路线就会发现改变。

并且日系车的底盘设定多采用低弹簧钢和高减震阻尼的设计,导致日系车开起来跳动比较多,开起来容易产生侧倾感,显得底盘单薄,而德系车多采用高弹簧钢低减震阻尼的设定,这设定更有利于操控性,在行驶时高弹簧钢吸收了上下跳动的力,而低减震阻尼才吸收一部分,使得轮胎看起来跳动大,但车身随路面变化的运动少。

不过近代车型日系也在全面整合,不短学习德系,而德系也在不短提升舒适性,针对不同地区的投放都有不同调校,例如帕萨特的离地间隙和悬架及减震都有显著变化,开起都更倾向于舒适性,同时日系在底盘和转向助力上也在顺应市场,逐步趋向于德系,在高速稳定性上都有不错表现。

丰田的TNGA架构就是最明显的变化,在TNGA架构之前的车型高速稳定性都比较差,而之后的车型普遍都提升了整车刚性,调整重心力,升级底盘及悬架,增强转向拉杆支撑刚性,底盘也更加规整等,操控起来也并没有之前日系那么软,丰田凯美瑞、卡罗拉等车型就是典型案例。

日系凯美瑞底盘看起来单薄,但用料要比帕萨特更良心,凯美瑞用的是双层下摆臂,而帕萨特用的是单层冲压下摆臂,并且减震器也多了加强杆的设计,弥补了以往前悬侧向刚性的不足,而且凯美瑞底盘运用较多的液压衬套,而帕萨特运用的是橡胶衬套,这种用料要比橡胶衬套更能带来舒适性,虽然驾驶感受没有德系那么强烈,但它的可调范围大。

凯美瑞在高速下方向盘没有刻意的加重,双手可以轻微的挪动方向,但它不会因为你细微的小动作导致方向改变轨迹,它有虚位的,不是很大但控制的很好,表面上可能给你转动比较轻松,有不稳定的感觉,但它实际上是沉稳的,这种驾驶感与目前的德系车几乎一致,甚至在舒适性上还有独到的秘方,并不是说日系软就代表极限低,可能在TNGA架构下的日系车比德系驾乘感都还要好。

写在最后

在十年或二十年以前日系在高速上的稳定性差,容易给人飘的感觉,而如今都在全球化发展,顺应市场的变化彼此都在往同一方向靠拢,德系正在努力改善日常驾驶平易近人的好开层度,而日系也在改变它显露的毛病,操控感、行驶质感等,在高速稳定上的表现已经拉近了许多,只是两则间自身具备的初衷都还没有偏离,日系依旧注重舒适,德系依旧不缺少它极致操控的稳定性,如果要说日系飘,德系稳,其观念其实还停留在十年前的老一代车型上。

它们彼此在稳定性上的优劣大多取决于谁的方向助力和回馈更缜密,底盘悬架、减震阻尼以及空气动力学的设定谁更精细,而这些也并不能用车系来划分,因为不同车型应对的市场都有很大差异,虽然德系有着深入骨髓的操控稳定性,但它越来越多的简配小动作,我认为已经越来越偏离德系车初衷,而日系对舒适与稳定性的整合上越来越好,其实如今的日并不飘,而“飘”起来的是德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