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问201: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原体如何培养检查?

 刘锐Ryan 2021-07-04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病原体及如何培养?

01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

(1)病原体来自哪里?

分泌物

包括口咽部的分泌物,鼻腔分泌物、口腔内残留的食物、胃肠道内容物和反流的消化液等

(2)常见的病原体包括:

最多见的病原体是G-杆菌(49%)、厌氧菌(16%)及金黄色葡萄球菌(12%),最多见的厌氧菌是普雷沃菌和梭状杆菌

02

病原体如何检查

(1)经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无菌体液(血液或者胸腔积液)标本送病原微生物检查

(2)深部咳痰法无创伤,患者或家属较易接受,临床应用较多;

(3)采集痰标本前应摘去义齿、牙托等,清洁口腔,深咳取痰,采集过程中最好有医务人员指导;

(4)不能主动咳痰的患者需要拍背排痰。

(5)痰标本每天送检1次,连续2-3d做痰涂片和痰培养;采集后1-2h之内须立即进行实验室处理。

(6)血培养成人每次应采集2-3套,每套从不同穿刺点进行采集

(7)从同一穿刺点采集的血液标本通常按顺序注入厌氧和需氧培养瓶,每瓶采血量为8-10mL,以提高阳性率

(8)采血应在寒战或发热初起时进行

(9)SAP合并胸腔积液时,可行胸膜腔穿刺抽液送常规、生化、涂片(革兰染色、抗酸染色等)及培养等检测。

(10)必要时抽血送检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抗体或者核酸检测,如果血清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变化即可确诊

(11)呼吸道病毒流行期间且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应送检呼吸道分泌物(鼻/咽拭子)做相应病毒抗原、核酸检测或病毒培养。

(12)有条件者,做病原高通量检测,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诊断效能指标均明显高于临床检测,特别对于混合感染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首发 | 第67病区

作者 | Ryan Lau/刘锐

编辑 | Ryan Lau/刘锐

插图来源 | 网络

题图来源 | 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