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十字口的小磨坊(1)

 潍坊五好青年 2021-07-05

开始要说的话

本文开始,写点家事。有写实,有虚构,虚虚实实,适当夸张,各位当小说看吧。

我的爷爷如果还健在的话,现在应该98岁了。据爷爷讲,年轻时和他父亲在老潍县城的大十字口开了一个小磨坊。那时的潍县还没有解放。解放前的老潍县城,大十字口处在中心位置,向东向西连接东门里和西门里。向北通到县政府,向南可达南门安定门。

普通话里的“爷爷”读二声+轻声,在潍坊人的口里,“爷爷”是读四声+轻声的,而爷爷的父亲,潍坊人都读做“老爷(爷读三声)”。“老爷”的爷字如果读成轻声,就和“姥爷”同音了。那就不是爷爷的父亲了,而是母亲的父亲了。

爷爷说,他的父亲身体魁梧,不善言谈,不爱凑热闹,却爱干活,那些繁重体力活,不惜体力,不知道什么是“累”。他常年戴着一顶帽子,留着山羊须,磨坊里也有伙计,但他干的活比伙计都多,到了饭点,催着伙计回家吃饭,他留在磨坊,简单吃点干粮,或者家人做好了饭,送到磨坊吃。

磨坊往北不远,就是仓巷子。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就住在这里。我父亲的童年也是在这条巷子里度过的。年轻的爷爷,身体并不算太好,干不了重活,虽然年轻,体力还不如他的父亲。爷爷说,他父亲身体一向很棒,平时没病没灾的,普通的感冒发烧,也不吃药打针,时间一长,硬是捱(潍坊人念yai)过去了。

直到有一次,他父亲没有捱过去。一次很普通的感冒,但是持续发烧,持久不见好,后来打针吃药也不济事了。送到医院,大夫摇摇头,表示无可奈何了。一家人慌了,不知道咋办。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说没就没了。那时的年龄,才六十多一点。放到现在,正是退休之后,开始享福的好年龄。以至于很多年以后,家人们常常说起,“老爷”不是病倒的,是累倒的。

大家本来都以为他的感冒能捱过去,当时的家里,什么也没准备,下葬的时候,却来麻烦了。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