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澳门特区的大学语文简述

 大学语文研究 2021-07-06

  笔者按:至此,笔者撰写的台港澳大学语文研究三篇已全部发表。

  台湾地区大学国文教育一瞥,《汉字文化》2018年第3期

  母语回归:香港特区的大学语文,《汉字文化》2020年第15期

  澳门特区的大学语文简述,[台]《国文天地》2021年7月号

  致谢《汉字文化》和[台]《国文天地》杂志社,为大学语文研究与宣传提供重要平台。

    澳门是典型的微型社会,陆地面积总共30.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5万。其现代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已拥有10所高等院校,即:澳门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科技大学、圣若瑟大学、澳门旅游学院、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院、镜湖护理学院、澳门管理学院和中西创新学院。

    澳门各大学中文教育存在下列几种类型:1.中文专业教学;2.其他专业的中国语文教学;3.作为公共课的汉语普通话教学;4.为土生葡人、外国人进行的汉语言教学。本篇着重讲中文教育中对应于内陆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

    澳门大学“大学语文”课是修读“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与华人社会”等通识课的先决条件,入学中文成绩未达到一定分数线的学生,必须要先修“大学语文”这门课,然后才能修读这些通识课。澳门大学中文学院院长程祥徽曾在“普通话教学国际研讨会”(澳门1998)上发言说:“笔者所在的澳门大学中文学院一直开设有《普通话》和《大学语文》两个科目,前者训练学生的口语,后者提高学生的书面普通话的水平;目前正在探讨类似港大作法(中文为入学试的必考科目、《大学语文》为全校学生的必修科目)的可行性。” ⑴

    而“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与华人社会”这些课和“大学语文”课的内容也有交叉,譬如澳门大学人文学院编印的《中国语言与文化》(2017)教材封面提示语写道:

    既然文化是人类生活的一切产物

    因此语言可以算是文化的一种

    两者实难分开

    语言在其自身的历史洪流中

    累积了无数“文化沉淀物”

    语言文字的应用

    归根结底更离不开对该语言的

    民族文化背景的了解

而“中国语言与华人社会”课的教学大纲,也规定课程目标为: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与社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汉语演变的部份原因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得到解释。汉语为华人普遍使用的语言,它与华人社会休戚相关。本课程拟从社会语言学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对汉语的发展与华人社会的关系作一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介绍。“珍爱母语,传承方言”亦为本课程的主旨之一。⑵ 

    澳门科技大学从2003年起“大学语文”就列为必修课,3学分,45学时。又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基础语文”,根据该校大学基础课程修读规章,若学生入学考试语文成绩未达到修读本科大学语文课程之程度,必须修读“基础语文”;第二种是所有学士学位课程必修的“大学语文”;第三种是专为母语不是中文的国际旅游管理学士课程学生而设的“大学语文(英语)”。其“课程说明”写道:

    大学语文是澳门科技大学各专业的公共必修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指导学生欣赏汉语言文学中的经典与精华,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提升汉语言阅读赏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重点落实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写作水准的提高和语言能力的训练上,更着重发展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应用能力。并结合课堂教学举办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母语应用能力。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和自身专业需要的语文素养。⑶ 

    澳门科技大学使用的教材有王小莘、陈颂声、胡国年主编的《大学语文》(澳门科技大学出版2007)和李开主编《大学语文新编》(澳门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这两种教材的“教学大纲”对课程教学目的的规定大致相同,都是:

    1.培训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丰富学生均衡完整的语文学习经历。

    2.加强文体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基本文体槪念、体式特点、写作要领。

    3.重视范文的讲授,加强中国文学元素,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提高书面表述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避免错字、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求学生写出主题鲜明、表达清晰、结构完整、书写合乎规范的文章。

    5.结合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思想情操的陶冶和教育,培养其批判性思考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6.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自主自学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7.掌握运用信息科技来促进语文学习的技能,注意人文主义与科技主义相结合。⑷

    澳门城市大学的大学语文也是必修课,3学分。澳门城市大学把“大学语文”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以区别于职业训练的课程。《大学语文》2016版“使用说明”写道:

    《大学语文》教程汇集经典的文学或文化思想文本,通过这些文本达到培养人文素养、构建健全人格、理解生活与丰富人生、发展批判思维、审美感知力与想象力以及汉语表达能力等目标。

    《大学语文》以“人文关爱”为主题,其中,关爱大学生的心灵成长与人格发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是其首要目标;其次关注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汉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最后,基于对中西文学史知识的学习,了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传承并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亦是应有之义。简言之,本教程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价值诉求:

    关爱心灵成长,提升人格修养,培育人文情怀

    博取中外智能,传播普世价值,丰富生活情趣

    拓展世界视野,多元思维训练,品鉴汉语魅力

    《大学语文》分为上、中、下三编,从“大学精神与公民社会”、“自我认知与人格发展”和“诗意的栖居:古往今来的人类生活”三个视域将社会责任与人格发展、世界眼光与澳门特色、审美感知与汉语品鉴镕铸为一;在体裁上,力求兼容并包,涵盖诗歌、戏剧、小说、散文以及影音作品。教程以自始至终贯穿人文精神为经,以营造多元媒介展示空间为纬,立意成为塑造澳门独特城市性格的《大学语文》读本。⑸ 

    澳门理工学院各学士学位课程都有“大学语文”,2学分,30学时,其培养目标为:

    本科目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为主,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应用文写作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及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对作品的解读、赏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其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品位,进而培养搜集材料、形成观点、进行推理论证的逻辑思维能力。⑹ 

    该校中葡翻译和中英翻译两个专业,采用殷长松等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从“编写说明”看,与内陆高校的“大学语文”教材非常相似:

    本校中葡翻译专业设置历史悠久,中英翻译专业2000年设立至今也已有三年历史。大学语文一直是这两个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课程。为建设好中葡和中英翻译专业,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运用语文的基础知识的能力,我们决定编写一本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材。

    此教材计划分上下两册,上册选材由先秦至清代,下册选自现当代作品。我们精选了历代名篇,参考已出版的多种大学语文课本及有关论著进行分析鉴赏,并结合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种文体的简要介绍,系统而概括地讲述中国文学的发展简况与优良传统,让学生从中学习,借鉴写作方法,培养分析理解能力,开阔语文知识视野,提高语文水平,将来能胜任翻译工作。⑺

    澳门特区的大学语文资料目前笔者收集得还不多,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这些高等院校的资料外,所见到的教材方面的资料有刘济献编《大学语文助读》(澳门中华出版社2001)等,论文方面资料有李开、萧宝凤《论通识教育是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理性的本体》(《澳门科技大学学报》第9卷第2期,2015)等,论文集方面资料有苏庆彬编《跨世纪学科教育:中国语文、历史与地理教学研究论文集》(澳门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暨青年局、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2000)等,更多资料还有待收集发掘。

    (致谢韩山师院刘文菊教授,她在澳门大学读博期间,为我收集了不少资料。)

注释

    ⑴ 程祥徽《中文回归集》,海峰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55页。

    ⑵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8-2019下学期课程大纲·中国语言与华人社会。

    ⑶ 澳门科技大学官网:通识教育部/学院课程/大学语文。

    ⑷ 澳门科技大学教务处教学档案:大学语文(王小莘主编教材)教学大纲;大学语文(李开主编教材)教学大纲。李开大纲为6条,没有“加强文体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基本文体槪念、体式特点、写作要领”一条;措辞上也略有不同。

    ⑸ 澳门城市大学官网:通识教育/大学语文/前言。

    ⑹ 澳门理工学院官网信息。

    ⑺《大学语文》,殷长松、余妙丽、韩乐、赖少英编写,澳门理工学院2003年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