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在纠结,继续调仓

 小鱼量化 2021-07-06

微博/雪球:小鱼量化

今天谈到的这笔调仓属于目标市值/恒定市值体系下的上证50,这笔调仓之前还是比较纠结的,最近终于想明白了,给大家汇报一下。

 1 
纠结之所在
大概是四五月份的时候上证50和沪深300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下跌,达到了我的恒定市值操作策略的阈值“-10%”,下图箭头1的地方。

正常情况下,目标市值/恒定市值在没有明显低估或者高估的时候都可以操作,比如十年估值百分位在30%~70%之间进行。

当时啊,这两个指数的十年估值百分位,无论是PE还是PB都很高,大概都在90%以上,当时我比较纠结,从估值看,相当高估,也就没有进行操作,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并没有停止思考,以后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正好这段时间有了一个思考的结果,上证50也达到了再次操作的阈值“-10%”。

本次操作买入6500元左右,补齐了60000元的本金。

 2 
应对策略
我的应对策略是根据指数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大家看下面的截图,是上证50近十年的PE和PB估值数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PE和PB中位数(即50%百分位的估值)与低估的20%百分位的PE/PB,与高估80%百分位的PE/PB,估值差的绝对值都不是很高。

PE中位数9.9,到80%百分位的11.37,距离1.47PE,需涨14.8%;

PE中位数9.9,到20%百分位的8.92,距离0.98PE,需跌10%;


PB中位数1.27,到80%百分位的1.56,距离0.29PB,需涨23%;

PE中位数1.27,到20%百分位的1.18,距离0.09PB,需跌7%;


意思就是说估值变动很小,即可带动估值百分位的大幅变化,以上证50目前的位置给一个预期跌到20%百分位的跌幅,是多少呢?(12.2-8.92)/ 12.2=27%。

也就是3次补仓,这样一算现在补仓到恒定市值没啥问题,因为后两次的补仓都在低估区域了嘛。和上证50情况类似的还有沪深300,估值中枢与高低估之间的估值差的绝对值都不大,这种情况下在高估的时候对恒定市值策略补仓是没有问题的。

不知道大家听明白没有,再看一下上证50历史上的估值图,中间灰色线条是估值中位数,也可以叫做估值中枢,非常的平稳,估计未来大概率也会保持平稳。再加上,高低估之间估值绝对值差距很小,未来会保持这一趋势。

本文完
文章只是传达理念和调仓逻辑,涉及个股,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