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镜365】我是不想做乖孩子。

 明镜365 2021-07-06

图画:焯焯

案例——

我从小到大都是乖孩子,成绩都挺好。大学在学生会担任重要职位,本来毕业不想从事本专业,想去做其他专业,但又找不到工作,现在靠家里介绍,只能做本专业。大学没怎么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临近考试,抗拒看书,心情低沉一个多月了,不怎么笑,觉得自己没有走自己喜欢的道路,没办法成为想成为的人了。时常会觉得不安,觉得考不上证了,身边的朋友会逐渐离开自己,会被别人瞧不起,会失去所有珍贵的东西了。我该怎么办啊?

解析……

一个乖孩子的成长就是被剥夺了自由成长机会的孩子,没有自主分析,无法自主选择,缺少自主意识,断裂自主思维。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到了该工作时,就很难适应办公系统的节奏,很少有公司能够给你足够长的时间变成他们要求的那样,一旦时间到,就需要听从人家的决定安排。而有的孩子甚至在大学阶段就出现了很多不能自理的情况而辍学或者陪读,这就是成年未断奶的现象了。

本案例看似是大学生毕业之后找工作的事儿,其实,任何事情都有起源,经由起源到发展,再由发展到成熟,最后就成为了习惯,也就是模式性。这样我们就不难看出案主不是因为选择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儿而烦恼,而是不能自己给自己做主,没有实力来支撑自己做决定而导致的自卑情绪。我们试想一下,一个从小到大的乖孩子会是怎样的一个成长历程呢?一定是听父母话,做父母认为正确的事儿,一切巨细由父母包办的成长,一定是乖孩子,听话的孩子,也是经常碰到的“别人家的孩子”。当然,这里没有绝对的服从,一定是有抗拒的时候,只不过被父母镇压而已,或者父母用别的方式让孩子接受父母自己的决定,总之,无论做什么,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乖,让孩子听话,一直到永远,包括找工作。

从案主的字里行间我们也能感受他是个很温和的人,很少与人有冲突,甚至是牺牲小我完成大局的一个人,但是,恰恰是这些乖巧让他失去了自我意识的体系建立,而失去这个体系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将会碰到非常大的外界阻力和压力,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父母那样“无微不至”的安排,即使是一时,也不能是一世。

既然发现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去做!用一个成年的状态去处理,去尝试,毕竟从精力上来看比小时候要更充沛,从理性上比小时候更成熟,从能力上说比小时也更提升很多,综合自己的素质,一定是值得去为自己的未来拼一把的,现在主动的去拼,比将来被动的去扛会更轻松,至少你现在可以给自己做主了!

当然,先要把“自己”找回来,分析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当自己开始建立自我意识的体系时,就不会担心别人的眼光和评价了,因为那时的你知道,支持你的会一直继续支持,而有条件与你相处的人,也终将会因为条件不足离开你。那么,更重要的是你跟自己学会了相处,你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自己照顾自己,成为独立的一个个体,那么,主动权就在你这里,选择权也在你这里,就不再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人抛弃,更不会因为要失去什么而暗自神伤,你的力量足够让你去创造一切,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有更多可能性等着你去实现。

总结,每个人都有一个时期是要证明自己“一定行”,只是早晚不同,那么,当发觉自己已经有了这种情况发生,那就跟着自己的内心去做,错了可以再来过,最难的就是从来都没有开始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