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镜365】该怎么安抚妹妹内疚的心理?

 明镜365 2021-07-06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也算不上太差,妹妹去年没考上高中,我坚持让妹妹去读了私立高中,学费一年大约2万五。

自从上学之后,爸妈天天对妹妹说她上学费用高,希望她能好好学习,我知道这是爸妈对妹妹的一种教育方式。

这次寒假补课时长为5天,学校收费500多,并强制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补课,妹妹打电话跟我哭诉,不愿意补课,说是心疼爸爸赚钱辛苦,不愿意花这个钱。我心里挺不好受,我在反思我的坚持是否正确?妹妹在这么大的压力下学习真的能进步吗?

明镜解析……

青春期的学生并没有更多的人生规划的能力,是因为他们很少接触关于规划的方面,可能更多的还是关注在了学分上面,学习计划也是因为学分而设计的。而人生规划是需要与时俱进、着眼未来、纵横梳理、自我评估之后制定的一套长期而完善的计划,并且是可执行的。简单的有“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想要怎样的人生成果”,而这方面的思考可以放大一个人的三观,再反观自己的学习这件事,就更容易做了,至少知道自己为什么学?学完了有什么用?从而把注意力从学习的考核上面抽离出来,这样就能正视区别学习是自己的事儿还是别人期望的事儿了。

为妹妹选择私立高中的初衷也是为了妹妹有更好的学习机会,这与父母的期望是一样的,同时,可以告诉父母和妹妹这个选择是妹妹自己的,而不是任何人强加的,包括父母也不能强加。所以,无需怀疑自己为妹妹提出的这个建议。既然妹妹接受了,接下来一切的发生都是她自己需要承担的,谁也无法替代。而家人能做的是可以给她支持和理解,比如对补习这件事的情绪理解。

费用背后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呢?可能是因为父母觉得这么昂贵的学费需要有好的成绩来回报,也可能是妹妹对学校的强制行为抵触,也可能是妹妹的自卑心理,觉得自己达不到等等,不管出于怎样的动机,都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妹妹希望可以轻松而开心的学习,而不是越学越痛苦。相信没有人不喜欢、不愿意学习,只是考虑在哪儿学?学什么?跟谁学?怎么学?为何学?这些因素罢了。因此,可以忽略妹妹的情绪动机,因为那是最真实的,相信那是妹妹的理由所在,但是不能忽视妹妹的情绪事件,也就是要关注她哭诉这件事。如果可以的话尝试去理解地告诉妹妹你对这件事的真实想法,并且允许她有这样的反应,同时也帮助她平静下来重新思考自己关于这件事的感受,可以根据上面提到的“五问”帮助她分析和梳理,此时的妹妹只需要一个懂她的人,这是能为她做的最多的了。

每次难过的出现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因为那是告诉我们还有需要提升自我的部分,平时不容易发现,而此时到了这个契机,正好可以提醒我们去关注它。虽然这个契机出现的有些突然和被动,但并不影响我们从新的角度来看待它。妹妹需要调整内疚的念想,可以引导她看向积极和正向的前方,比如举例这是一份投资,这个钱反正也要花,而投资吃喝玩乐是否比投资大脑更开心呢?而不学习也就不存在投资的机会了,这是自己希望的吗?尊重她的任何选择和决定,毕竟她的认知层面还需要提升,给她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静待花开!

总结,青春期的孩子责任感是最容易忽略的,也是最敏感的,需要父母更好地配合和引导。如果还有其他家庭成员的话,最好可以形成一个“伙伴式”的组合,当然也是要考虑年龄段和性格脾性方面,但不妨碍父母把他们组合起来共同做一件事的安排,因此,父母要运用这个独特的条件来促进孩子彼此陪伴成长的过程,而不是拿掉或忽略其中任何一个孩子的存在,这也是父母需要进修的课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