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遑论生死,便也无妨

 新用户910774DV 2021-07-07

论生死,便也无妨

有一天,突然想到了死。

并不是说想死。而是有天坐在一个基本达到既定目标的环境里,舒适地翻着一本前朝历史演变之书,在遐思遥想、闭目思考之余,猛地睁眼,突然觉得:如果一下子没了,眼前最急的事,是该干什么?

仿佛周围的一切,都是他人的所在。

孤独与孤单,往往在此时容易击中伤痛。空穴来风般的伤痛,杞人忧天般的伤痛,彻头彻尾般的伤痛,无始无终般的伤痛。

人一走,一切便还给了世界。你觉得重要的,此时于己无关,无谓,无求。

人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是有遗憾的。如果一死,留下的可能还是遗憾。因为人到成年,实际上我们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也左右不了万物的变数。甚至,再强大内心的人,也左右不了自己的心情。

死,让我们看清这个世界,同时也看清自己。或许,这是人间有死存在的意义。如果一死,所有的物质,都烟飞灰灭,包括身体,迟早会化为虚空,最后成为一抔可有可无的尘土。

死,让亲人们会感到短暂的痛苦。因为这个世界,有生,必定有死;而有死,同时也有生。一代又一代的,来来去去,仅此而已。

身边的许多熟悉者慢慢走了。走的那些人,有的认识,有的听说过,有的,有切肤之痛。他们走后,将一切未知留给了更多的未知:痛苦的孩子、茫然的妻子、悲伤的老人,还有震惊的亲友。他们一时不知怎么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世界却悄无声息地接纳了他们。

时间,慢慢抚平一切伤痛、怀念。

时间,最后将一切遗忘。

甚至有一天,遗忘到你想起那些切肤之痛的亲人,仿佛只是书上的一个传说。

每天都有新的生命,每天都有死的接续。广博的世界,在有情与无情当中,让太阳转了一天又一天,一轮又一轮。

我曾无数次在热闹中突然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如果彼时肉身突然无存,身边还会有些什么是最后留恋?你奋斗的一切,得到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彼刻的浮云,物质如此,亲情如此,甚至连精神也是如此。

一切被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有时其实到了生命的最后,也未必就是重要的。因为自己在死的肉身思想,彼时也并不像相像的重要。这个世界上曾来来往往多少人啊,只有万分之一的人,被后人记住了名字。关于他们的传说,只是像在读一本与己无关的书。

于是,在有了临终的此刻,一切让人警醒。活着,原来是一件非常奢侈并且必须珍惜的过程。珍惜了自己,你才会珍惜那些你生命中认为值得的人,你才会心甘情愿地为之付出或者奋斗,为他们活着。

我曾在梦里无数次遇到与死有关的隐喻。那种挣扎,那种不屈,那种抗争,是潜意识的想好好活着的证明。我并不赞同赖活。但随着岁月的增长,随着我的老去,我默认了这种活着的方法。许多人以死来证明一生,也有许多人以屈辱甚至背叛来选择活着。有人干脆赤条条的去,不再管这喧嚣的世界会发生什么,甚至因为自己的死还保护了另外一些与他相似的人,被一些唾弃,又被另外一些人在诅咒同时为自己感到幸运。人啊,如果你抛开利益的枷锁,你是否会因为良心而会产生自省,有了羞愧?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人心里有一万个人的江湖,所以世间总是纷争不已,奔波不息。同样的悲剧总会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的身上重演,而不同的人又会重蹈相同的覆辙。死生之间,人与人的品质已有了区别。而品质,其实在许多人眼里,只是以自己的利益来衡量。于己有利,便会在行动上认同;于己无关,便会漠不关心;于己无益,就会在精神上反叛。多少朝多少代的多少人,都在重复着别人的故事。

四时天定,八字命缘。悟透生死,也不过如此。因此,有时还不如不悟。所有的宗教,儒也好,道也好,佛也好,都是想寻找一个未来的方向。而东方的也好,西方的也罢,都是为人生寻找一个理想的归宿。然而,天道自有轮回,四季终有圆缺。人生一世,无欺,无辱,无风,无雨,无愧,无悔,便也无谓。不过是肉身一次修为,草木一季成败,碳水化合物一次再造,所以,便也无惧,无求,无欲,无尘,无碍,无妨。

                       2017/12/25于京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