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老是抓妈妈,不是脾气坏是宝宝聪明的表现,家长别急着制止

 菁妈育儿 2021-07-07

发现最近小丽的脸上脖子上都有一两道的抓痕,菁妈以为是她的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就担心地问道:”小丽,你脸上的上是怎么回事?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吗?”

小丽笑道:”不是得,不是的,是我家小孩最近老是喜欢抓人,我带他的时候不小心被他给抓到了。”

菁妈这才放下心道:”我以为是你家里出什么事了呢,吓我一跳。”

“我家的孩子现在十个月了,就是喜欢乱抓人,我们怎么制止、怎么说都没有用。你说这孩子是不是有暴力倾向啊。”小丽无奈地抱怨道。

“孩子打人的现象并不等于攻击行为,这不也意味着孩子具有暴力倾向,也不是说孩子脾气坏,这是孩子的触摸行为,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开始,也是孩子聪明的表现。不聪明的孩子更在乎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更好奇,所以不断的摸索这个世界”我解释道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的孩子都有抓人的行为。但是,这并不是我们这些大人所认为的击打,这只是孩子一个简单的触碰动作而已。

完成一个触摸动作,不仅需要触觉、视觉的发育,更需要去借助手部、甚至身体肌肉群的协调。而当精细动作、大动作都没有发育好的时候,小婴儿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力度和速度。所以机会出现家长认为孩子在攻击自己的现象。

而孩子的抓家长的时候,那是在锻炼自己的手眼协调能力,或者是在对家长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意,想想手是受大脑指挥的,所以爱抓人的孩子说明不会笨。

10个月宝宝总爱抓妈妈的脸?恭喜妈妈,孩子的精细动作发育正常

1、 用手来探知世界

对于孩子来说,仅仅是看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不够的,他们还想用嘴巴一般孩子在4个月左右什么东西都用嘴巴来试一下,用手摸一摸,抓一抓,一般到了8个月的孩子就开始会用手来感知这个世界了。

就是我们现在长大成人了,很多时候也会用手去感应这个世界的,有些看不到的东西,我们会用手去摸。而对于孩子来说探索周围事物的方法也会有更多手部运动的参与。

家长不用过度的去干涉孩子的行为,当他抓疼你的时候你应该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不是去制止他的行为。

2、 想要博取爸爸妈妈的关注

孩子在小,也是很希望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的,当你不小心忽略了他的时候,他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博取你的关注。

不会表达的他们,只能去抓你来获取你的注意力。这时候家长可以对孩子温柔地一笑,因为宝宝抓脸是用感官体验探索世界的一种行为,是无意的,所以不能过早给宝宝定下“暴力倾向”的标签。

3、 是在暗示“我学会抓握啦”

抓握反射又叫达尔文反射,表现为任何东西触碰到新生儿的手掌或手指,他们都会下意识地握紧并持续一段时间,是一种本能反应和正常现象。

有的宝宝很喜欢去抓妈妈的头发,宝宝抓头发在刚出生那几个月里十分常见,一般是在0~3个月这个时间段,因为抓握反射在这个时间段里尤为明显,4~6个月之间会逐渐消失。这是宝宝的本能反应,家长不要太过担心。

孩子6个多月时一般手指之间的协调能力还不太好,看到一个东西时并不太会拿起来,一般会用整个手去扒到自己身边,再笨手笨脚的拿起来。

而孩子到了9个月左右时就开始学会了用手去抓东西,这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抓握。说明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得到了进一点的发展。

9个月的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出现质的飞跃,家长怎么帮助孩子

给孩子玩一些大块的积木,和孩子一起堆积木。

给孩子一些空的箱子和盒子,还可以让孩子学会空间思维。

给孩子一些大小不同的球,让孩子用手去抓圆的球,更有利于孩子手指的灵活度。

或者给孩子一圈纸巾让孩子撕纸,都可以让孩子开心好久,玩得好久,因为撕纸是一种很好的游戏。

让孩子自己吃饭,就是一种极好的锻炼孩子精细动作的游戏。

当宝宝抓人家长应该怎么办?

1、 表现出你的不开心

有的家长被孩子抓到,就会认为这是孩子无意的动作,不需要太过于计较,就会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但是,家长最好还是应该表现出你的不开心,让孩子感觉到你真的不开心了。

当孩子感受到你的情绪的时候,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你的表情和否定的话语,能够对孩子的行为起到抑制作用。

2、 转移孩子注意力

当孩子真的把你抓得很疼的时候,你可以试着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宝宝的小手就要招呼过来的时候,给宝宝来个击掌,然后可以做出比较夸张的表情或者声音。

这样的就会把宝宝的行为转移到别的地方,他们自然而然地被你的动作吸引,慢慢的忘记要去抓你的动作。

3、 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对于孩子来说,什么都不懂,我们要用清晰明白的指令告诉孩子什么不可以做,要怎么做。

家长也应该培养孩子的是非观,不要认为孩子还小,做什么都值得都应该被原谅,这才是家长最大的失职。

当孩子想要抓你的时候,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只是在摸你,并且不觉得自己的行为就是错误的。

所以孩子抓疼自己的时候,家长应该轻抚孩子的脸,告诉孩子:摸脸是这样的,要轻轻地、柔柔地、用你的手指,而不是指甲,妈妈喜欢这样的摸摸。

久而久之孩子就能理解你的意思,慢慢的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其实孩子什么都是明白的,只不过他们需要家长耐心细心地引导罢了。

菁妈寄语:孩子并不是对所有的事物天生就会的,这就需要家长慢慢地引导和教育。当然,你也要理解孩子的行为,不要总是把孩子往最坏的方面去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