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学教师要重视提高写作能力(修改第二稿)

 木香草堂 2021-07-10

周建国

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写作应该拳不离手。譬如,每个教师每天都要写教案,这就需要写作,而且是最基本的写作,此外,每个学期或学年初,教师还要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包括工作总结和反思,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与课题研究,以及班主任老师设计各种活动方案,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写作。所以,每个教师都要重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然而,当下不少教师早已不备课、不写教案了,而是从名师的课堂实录以及集体备课的共享资源库里等去“秒杀”教案;至于其他写作,更是从网上窃取。

如果评职称、评名师等需要论文了,就东拼西凑,或从网上“复制、粘贴”,或花重金雇“枪手”;如果职称和荣誉等到手了,即使是假的写作也就此打住了。

正是因为丧失了写作的基本能力,所以教育教学“涛声依旧”。那么,教师如何去改变过度应试,改变碌碌无为的局面呢?

笔者以为,教师应从读书、反思、实践等几方面去修炼写作能力,进而为提升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具体来说,一是要重视读书。因为教师毕竟是课堂教学的“干活者”,所以,教师要上好课先要备好课,而要备好课,必须读透教材、教参和相关文本,必须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

 当然,如果教师只停留在读教材、教参等学科教学的层面上,就只能成为“教书匠”;而要摆脱匠气,提升教育教学内涵,走远专业发展之路,必须跳出只为学科教学而读书的小圈子,必须用质疑、批评和批判的态度去当好读书的“杂家”,而且要学会选择,读好人文社科哲等“无用的书”,把线下和线上阅读、读整本书与看视频、听音频等碎片化阅读融合起来,从与先贤的对话走向与同行、学生、家长和自己的对话,用理论武装头脑,从同行的经验教训中启发自己,把家长的正确意见和学生的合理诉求转化为教育教学可资利用的资源,从自我反思中修复“短板”。

二是要重视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教师写作最肥沃的土壤。事实上,教师的写作就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也就是教师的写作要基于实践、高于实践、反哺实践,这样,写作才有生命力。

反之,如果教师脱离实践而写作,或者只为写作而写作,这样的写作不但是“无病呻吟”,而且会变成无水之源和无本之木;不但浪费时间和生命,更会失去写作的意义。

这样看,教师的写作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做出来的,也即教师要想写得好,先要做得好;为此,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布置、批改每一次作业和试卷,认真找学生谈心聊天,认真组织好每一次活动,而且要养成记录的习惯,重视梳理、筛选、归纳、整理和积累,为写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是要重视写好自己的文章。实际上,众多名师都是靠读书、实践和写作炼就的。有鉴于此,教师想成为好教师,除了读书和实践,还必须拿起笔或者用键盘,把自己的所读、所思和所做说出来、写出来或敲下来。

所以,每个教师都要“我手写我心”,要立足教育教学的当下,思考了什么,就写什么;做了什么,就写什么;收获了什么经验,就写什么;汲取了什么教训,就写什么......把这些写成教育反思、教育叙事、教育日志、教学随笔、教学案例和课例,等等,从而远离喧嚣,远离浮躁,远离功利,让自己的每一片时光都鲜亮,让自己的每一个日子都充实,让自己的人生更丰盈。

当然,一个教师写一、二篇文章并不难,难的是持续不断地写下去,这就需要我们转变写作的态度,激发写作的内生动力,修炼写作定力,让写作指向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让写作走进自己的内心,写出工作和生活的精彩,“写”成学生喜爱的好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