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叠床架屋的汉字

 小溪语文 2021-07-12

“叠床架屋”和“画蛇添足”不一样。后者是加上部件后变得非驴非马、不伦不类了,这种情况是我们反对的;前者是重复,在文字构形上多加了一个部件,既没有推翻之前的汉字,又新创造了另一个汉字,两者从此并行,这种情况我们也得认可。

我上面说得不太清楚,那让我举一个例子吧。

教我高中语文的老师姓高,知识渊博,语言诙谐,我受益良多。他曾经给我们讲了一个“暮”字,令我印象深刻。我再教给我的学生则完全是照搬,毫无创见。在此,向我的高老师致敬!

他说“暮”先拆成“莫”和“日”上下两部分,现在看是形声字,下形上声,这个字就表示“傍晚”的意思,组词如“暮色”、“暮霭”等。上面的“莫”接着再拆,整字分成上中下三部分,上边的草字头自然是草,下边的“大”也是草,中间的日自然是日,整字表示“太阳落到草丛里去了”,也即“傍晚”的意思。

“莫”的甲骨文写作:

“莫”是会意字,而且更为神奇的是,这个字就读mù。或者说,老祖先最初造出来表示“傍晚”意思的字就是“莫”,后来这字在语言使用中经常被借去表示“不、没有、无人”等意思,渐渐地就把“傍晚”的意思忘了,于是,再在“莫”字底下加“日”表示“傍晚”。

就是说,“莫”是古字,“暮”是今字,“莫”和“暮”是古今字的关系,一个出现在先,一个后出现在后,前者是后者的“初文”,或者叫“本字”。当两个字并行的时候,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所以,你在古诗文里看到表示“傍晚”的“莫”字时不要奇怪。如《诗经》中“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下面几个字是我自己在教学中的发现,它们的原理和上面的“暮”是一样的。

第一个字是“燃”。它的初文就是“然”字,或者你疑惑,这个“然”怎么会有“燃烧”的意思?当我告诉你“然”字底下的四点就是“火”的意思时,你就会豁然开朗了。

请看“然”的篆文。

底下明显是火,左上斜月代表肉,右上有人认为是犬,有人认为是叉肉的工具。不管怎么说吧,这“然”字表示“烤肉”、“燃烧”是无疑了。

第二个字是“溢”。它的初文是“益”,请看它的古代字形。

甲骨文:

篆文:

甲骨文表意最显豁,“水”高于“器皿”,流出来了。篆文最接近现代楷体,只不过“水”横放了,意思一样。这个字是会意字。

第三个字是“源”。它的本字是“原”,让我们看看它的金文字形。

最上面的“厂”表示山崖,中间向上弯曲的框表示溪流的两岸,其中的三点自然表示水。整字是会意字,表示“溪流起头的地方”,实际上,就是“源”的意思。

语言是动态的,无论是字形还是字音,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几个叠床架屋的汉字。同学们,你还知道其它的字吗?不妨说来听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