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持续、及时的反馈”才是

 镭师兄 2021-07-12

大家好,我是倡导“人人如龙”的镭师兄,今天我们聊一下“反馈”这个话题。

兴趣只是门上的把手,让你有“兴趣”去开这个门

孩子在上课时,我和一个家长聊了一下。

他说他家孩子兴趣很广泛,但总是浅尝辄止,如果去试听一下某个课程,孩子非常积极,但是一旦正式上课,就蔫了,很多时候只报一期就草草结束了,打死也不去了。

他的困惑就在于这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孩子这么有兴趣,家里也能提供学习的条件,为什么很快就厌烦了。

他担心孩子养成这种“喜欢-学习-厌烦”的条件反射,从而对他的人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

不仅仅学习如此,在工作中,我们同样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例如你见别人将Excel用得娴熟无比,工作效率很高,你一下子兴趣大涨,赶紧买书或者报班学习,结果进去才发现,很多技巧和诀窍需要反复的记忆和枯燥的练习,最后则可能是退出学习,去点杯奶茶和刷刷视频。 

假设你的面前有一百扇门,大小形状完全一样,只有门把手各有不同,你会选择你最喜欢的那个门把手,转动它,然后打开门进去。有的人进去后,很快就会退出来,有的人则会长期待在里面,收获一生的财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兴趣只是让人看到那扇知识之门,推动你入门,入门之后每个人保持的时间长度完全不同,是什么原因呢?及时的反馈,才是长久保持住兴趣的关键。

回想一下,为什么我们刷小视频的时候,能保持一个姿势3个小时以上,丝毫感觉不到累还心里乐呵呵的?

因为每个优秀的小视频都有一个核心特点:每3到5秒就会抖出一个笑点或者爽点,及时奖励你付出的看视频的时间。如此高频度的、及时的反馈,会牢牢抓住你的注意力,让你不知疲倦地投入进去。

有人会说:“学习新知识与刷娱乐小视频,能是一回事吗?一个是学习,一个是娱乐,完全不同。”

其实学习和娱乐的背后驱动原理可以是一样的,即以持续、及时的反馈来推动你投入其中。

兴趣会让我们进门,但是如果没有后续的反馈和激励,刚开始的热情很快就被消耗殆尽,这个时候,反馈就非常重要了。

某个手机销售的门店在前年做了一个改革,就是将销售的奖金从“按月发”更改为“按日发”。结果销售额暴增。

原来按月发的时候,奖金与每个人当下的工作没有建立一个密切的关联,所以大家觉得奖金与我当下的工作很遥远,奖金没有起到提升销售热情的作用。

当改为按日发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每天下班后,店长将今天的统计结果公布出来,对销售最高的两名店员进行现金奖励,红彤彤的一叠百元大钞发到手上,每个店员瞬间都充满了斗志,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收益,谁还会无动于衷?

有些店员下班后就开始学习销售的口才和思维方式,不用任何人督促,他们就开始琢磨如何提升销售能力,有的则积极拓展自己的人脉和关系。最终这个门店走出了五位店长和七位区域销售冠军。

在学习上,同样可以利用“持续、及时的反馈”这个利器

我认识的一位老师,无论基础多差的孩子,到了他手上,他都能有效提升孩子的成绩,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只有一个诀窍,就是及时的反馈:在课堂上,他讲完一个知识点,就会让孩子练习三道题,从基础题、提高题、思考题三个难度让孩子练习,及时掌握知识点。

如果时间不允许,他就让孩子练习基础题,做到在课堂上就掌握85%的知识,在课后巩固和提升15%的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特别适用于占据绝大多数的中等生。 

反馈,形成正循环链条

持续、及时反馈的作用,有两个:

1、形成激励:对于做得好的地方,可以让自己获得成就感,形成“付出<->收获”的正循环链条。

2、即刻改正:对于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以立即让自己知道错在哪里,从而快速改进,不留遗憾到明天,同样让自己获得“不断成长、不断变强”的成就感,形成正循环链条。

我们可以这样做

明白了及时反馈的价值后,我们就可以充分发挥这个利器的作用,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

1、每个学习、工作任务都确定阶段反馈点,让任务变成一件可控、有吸引力的事情。

例如你打算写一个业界洞察报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收集资料,然后分析趋势,最后结合行业特点形成你的商业洞察。

那么你可以在收集资料、分析趋势、商业洞察三个关键点开三个讨论会议,检查你的阶段成果是否跑偏或者有遗漏,并且每完成一个阶段点的工作就奖励自己去大吃一顿等。

2、设定反馈的检查标准:我是否获得了成长。

“成长比成绩重要”、“进步比金钱重要”、“提高比提携重要”,及时反馈的最大价值就是让我们不断成长,不断收获成就感。

3、和大家一起成长,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团队氛围。

只有身处一个不断进化的团队中,我们才能高速成长,最终走到以前自己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这也是很多公司和团体都强调自己是一个“学习型组织”的原因,只要不断成长,很多过程问题都不是问题。 

不同阶段设置对应的反馈点

总结

没有学不好的知识,只有不高明的方法。最高明的学习方法就是“持续、及时的反馈”。

这种反馈方式能够让我们收获成就感、不断纠偏和改进,持续成长,快速达到以前难以想象的高度。

试试呗,反正也没啥损失。 

(“人人如龙”,我是聚焦个人优势的镭师兄,请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