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最不想听领导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据说这句排第一

 潇潇徐行 2021-07-12

昨天发的一篇文章:《每个部门都履行了职责,最后公司却懵了》,主要讲了在工作中因为关注任务过程而不是结果,给公司绩效带来损害。

今天的话题还是与结果相关。

记得微博发起过一个话题,你最不想听领导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网友纷纷跟帖,“我只要结果”这句话出现的频次最多。有网友表示,有的领导是外行管内行,听不懂道不明的情况下,一句“我只要结果”就可以堵住你的嘴。

不知道是不是与姜汝祥老师的《请给我结果》一书风靡一时有关,“我只要结果”似乎成为一些领导们的口头禅:

我请你过来是解决问题的,自己想办法。

不要跟我说那么多,我只关心结果。

我不关心过程,我只要结果。


要结果本身天经地义,工作上追求没有任何借口,以结果产出来衡量工作成效,只是,您只要结果,想要的结果就会出现吗?

01 

要的结果合理吗?

不管困难,不管具体情况,不管具体行动策略和计划,反正只要结果。

如果对事情的细节了解不深入,要的结果本身就不合理不明确,就好比目标设定的过高,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所谓的“只要结果”就是一句空话。

1. 本来需要一周的活,要求三天内必须干完;

2. 不管你手头有什么重要的事,停下来干别的,原来的事还不能落下;

3. 困扰公司/部门很久的棘手问题,希望在你身上得到圆满解决。

4.  ... ...

下属这时的内心是崩溃的:领导,麻烦你回到现实,了解清楚情况再说好吗。

简单、强压式的下达任务,不给下属探讨实现结果的策略、计划和资源支持的机会,结果就好似无根的浮萍,能否实现看运气了。一位负责任的领导,应该与下属一起确定任务、分析过程、协调资源、制定计划、帮助指导,做了这些工作,才可以放心的“只要结果”。

02

惨胜的结果是想要的吗?

要结果没问题,如果相应的资源能匹配上,员工也多半有决心去挑战。

但有的领导不会考虑这些,在没资源没预算、缺人缺枪的情况下,让你自己想办法解决。

可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即使有些能力超强或头脑灵活的员工,能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到头来也是身心俱疲,抗压能力是提升了,但感叹做点事好难啊。

联想起电视剧里经常演绎的剧情,上级要求一个连队阻击敌人多少天,最后完成任务,连队也全拼光了,这就是惨胜。人家还会给予英雄连的称号,激励更多的人去学习这种精神,可有的领导对于这种惨胜,却没有给予适时的鼓励和肯定。

事情没做成,你可能会背上能力不够的锅;事情做成了,领导觉得你还是有潜力可挖的,自己用人nice:看吧,不逼一下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强。

其实员工内心是崩溃的,为了一句领导的“我只要结果”想尽心思、竭尽全力,每次都在弦断的边缘,这种事情多做了几次,谁都忍受不了,内心极其委屈。

03

“只要结果”还得看是什么样的下属

能力强、自动自发的下属,确实让领导少操心,一句“我只要结果”就可以放心的把事情都交给他,但前提还是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不然每次就是如同上面谈到的,都是惨胜,总会有崩溃的一天。即使是以培养锻炼的目的,也需要在过程中给予关注,提供必要的援助、辅导和激励,既保证结果达成,又确保方法正确。

但不是所有的下属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和自驱力,给予任务挑战、赋予其结果责任的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辅导和支持,借助这样的机会来启发、锻炼和提升他的能力。遇到久久不能解决的问题,必要时还需要亲自上马,关键时候帮助下属突破瓶颈。这样才有可能在以后放心的给他一句“我只要结果”。

如果只是一句话“我只要结果”把任务都分配下去,过程中不闻不问,对过程中的懈怠和问题视而不见,要结果就是一句空话,多半情况下一定是得到糟糕的结果。

经理除了下达任务,还要把自己的经验贡献出来,给予过程的辅导和支持,这样才可能会有好的结果。经理才是下属最可信赖的人,不要只提要求,要帮助和支持他们获得成功经验,树立信心。

管理者如果只是一句“我只要结果”,就能得到好的结果,那么搞管理也太容易了。

管理要在"人"上面付诸心血,才会有好的结果回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