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阳安康!

 弘原文化 2021-07-13

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都是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是由上古时期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的。在《易经》中,“九”是阳数,“九九”乃是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一个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关于重阳节的诗作,还真是不少,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在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那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固然对热衷于仕途的年轻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但对于一个少年游子而言,那无疑是举目无亲的“异乡”,帝都越是繁华,便越是衬托出王维孑然一身的孤单与落寞。

在这首诗中也可看出,自古以来,重阳节便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身上需佩戴茱萸囊,是一种避灾的象征。

(茱萸手绘插画图片)

(茱萸袋图解)

而爱国将领文天祥,也写下过一首《重阳(其一)》。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远离故土的他,孤身被囚禁在狱中,此时他的头发凌乱不堪,身世飘零,但他心里还在想着故乡入秋后的老梧桐,以及江水、大雁、新月和回巢的燕子。

2013年7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为全国“老年节”。今年已经是我国法定的第七个“老年节”,随着党和政府对老龄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尊老、孝老、养老的良好氛围已经在全社会形成。

祝各位老人们节日快乐,身体安康!

弘原作者 | 咕咕咕

广东·广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