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格拉底之死才是真正的求仁得仁

 liuherotao007 2021-07-14

图片

苏格拉底之死才是真正的求仁得仁

文:胡锦成 来源:花月满楼

01

苏格拉底的身边,永远少不了追随者,哪怕是身处牢狱。

此时,雅典城中,夏虫也在为他沉默,只有他那高亢的声音在回荡在寂静的夜空里。

这是公元前399年6月的最后一个夜晚。苏格拉底的生命即将走到了尽头。

02

入夜时分,苏格拉底去了浴室,他要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再上路。

回到囚室时,他已经换上了干净的长袍,看到他的学生们已经坐满了狭窄的囚室,他感到很欣慰。

见到老师,学生们也都很激动,克里多起身对老师说这种不公正的判决您是无需理会的,现在狱卒已经被我们买通了,逃亡路线已经安排好,无论您逃到哪一个城邦,那里的人们都会热情地欢迎他的。

为了让老师改变自己的主意,克里多又说“拒绝救自己生命的行为有违美德,行为人应该感到羞耻,甚至是一种罪恶。”

“孩子,哲学是一种伟大的音乐”,苏格拉底笑着说。

在这最后的时刻,苏格拉底还是坚定的拒绝了逃生,这位在法庭上因为放肆而激怒陪审团的被告人,对他的学生们说:“法庭的判决必须得到尊重,哪怕判决是不公正的。”

03

这位与孔子相差不到百年的西方教育家与孔子最大的不同不是他从来没向学生收过一分钱的“束修”,而是他从不向学生灌输“标准答案”。他的教学更近似于一场场的辩论会,而他只是辩论会的主持人。

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原始教育模式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思维。

公元前469年,苏格拉底出生于一个石匠和接生婆的家庭,父母的职业影响了他对世界的看法,他经常对一件事琢磨很久,如果他想不出满意的答案,他就会冲到大街上去问每一个从他身边经过的人,以至于人人见到他都躲的远远的。

曾有人去阿波罗的神庙去问祭司,谁是雅典最有学问的人,祭司说,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得知此话后便多了一句口头禅:我什么都不知道呀。

04

自认为什么都不知道的苏格拉底被人告上了法庭,告他的人是一个年轻的鞋匠,鞋匠的名字叫莫勒图斯。

鞋匠控告苏格拉底的罪状有二:“败坏青年”和“不信神明”。

苏格拉底是鞋匠的老主顾,他经常夸鞋匠的手艺好。如此这般,那鞋匠也是没有理由要害自己的老主顾的。问题是鞋匠的背后的人,这个人就是痛恨苏格拉底的幕后指使者——雅典民主派重要人物阿奴图斯。

05

与我们多数人的理解不同,苏格拉底并不喜欢民主,他曾说民主“就是一群没有牧羊人的羊群,实行的是多数人的暴政”。

但阿奴图斯也并没有想让苏格拉底死,他只是想通过审判将老苏头逐出雅典。

于是,苏格拉底被带到了五百名法官面前,这五百名法官都是雅典的普通公民,他们是通过抽签产生的,以无计名的投票来判决鞋匠对老苏的指控,而老苏则要为自己所受到的指控进行反驳。

06

在法庭上,苏格拉底首先澄清了“自己的知识与智者的知识的“不一样”,他说智者教给人们的,只是到法庭上赢得胜利的辩论术;而他虽然也爱辩论,但他想让人们学会的是德行。

接着他告诉大家自己的真正的智慧是“无知之知”。

他说,他到处找人反驳,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雅典人——他通过不断的反驳来实现自己的智慧,同时也以不断的对话帮助处在缺陷中的雅典人学会爱智。这是神的给以他的使命。

最后他指出了对他的污蔑所形成的原因,他说,雅典人不能容忍“越来越多的有闲青年加入进来,和他一起,或学着他审察他们”。

针对关于自己“败坏青年”的罪状,苏格拉底对鞋匠莫勒图斯说:

“莫勒图斯,我认为没有一个人会相信你的话。而我即便败坏了他们也是无意的......如果我无意败坏了他们,法庭就不该因为这种无意而拘捕我,而是应该让人私下教育和警告我。显然,如果我得到了教诲,我就会停止我无意做的事。而你却回避,不愿意与我交往,不愿意教育我,反而把我带到这里来,而法律只要求把需要惩罚的人带到这里,不是需要教育的人。”

对于莫勒图斯对他“不敬神明”的指控,老苏说:你说我是“一个信精灵之事又信神之事的人,却不信精灵、神、英雄。你同意我相信精灵,却否认我相信精灵的父母神。”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然后老苏达到了他的目的,他成功激怒了雅典人,501名审判员以361人赞成对140反对的方式判处他的死刑。

这场2419年前的判决是以举手的方式进行表决的。这是人类第一次以民主的方式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这个结果是柏拉图能够预料到的,因为他事先建议老师将最后的辩护权委托给他。

柏同学知道如果老师只要口头上认个错,死刑是完全可以免的,大不了象征性的交点罚款,而人人都知道苏老师家的苏师娘是一个“悍妇+泼妇”,想让她出一个大子都是痴心妄想,最后罚款也会不了了之,但苏老师断然拒绝柏同学的请求。

07

一杯暗绿色的毒液已经摆在了老苏的案头,那是一杯毒芹的汗液。老苏平静地让学生取过去递给他。然后在学生们的注视下镇静而轻松地一饮而尽。

图片

他地学生斐多记录了老苏之死的全过程:

看到他喝毒药的时候,我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禁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只有苏格拉底除外。他说 :“……你们这些人真奇怪!……要避免这种不体面的事,有人跟我说过,人应当安安静静地去死。所以,保持安静,控制你们自己。”

他的话让我们感到羞耻,我停止了哭泣。他在屋里踱步,当他说双腿发沉的时候,他就按照监刑官事先的交代躺了下来。给他毒药的那个人摸了一下他的身体,稍后又试他的脚和腿。那个人先是用力按他的脚,问他是否还有感觉,苏格拉底说没有。然后,那个人又按他的腿肚子,并逐步向上移,向我们表明苏格拉底的身子正在变冷和变硬。那个人又摸了一下,说等到冷抵达他的心脏时,他就走了。当苏格拉底的肚子变冷的时候,苏格拉底揭开原先蒙上的盖头,说了他最后的话。他说:“克里托,我们欠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公鸡;要用公鸡向他献祭,千万别忘了。”克里托说 :“我们会做的,如果还有其他事情,请告诉我们。”但是苏格拉底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他微微地动了一下;那个人揭开他的盖头来看时,他的眼睛已经不动了。看到此状,克里托替他合上了嘴和双眼。

08

老苏就这样在2419年前的6月的最后一天即将过去的时刻死了,他死以后,雅典人又后悔处死了他们最伟大的哲人,然后,他们再一次行使民主权力投票处死了鞋匠莫勒图斯并流放了阿奴图斯。

在雅典人后悔之前,老苏最得意的学生柏拉图逃离了雅典城,因为他担心自己成为第二个受审者。直到一切风平浪静后才回来,建立了他的雅典学园,并写下著名的《理想国》和对话录,在他的理想国中,他认为,最好的统治者是集勇敢、智慧、仁慈、忍耐等诸多美德于一体的哲人王,因为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人很难找到,所以不得不实行法治。

09

两千四百多年以后,位于上海的杨浦区邯郸路上的一所大学死了一个人,该校的一个中文系的主任发了一篇半文半白的祭文说他的死是”求仁得仁“。

呵呵,这世上真正“求仁得仁”的苏老师肯定算是一个,而王书记真的不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