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人创造了神,还是神创造了人?古希腊哲学家这个观点影响至今

 小播读书 2021-07-14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爱丽亚学派的创始人:巴门尼德。

在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哲学家,比如米利都学派的三位哲学家泰勒斯、阿拉克西美尼、阿拉克西曼尼;提出“数本原论”的数学家和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火本原论”的赫拉克利特。还有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爱丽亚学派的实际创始人和重要代表:巴门尼德。他是前苏格拉底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为什么呢?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哲学概念,影响至今,这个概念就是:存在。

爱丽亚学派

在介绍巴门尼德的思想之前,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三个主要的哲学流派: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丽亚学派。

在三个学派中,米利都学派的开创者,也是西方哲学的开创者泰勒斯最早提出“水是世界的本原”这一学说,并且还给出了逻辑论证。此后泰勒斯的学生阿拉克西曼尼和阿拉克西曼尼相继提出“无定之物是世界的本原”、“气是世界的本原”等学说。他们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他们第一次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开启了哲学史的“本体论转向”,也开启了人类理性探索世界的大门。

在此后一两百年的世界里,古希腊出现了一大批哲学家,他们对“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都发表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些观点难免有些荒谬,但是在2000多年前,人类还完全不具备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的情况下,他们的世界观是完全被“神话”主导的。人们普遍认为,包括人在内的所以事物都是神创造的。而有一些人,开始对这样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有勇气的,就像今天的我们,对科学体系提出质疑和挑战一样。

而在这些哲学家中,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米利都学派、恩培多克勒、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他们的本体论观点以“物质”为基础,也就是说,他们普遍认为世界是由某种物质构成的,比如水、火、土、气或者原子等等。但还有一类哲学家,他们的本体论观点是以“精神”或者说“抽象”的东西为基础的,比如毕达哥拉斯就认为“数是世界的本原”,比如爱丽亚学派的三位哲学家克塞诺芬尼、巴门尼德、芝诺就认为“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好了,回顾了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思想,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论”到底是什么?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学说?

巴门尼德的“存在”就是世界的“真实”和“本质”,如果把我们看到的复杂多变的世界称之为“表象”的话,那么“存在”就是表象背后,或者说表象之下的真实或本质。巴门尼德主要著作《论自然》中提出:世间的一切变化都是幻象,只有真实是永恒不变的,人们不可能凭感官来认识真实。我们经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而这里的“存在”也就是那个巴门尼德说的“真实”或者说“本质”。存在是一个高度抽象的事物,当然是我们感官所无法识别的。

在巴门尼德的思想中,他们抛开了外在的表象世界,深入到了更加抽象的理性、精神层面去认识世界,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伟大的进步。而这个“存在”其实还有一个内涵:“存在”是永恒不变的。

那这个思想是如何诞生的呢?

这就要讲到巴门尼德的老师,爱丽亚学派的鼻祖和先驱:克塞诺芬尼(有的地方也翻译为色诺芬尼),他出生于公元前565年,大约和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出生的年代差不多(老子出生于公元前571年)。克塞诺芬尼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诗人,是他第一个提出了是人创造了神 ,而不是神创造了人。

那为什么克塞诺芬尼会这么说呢?因为在当时著名的古希腊神话赫西俄德和荷马诗篇中表现出来的神,并非像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完美的形象”,而是充满了人性的丑恶。荷马和赫西俄德把人间的无耻丑行加到诸神身上,比如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会做坏事,偷盗、欺诈,甚至会相互争斗等等。

所以,克塞诺芬尼说,人们只是模仿了自己的样子塑造了神的样子,而且还去崇拜自己塑造的神,还认为神创造和主导了这个世界,这显然是非常荒谬的。所以他指出:

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

当然,克塞诺芬尼只是批判了希腊人对神的传统看法,他并没有否定神的存在而走上无神论的道路。他仍然承认有神,不过不是多神,而是只有一个神。这个神在形体和心灵上都不像人,它根本不动,但它能看,能听,也能知。它甚至能用心灵的思想力使万物活动。这样,克塞诺芬尼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神的观念。克塞诺芬尼转变了人们的观念,用不变的“一神”取代了多变“多神”,而更重要的是,克塞诺芬尼用永恒不变的“一”来替代了世界复杂多变的“多”。

此后,克塞诺芬尼的学生巴门尼德,继承和发扬了老师的观点,将这个“一”抽象成为“存在”, 认为存在是永恒的,是连续不可分的,存在是不动的,是真实的,可以被思想,但不可以被感官所感知。

这个思想太有名了,这个“存在”的思想为后来柏拉图的“理念论”打下了基础,甚至近现代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所提出的“物自体”的概念,都可以追溯到巴门尼德的“存在”。存在就是现象背后的真实,也就是纷繁变化世界背后的那个本质。

那为什么这种思想伟大呢?

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认知上,将“现象”和“本质”区分开来,也是第一次将“物质”和“精神”区分开来。巴门尼德的存在论,让人类的认识往前推动了一大步。过去我们认为一个苹果就是一个苹果,而在巴门尼德的思想中,实体的苹果和概念的苹果是不一样的。巴门尼德将事物的表象和事物的本质区别对待,甚至可以说,西方哲学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的分野就是从“存在论”开始的。此后的西方哲学,也沿着这样的思路,对现象的世界和本质的世界分别展开了探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