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你可能理解错了

 小播读书 2021-07-14


第六篇《孟子·告子》


说到孟子,我们常常会提到他的“性善论”,孟子是儒家思想中性善论的代表,比如那句“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著名的《三字经》里面也有“人之初,性本善”,但这并不是孟子的原话,传说是宋代王应麟根据儒家,尤其是孟子的意思稍作改编而成。

但是人性的善恶,其实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讨论很多,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经常提及,人性到底是不是“本善”,善良是我们的本性吗?还是后天社会文化塑造的结果?这个问题,几千年了,一直没有定论,各方都说的有理。今天我们来看看《孟子·告子》这一篇中的解读。

告子这个人有的说的是孟子的学生,也有的说是古代法家的思想家,当然还有说是道家思想家的。也一直没有定论,但是这一篇《告子》中,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争论的对话非常有名。

告子问孟子:人性就像湍急的水流,在东边开个口子,水就会向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子,就会向西流。这样看来,人性就像这水一样,是不分善恶的吧。


孟子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册。是岂水这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说,人性无善无恶,但是孟子就不高兴了,反驳说,水的确没有向东或者向西之分,但是有上下之分呀,人性对于的善良,就像水会往下流一样自然。你可以用手泼水,也可以把水引到高处,这些都是外力影响的,但水最终还是会顺流而下,这才是它的本性。人也是一样,有时候会去做不善的事情,但是善良才是人的本性。

这里貌似孟子在说“人性本善”,本善的意思就是人都有善良的天性,但人性真的是“本善”吗?孟子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他说:牛山的树木曾经很茂盛,但是由于紧挨着都城,所以经常有人去砍伐,砍伐多了,慢慢的山就光秃秃了,在外面人来山光秃秃的,认为山不会长出树木,但这是山的本性吗?当没有人砍伐的时候,比如黄昏和夜晚,在雨水和露珠的浸润下,嫩芽又会慢慢长出来。山看上去光秃秃的,长不出树木,其实是因为有人一直去砍伐它,而不是山本来就长不出树木。

这个故事非常生动形象地给我们展示了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在孟子眼中,人的本性就像大地和泥土一样,本来是可以长出繁盛的树木,但是如果在一个不好的环境,或者外力的影响下,也会表现不出来。人都有善良的土壤,但是不精心培育,如果外界的诱惑和欲望所蒙蔽了,当然有就表现不出来了。

其实,关于人性的善恶,我理解是人性并非“本善”而是“可以为善”,“牛山”可以长出繁盛的树木,也可以寸草不生,外界的条件和环境影响非常重要。

孟子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意思是说:顺着人性真实状态,就可以做到善,这便是我所谓的善了。

关于性善论,孟子还提出了著名的“四端说”,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因有之也,弗思耳矣

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怜悯之心属于“仁德”,羞耻之心属于仁义,恭敬之心属于守礼,是否之心属于明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儒家思想的精髓:“仁、义、礼、智”的来源了。仁义礼智这“四端”是人的四种天赋和本性,这些都不是外界赋予的,而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没有表现出这些,那么就应该反思自己了。

好了,今天我们通过几个故事,也通过孟子和告子的对话,来了解了孟子关于性善论的几个观点,孟子到底是说的“人性本善”,还是“人性可以为善”呢?其实很多人都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是,孟子其实是认为,人都有“向善”的本能,是向善而不是本善。

人性是一个很复杂的组成,人性本善并不能完全概况人性的全部,比如人性中有贪婪、懒惰、食欲等等本性,当然,怜悯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也是人的本性。人有善的一面,也有不善的一面,而其关键其实是后台的环境和培养,所以,不管在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观点中,其实都非常强调后台教育和引导的作用,人性中有善的本能,也有恶的本能,有向善的冲动,比如同情心,也有恶的冲动,比如自私自利的本性等等,其关键是如何扬善去恶,去伪存真,保留内心最真实、最真诚的善良。

关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你的观点是什么呢?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