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自我隔离”了吗?

 肾品生活 2021-07-15

当下年轻人最近很流行一个词叫做“自我隔离”,因为他们无悲无喜;难以跟别人产生链接,不会去关心别人;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自我隔离”是一个什么概念?心理学解释就是把部分的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

最常被心理隔离的是与事实相关的个人感觉部分,因为此种感觉易引起焦虑与不安。如人死了,不说死掉而用“仙逝”、“长眠”、“归天”,或“去苏州卖鸭蛋”,个体在感觉上就不会因“死”的感觉而悲伤或有不祥的感觉。 又如:谈恋爱的男女,为减少肉麻的感觉,不说“我爱你”,而改用“I 1ove you”代替。“隔离”是把“观念”与“感觉”分开,平时生活中的一些自我隔离状态是正常的,但隔离是因为回避伤害或压力而导致的并且影响到正常生活,长期处于没有情绪起伏,独自一人,断绝任何的交往,这就是心理问题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严重的“自我隔离”状态,其实大部分的心理问题都跟小的时候的成长经历有关,小孩从小到大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或者一个能接纳的他的重要他人,出现心理问题只是概率学问题。接着,家庭生活中有很多的冲突和问题都会导致题主焦虑甚至自我攻击,因为小孩不能正确认识问题和对问题进行归因,因而常常把此类问题的原因归于自己,认为是自己导致了争吵,从而内疚或焦虑,长时间处于内疚和焦虑状态,又不能化解就会引发自我防御机制,就是说自我为了防止焦虑和自我攻击的一种本能保护机制,通过压抑、隔离、投射等策略缓解个体的焦虑,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长期使用会引起各种问题。长期处于这样高压的心理状态下,就会把自己和负面情绪隔离开来,把这种情绪当做是另一个人的。这种方法短时间能有效缓解焦虑,但是过度使用会引起对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不能及时和正确的认识,从而形成情感淡漠。这样并不是对任何事物都无感,而是对它们的感受被隔离了,所以接收不到就认为自己对它们没有感觉。

如果我们不巧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该如何改变这样的心理状态呢?

首先,我们要做到一件事,就是从内心深处相信,过去发生过的一切都不是我们的错,不要一遍一遍去回想已经发生的事情,接受事情的结果,把关注点放在眼前的生活。

第二,可能的话,和亲人朋友,或者心理咨询师好好说一下你的想法,表达出你对家人,朋友的感情。

三、接受现在的自己,发自内心地爱自己。从发现自己的有点开始,没有给与自己更多的鼓励。

人不会是一座孤岛,我们也没有办法做一座孤岛,心理问题需要直面,我们不仅要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更多的是学会关系家人,朋友。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更乐于做家庭的整理咨询,只有心理问题的病人得到家人的正确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更快,更好的康复起来。

如何去找心理师咨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