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盖碗就一定要被烫手?才不是,那是你的手法不对!

 小毛头书屋 2021-07-15


鲁迅先生曾说:“喝好茶,是用盖碗的。”

盖碗出汤快,不吸香,泡茶效果出色,极具实用性。但不少茶友却觉得盖碗冲泡白茶烫手,用不惯。接下来为茶友分析一番为何盖碗泡茶烫手,又该如何避免?

图片

01.
茶具器型不对

冲泡白茶过程中易烫手的盖碗,大多碗壁偏厚,不易散热;其次没有碗沿或碗沿过窄,倒茶汤时,汤水易沿着碗壁流出,无法拿稳盖碗。

还有就是杯盖上的盖钮太低,食指搭在上面时不隔热。使用盖碗还要看它趁不趁手,一个器型标准的白瓷盖碗,会使用得更加得心应手。

图片

标准容量的盖碗介于100-110ml,容量不会太大,拿得稳,亦不会太小,正适合两三人喝茶。实用型的盖碗,碗璧瓷质薄,方便泡茶时散热,且碗沿开,盖钮高,拿盖碗时,手指能远离热源,不易烫伤手。

02.
拿盖碗姿势不对

盖碗泡茶烫手,除了没选对茶具外,其用法也有讲究。拿盖碗正确姿势应以大拇指和中指持碗沿,且手指不能太往下,以免触碰到碗璧而被烫伤,食指则置于盖钮上,以便调整杯盖的开口大小。

图片

用盖碗出汤,手势一定要做到不偏不倚。让茶汤沿着盖碗口约90°垂直向下倒进公道杯里。

只要手势不偏,茶汤是不会烫到手的。

03.
出汤开口不对

冲泡不同茶叶,盖碗的出汤开口需要因茶叶条形大小调整。

冲泡条索较粗壮的岩茶或寿眉时,开口可略大些。而冲泡白毫银针这类茶,开口可稍微小一点,防止茶叶随水流入公道杯。但若是开口太大,倒出茶汤时,汤水与滚烫的水蒸气皆会喷涌而出,极有可能烫到拿着盖碗的手指上。

如下图的缝隙,大约占盖碗半径的三分之二,留出3~5毫米的空隙,这样的出水口就足够大了。既能顺畅出水,也能很好地阻隔茶叶、茶水四溢。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泡完一道茶时,盖碗里面还是储存着一部分热气的。

如果在泡上一道茶时,已经明显感觉到碗边变热了,那么下一道茶绝对考验手的耐力。而此时打开碗盖,让它稍微透透气,这样冲下一道茶的时候,就能有效的让盖碗降温了。

不要小看这一步,把握得当,在无声无息中就避免了很多尴尬。

图片

04.
注水方式不对

用错注水方法,未用打圈式的注水方式,将干茶浸润浸透,泡出来的味道会缺了层次,还会烫到人。如悬壶高冲,从高处往下注水,滚烫水花易往四周飞溅,落在手上就有可能烫伤人。

图片

泡茶时正确的注水方式,应是往低处注水,烧水壶的壶嘴要对准盖碗,以打圈的方式浸润干茶。注水无需太满,注到接近碗沿位置即可。

05.
出汤速度过慢

以盖碗冲泡内质丰富的好茶时,应当使用“快出水”的方式出汤,在7-8秒内完成泡茶为宜,如此能减少茶与水接触的时间,控制茶叶内物质析出过多,将茶汤泡浓、泡苦。

而出汤速度太慢,坐杯闷泡,也会让盖碗变烫手。沸水泡茶时,正常用快出水的方法冲泡,这样汤水的热量便不易集中于碗沿处,端起盖碗出汤时也不易烫手。

若是闷了十几秒之后再出汤,杯中的热量便蔓延至碗沿上,若是使用的还是碗璧厚、散热性能不太好的盖碗,烫到手的几率是极大的。

图片

总的来说,“如何使用盖碗避免烫手”还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就像很多茶艺师常说的“烫着烫着就不烫了”。

有了这些小技巧的加持,可以少走弯路,帮爱茶的你每每都能游刃有余地泡好茶,泡出茶的真味。

图片

※部分文章与图片来源网络,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