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贵有恒 灵丹需内求

 金浦茶馆 2021-07-15

     今天下午,一位中医大学研究生毕业的青年教师到访功夫茶之家,就功夫茶与健康话题进行探讨。谈到上医治未病等中医养生理论,颇有共同语言。

由此,我想到8年前写的一篇文章《论健康的钥匙在自己手中》,觉得有必要将此旧文通过公众号发表,求教于方家与读者,并予以共勉!

      仅仅改变我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即能换来金钱买不到的健康,这是何等划算的投入产出!养生学是一门管理的学问,是对我们自身的管理,也是对我们生命历程的管理。养生贵有恒,灵丹需内求。健康靠自己,百岁都可期!

            论健康的钥匙在自己手中

                                严利人

      人自身的健康靠别人,还是靠自己?结论是主要靠自己。人的健康靠自己呵护,依赖于内在因素。健康的钥匙不需外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看每个人懂不懂得用它打开健康的大门,从而通向长寿快乐幸福的殿堂。

绪论:健康靠自己

     人躺在病床上最想得到的东西是什么?如果自已没得过大病,那就请走到医院重病房外面,朝窗內看看浑身插满管子正在抢救的病号,设身处地想一想,答案显然就是两个字:健康!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事业,不能没有亲情,不能没有追求……但是,如果没有了健康,一切便无从谈起。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健康就是财富,健康就是资源,健康就是幸福,健康就是人生与事业的根基!

      人缺少空气,就气闷难受;人失去健康,就没有活力。因为平常不缺少空气,所以很多人不会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因为平常没有生病,所以很多人没有深切体会到健康的珍贵。我们离不开阳光、空气、水,更离不开健康。因此,我们要像热爱阳光、空气、水那样热爱健康,在健康的时刻珍爱健康、保持健康,养成健康的心态、健康的作息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健康的行为方式。

     人生的道路靠自己走,父母的搀扶仅限于幼年;人的健康靠自己呵护,自我作践连神仙都帮不上忙。每个人健康与否,除了天灾人祸等极少数不可预测的外在因素之外,主要是依靠自身,依赖于内在因素。健康的钥匙不需外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看每个人懂不懂得用它打开健康的大门,从而通向长寿快乐幸福的殿堂。

一论:上医治未病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因医术高超,被称为神医。有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针法、灸法、内服药、外用药,什么手段都用上了,一般人都看在眼里,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扁鹊推崇他的两位哥哥,既是谦虚,更是道出了实情,强调在病情发作之前及病情初起时诊治的重要性。“治未病”是中医的健康观,是古代医家几千年来在预防和治疗瘟疫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科学思想,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它涉及的实际上就是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学科的第二医学—预防医学。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生动透彻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所以医家认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如果生了病才吃药,起了动乱才镇压,就像口渴才掘井,打仗才造兵器,太迟了!可见,中医历来强调防重于治。面对现代五花八门的慢性疾病,以及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亚健康人越来越多的状况,挖掘中国古代养生保健的知识,结合现代中西方最先进的医学成果,并进行科学普及,传授健康知识,用于防治疾病在未发及刚发之时,无疑是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二论:未病善养生

  中医养生学是一座丰富的宝库,蕴藏着几千年的文化精华,闪烁着东方智慧的光芒,能够为全人类健康作出贡献。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讲中医养生文化,不能不讲老子和孔子,两者代表了两种养生思想: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保养精气,顺乎自然,老子是养生学的开创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两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贯穿在中医养生学发展过程中。“仁者寿”、“智者寿”、“欲而不贪”是儒家在养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提出,养生须“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必须去除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欲望。这讲的既是道德修养,也是养生保健的准则。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指出,一个人想少生或不生病,健康长寿,必须在生活上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序”,反之,则易生病。这都告诉我们,人在未病时要善于养生。

     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会长殷大奎2012年6月在厦门提出:“健康教育是最好的疫苗,要把科学养生的理念像疫苗一样注射到寻常百姓心中。”

      殷大奎谈到健康的两个新理念和四大基石,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健康的四大基石是膳食平衡、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与《道德经》、《黄帝内经》的养生观念一脉相承,十年前专家就对四大基石作过详细论述,而两个新理念则颇为新鲜,值得我们牢牢记取。

     什么是健康的两个新理念呢?其一是健康与否60%取决于自己。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影响和其他因素。这是世卫组织最新的研究成果。除了遗传外,其他因素都是可控的,特别是自身因素。卫生部发布的《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具备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仅占6.48%。这造成了我国慢性疾病的高发现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有2亿多,糖尿病患者有9240万,数千万人患有各种心理疾病。所以,健康教育是最好疫苗。其二是健康不只是财富更是资源。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富和资源,也是社会的资源。试想,家庭失去一位亲人,单位失去一位员工,是多么可惜的事。同时,占有和保存健康资源也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既然是资源,就一定要珍惜保护,不能“乱开采”,挥霍浪费。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仗着自己年轻,对健康资源“滥砍滥伐”,埋下隐患,导致疾病丛生,一些有成就的人英年早逝。

      既然健康与否60%取决于自己,为什么不引起“自己”的重视?既然健康不只是财富更是资源,为什么我们不十分珍惜保护这最宝贵、不可再生的资源?全国具备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仅占6.48%,这是多么低的数字!“只治不防,越治越忙;只治不防,花钱心慌;只治不防,痛苦悲伤”,一定要重视疾病的提前干预,重视健康体检。面对90%以上“健康文盲半文盲”的人们,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扫盲”,并且大声疾呼:赶快学习科学养生的理念,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增强抗疾病的能力,保持精力旺盛的健康状态!

三论:养生贵有恒

  21世纪健康生活方式,国内外医药卫生界形成的共识是:

  第一是膳食平衡。多吃五谷杂粮,蔬果次之,各种肉、禽、蛋类与奶制品辅之,再加少许油脂,适量喝水,控盐戒烟限酒,这才是健康的饮食生活。

  第二是适量运动。因人因地因时因病而制宜,贵在坚持。老年人最好的运动是快走,每天走6000步至1万步。年轻人没时间,下班回家,煮饭烧菜、涮锅洗碗、拖地板、洗衣服也是运动。戒除懒惰,多动动手,既可提高生活质量,又能促进家庭和谐。总之,“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

      第三是戒烟限酒。专家认为,烟丝遇高温时会放射出很多对人体不利的射线,吸1支烟等于做了一次X光检查。一个人的身体可以抗得住一天照几次X光?除了臭名昭著的尼古丁,吸烟时还会吸入焦油等多种致癌物,而且香烟燃烧产生的高温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放射物质,可以说吸烟就是慢性自杀。至于酒,专家的原则是,男性一次喝白酒不超过2两,红酒不超过750毫升,啤酒不超过1000毫升,女性减半。喝酒一定不能醉,因为醉一次就等于得了一次小型“肝炎”!笔者概括为:若想多活久,就要少喝酒。若想身体健,就要远离烟。既不吸一手烟,也尽量避免吸二手烟。

      第四是心理健康。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难免心态失衡。心情不好就吃不下饭、不想动,有些人靠吸烟喝酒来排解苦闷,于是,健康的四大基石就被破坏了。保持良好心态,善于解放自己,少积怨、多包容,学会感恩,理性分析压力,合理宣泄。殷大奎认为:“快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态,幸福与健康操控权在自己手中!”

      笔者认为,还应该加上一条,就是规律生活。要顺乎自然,顺天守时,早睡早起,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以达其内求养生。人要有自我约束的能力,按生物钟办事,定时定点,有序运行。尽量做到: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睡觉的时候一心睡觉,工作的时候全心工作。一时专注一事,聚精会神,才有效率。

     掌握自己的健康,正确的知识很重要。我的老同学李锦茂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总结出四句话,叫做:“生活规律化,早晚运动化,食品多样化,心态平常化。”并且严格照着去做,身体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享受着晚年的幸福。他的这四句话,加上他从不抽烟很少喝酒,很符合21世纪的健康新理念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结合自身实际,而制定的个性化养生律条,行之有效,值得称道。

    有人认为,学习健康的知识,是最好的投资,综合投资回报率很高。笔者觉得,即使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投资也是一本万利,甚至是无本万利的。试想,仅仅改变我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即能换来金钱买不到的健康,这是何等划算的投入产出!而且,戒烟限酒,少吃高档食品、高档营养品,远离奢侈品,还能省下不少的钱,何乐而不为?问题是,有些人死于无知,更可怕的是不少人死于偏见、固执,令人感慨唏嘘。一些人对科学的养生知识不愿听、不想学,或仅仅是选择性地相信,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宣扬“抽烟有贡献”、“抽烟的人也能长寿”、“感情深一口焖”等歪理,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等真的发病了,躺倒了,医生的话乖乖地听。烟也不敢抽了,酒也不敢喝了,东西也不敢乱吃了,好不容易康复了,又故态复萌,胡吃海喝、吞云吐雾,继续糟蹋作践自己的身体。有些人长期昼夜颠倒,通宵达旦,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打牌、赌博、斗酒、K歌、网瘾上,甚至花天酒地的胡闹。该吃饭时不吃饭,该睡觉时不睡觉,埋下健康隐患,提前老化,生病看病长态化,这时不改变习惯却忙着进补。有些人吃得肥胖了身体,仍继续着不均衡的饮食习惯,又想着健身,三日打渔两日晒网地锻炼,来回地乱折腾。种种事例枚不胜举,“乱砍滥伐”破坏资源严重,再怎么“植树造林”也补不上损失,舍本逐末,自作自受,自吞苦果。正如有人所说:如今是病死的比老死的多、吃死的比饿死的多,这反映了真实的现状,值得引起警惕。

     知不易,行更难。偏见、固执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死于无知,是可怜的,值得同情;而死于偏见、固执,却可悲可叹,应引以为戒。世上没有长生不老的仙丹,但有延缓衰老的妙方。有保持健康的最好疫苗,但没有不听健康忠言而后悔的药,更没有起死回生的绝招。健康靠自己,养生贵有恒。只有老老实实地按照科学的养生方法,一以贯之地去践行,才能拥有最宝贵的财富,获得健康快乐的人生。

四论:已病求良医

  笔者的家乡农村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故事:某渔夫患有腿疾,提着鱼向乡医求治,乡医给一包药,隔段时间又给一包药,病时好时坏,不会断根。有一次,乡医外出,渔夫又提鱼来求医。乡医的老婆经常吃他的鱼,觉得不过意,又发现老公备有两瓶药,交互使用,其中一瓶药有明显效果,便自作主张把这一瓶药都送给他了。乡医回家,马上说:“老婆子,你这下子没有鱼吃了!”是啊,把渔夫的病治好了,他还会提着鱼来求医吗?

   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病人与医生相互依存的关系:身体保持健康状态,还用得上登门求医吗?如果我们大力推行预防医学,相信人们的健康状况将会极大地改善,医院的压力大大降低,医生护士不需要那么忙碌,医疗费用的开支也会大幅度地降低,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无疑是福音。如果能从现有医疗机构中抽出一部分人,专门从事预防医学,诚心诚意地为大众做健康咨询,不忽悠推销药品,使医院的潜在客源、“优良客户”尽量减少,这难道不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吗?当然,这对于利益至上者,也是自断财路之举,似乎不屑为之也!

   医者仁心,上医治国,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我国医务工作者以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为己任,涌现出一大批白求恩式的先进人物。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经济规律、价值交换甚至潜规则等也存在于医疗队伍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冈本裕是日本脑外科医生,又专长于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与研究。他认为占门诊90%的病,实际上不必吃药就会好。他指出:当个“聪明”患者,比当个医生眼中的“好”患者,你得到痊癒的机率更高。医师决定如何进行治疗的考量要点,通常是基于金钱,而不是健康。“好患者”就是会定期回诊的病人,因为会给医院带来稳定收入。病人不是不要吃药,而是吃药要有期限;如果一直吃不好,就要检讨原因。他所讲的不必吃药的比例,笔者认为可能太高,但是让求诊者少吃药、当个“聪明”患者,无疑是有益的忠告。

   有病要求医,求医当然希望求良医。病急不要乱投医,要选对医院,医院分三级:一级、二级、三级,看病要看专科,专病要专治。到医院就要尊重医生,听医生的话。相信好医生没有错,但医生不是神仙,也有很多无奈。解放军著名医生、博士生导师纪小龙说:“作为医生,我给自己只能打20分。为什么?有三分之一的病医生无能为力,有三分之一的病是病人自己好的,医学只解决三分之一的病。而这三分之一的病,我也不可能解决那么多,我能打20分就很不错了。做医生这么多年,我有一种感慨:医生永远是无奈的,因为他每天都面临着失败。”这是好医生讲的真心话,那些拍胸脯吹嘘保证能包治百病的承诺,肯定是骗人的鬼话,可以断定言者是江湖骗子!

   身冷的人与衣裳亲近,有病的人和医生亲近。与其寻求灵丹妙药,不如堵住致病之源。与其得病托关系走后门,不如平时加强养生保健,少往医院跑。

五论:灵丹需内求

   医学专家董鸿涌认为:“真正高明的医生不在医院,而是你自己;真正的灵丹妙药不在药房,而在你身体之内。”这种顺天守时、内求养生的观念是很有道理的。

   古希腊著名医生、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讲过这样的话:“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而医生只是帮助本能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抵御疾病很强的能力,如果能充分调动起来,自身的抗病能力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而医生只需要帮助他恢复这种本能。医生不要过高估量药物的作用,要充分调动患者自身的修复能力,很多疾病不用药完全可以自愈,身体本身就有很强的修复能力。

   人不可能不生病,对待疾病的态度却大有不同,一种人是讳疾忌医,延误时机,失去治疗的最佳时间。另一种人是惊慌失措,失去一颗平常心。或者求神拜佛觅仙方,寄望于虚无飘渺间;或者盲目进补,迷信那些神奇的妙药;或者小病大治、轻病重养,过度治疗,造成后遗症。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补而不当,反受其害。古代养生之道提出贵在慎食、慎药、慎激动。目前市场上的保健药品以及进口药多如繁星,标榜高档,实质高价,看准的是人们的钱袋。如果不根据自己体质的具体情况选用,即使是人参、鹿茸等补药,常常服用也事与愿违,产生毒、副作用,反而对身体造成危害,影响健康。

   再比如感冒发烧,有的人选择打点滴,一打就好,仿佛找到治病的捷径,实际上是顾了眼前、害了长远。专家调查发现,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打点滴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打点滴为无必要的。国内外医学专家呼吁医生在选择用药时,要遵循“能口服药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的原则。如医生违背这一原则,滥用打点滴,会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这是因为强行将药物和水往血液中灌输,要比口服药有更大的风险。临床发现“点滴瓶”中加入的药物越多,其毒副作用就越大,而且微粒剧增。其实一般感冒不需要吃药,更不必打点滴,多喝水、多休息,过几天就好,这是很多人的切身体会。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有生就有死,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有权的还是没权的,什么人都不能幸免,在这规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真的得了重病、不治之症,也要坦然面对,想得开,放得下。既来之,则安之,积极调动自身的抗病能力,同时乐观地配合医生的治疗。作最坏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真的大限来临,也要哭着出生、笑着回去,潇脱地向人世间告别。人不必怕死,因为怕死的人更容易快死,连误诊的癌症也能被吓死。而不怕死的人,情绪乐观,有利于调动体内的免疫机制,与病魔作顽强的斗争,能活得比医生断定的还要长久,甚至创造逆转的生命奇迹。这正反两方面的例证很多,道理浅显明白,值得我们记取。

结论:百岁都可期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普遍存在“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医院,轻社区卫生”的倾向,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这样的发展模式既不全面,也不协调,更不具备可持续能力。卫生部长陈竺提出,中国在医学领域的科研应该注重预防、注重改善环境因素,这样投入少而见效明显,13亿人的健康,不可能光靠看病吃药解决,加强预防和保护环境是根本。

   医生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我们大众的养生境界也是“治未病”。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如今人民群众的健康理念已由病后治疗型转变为预防保健型。把“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不要等有了病,才把健康当作一回事。特别是对于亚健康人群,更要走出这个灰色的阶段,重视养生,防病于未然。要摆脱亚健康状态和负面情绪的困扰,保持健康的身体和乐观的心态。

    养生学是一门管理的学问,是对我们自身的管理,也是对我们生命历程的管理。现代对于人类自然极限寿命的推算,应该在100―175岁之间。老龄委曾经在全国做过调查,男性的最高年龄是131岁,女性是122岁。最新报道,有位健在的女寿星127岁。按照人类寿命极限来说,60、70岁还处在中年,而不是老年时期。为什么没有达到人类生命极限,原因在于我们在生命的调护上还不到位。

    著名的医学教授洪昭光提出:“四个最好: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有这些基本上不要吃什么药,我们个个都能健康七八九,百岁不是梦。”借题发挥,狗尾续貂,笔者想还可以加上几个好:最好的饮食是粗茶淡饭、最好的习惯是顺天守时、最好的美德是宽恕包容、最好的美容是微笑、最好的家庭和谐剂是夫妻共同操持家务……这是一串金光闪闪的健康钥匙,握在我们手中,就看会不会使用。当然,这串钥匙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把还是: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健康的主角是自己,健康与否关键靠自己。笔者集录整理了一段健康箴言,与诸君共勉:

    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养成好习惯是储存健康,放纵不良是透支生命。人生最大的错误,是用健康换取身外之物;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用生命换取个人的烦恼;人生最大的浪费,是用生命解决自己制造的身体麻烦。金钱难买健康,健康大于金钱。金钱难买幸福,幸福必有健康。生命的幸福不在名利在健康,身体的强壮不在金钱在运动。不求是贵,少病是寿,够用是富,无欲是福,感激是喜。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人生难超四万天,成功失败均坦然。恩怨得失别计较,健康快乐最值钱!

    实践证明: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古人云: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新时代有文化素养、健康素养的人,既要养身、养气,更要养心。不但应该做上士,还应该做上医,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将疾病稳定在可控范围内,延缓衰老的进程,以达天年。要顺乎自然,知足者富,追求身心健康与自然的和谐,学会灵活运用手中的健康钥匙。如是,则绝大多数人都可以享受健康快乐的人生。

    养生贵有恒,灵丹需内求。健康靠自己,百岁都可期!

   (本文获中国老年学学会2013年颁发的“第20届世界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中韩论坛”优秀论文奖证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