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埔医校医案分享-李洪江医案(三)

 realman999 2021-07-16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图片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为中医复兴而奋斗!》



编者按

失治误治,不仅仅是打针输液会造成。


图片

黄埔医校医案分享-李洪江医案(三)

医案:失眠、低热

时间:2021年1月19日。

患者概况:杨某,身高160cm,体重67kg。

主诉:失眠、低热。

七象:
体:体况中等,体温37.5度,有虚汗,手脚心发热。
色:脸色黄。
声:无力。
脉:脉细弱。
舌:舌苔白厚腻 。
意:酸软无力,疲惫。
物:小便发热,大便稀溏。
补充说明:

在医院上班,经常上夜班,睡眠一直不好,产前半年吃安眠药维持睡眠,产后更加严重,轻度抑郁。后来结识了做火疗的,说可以调理失眠。2021年1月8号火疗之后,后背发凉,手心发热,全身虚汗,体温一直是37度到37.5度,偶尔咳白痰,吃小柴胡颗粒和头孢呋辛胶囊症状立马减轻(害怕新冠肺炎,做了核酸没事)。

后面又做了三次火疗,上述症状加重,吃了莲花清瘟颗粒和小柴胡颗粒,症状反复,找别的中医开方:制僵蚕9克 净蝉衣5克 片姜黄9克 苦杏仁9克 茅芦根9克 白豆蔻5克 清半夏9克 姜厚朴9克 前胡9克 淡豆豉6克 瓜蒌皮7克 炒枳壳9克 紫苏叶6克。吃了7副之后,明显觉得症状改善,晚上不烧了,但是体温还是维持前状,手心发热。

改方:地骨皮、生姜、炙甘草、清半夏、地黄、川芎、柴胡、白芍、黄芩、党参、当归、大枣,明显感觉白天症状也减轻,但是体温37度,晚上就36.5度到36.8度。之后找我开中药。

病性:内源性疾病。

病势:低热,自汗,那是功能低落到汗腺开张失灵了。

治法:调节分泌,补充体液。

方药:地骨皮50克 黄芪40克 柴胡36克 牡丹皮30克 桂枝30克 白芍30克 甘草15克。

反馈:吃一副后,身体不出虚汗了,中午可以睡1个小时了,7副后,体温正常,晚上睡眠也很好,安眠药逐渐停下来。

作者按:患者本来体虚,火疗劫阴,失眠更加严重,加上那几天天气寒冷,遂感伤寒。

能否碰到好中医基本靠命,但是让自己成为好中医,只要加入黄埔医校,再加努力就可以了!!!

点击下方“校徽”,进入“大医传承黄埔医校资料库”,获取产品、书籍、视频、音频的相关资料。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