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瓷器鉴定有7个要点:熟练掌握好这些,你也是收藏高手!

 RK588 2021-07-17

Image

绝大多数玩瓷器收藏的人,都买了很多的假古瓷,这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鉴定瓷器。因此他们买到的瓷器,懂行的人一看就是假的。新手玩家想要学习瓷器收藏,也并非难事。牢记以下七点法则即可。

Image

一看瓷器的器型

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器型。例如在明朝皇室家宴上,人们就需要长时间拿着茶杯,以便随时饮茶,因此永乐皇帝就开创了压手杯这种瓷器器型。像压手杯这样独具特色的瓷器器型,一般都会有标准的形状。如果你在收藏市场上,看到了与标准器型不同的瓷器,那多半就是假货。

Image

二看瓷器的纹饰

与器型相似,瓷器的纹饰上也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例如宋徽宗最欣赏的汝窑,以“雨过天晴云破处”著称于世。汝窑这种瓷器,纹饰简约随意而不拘谨,因此有简约之美。而到了元朝时期,由于外族文化和外国文化的融入,瓷器上逐渐有了梵文、狮子纹等外来纹饰。如果瓷器上的纹饰不符合时代特征,必然是假货。

Image

三看瓷器上的底胎

如果瓷器的底胎不对,就一定是仿品。例如:元朝时期的官窑瓷器,是以麻仓土为原料,因此显得相对粗糙。而清朝康熙年间的瓷器不但相对较白,致密度较高,因此被称为“糯米胎”。如果这个时代的瓷器的底胎不符合这种特质,那多半就是假货了。

Image

四看瓷器上的釉

不同时期的瓷器,釉料的用料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宋朝的汝窑,相传釉料中加入了玛瑙,因此汝窑才会有特殊的色彩。后世的工匠们在仿制过程中,但也未能使用与宋朝时期相同的釉料,因此仿制的瓷器也是“仿汝不似汝”。

Image

五看瓷器上的釉彩

最典型的就是元末明初的青花瓷。由于元朝和明朝时期,中国对外交流相对频繁,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可以使用来自于波斯的“苏麻离青”。使用这种青料的青花瓷,发色蓝中带黑,色彩非常浓艳,但也会出现黑斑。乾隆时期的青花瓷虽然也在模仿这种风格,但也只是形似而言。

Image

六看瓷器上的工艺

芒口、火石红等都是典型的代表。被宋徽宗认为是“有芒不堪用”的定窑,在北宋中后期采用的烧制方法就是覆烧法,这样烧制出来的瓷器口部没有釉料,因此工匠们会用金属包住口沿。

Image

而“火石红”则是因为工匠们在烧制瓷器时,一般会使用垫砂烧制,烧制之后对底部进行打磨,因此底部就会出现少量的火石红在,这种情况在永乐年间的瓷器上较为多见。

七看瓷器上的款识

这是瓷器鉴定中最有技术含量的一项。瓷器的款识在外框、色彩、书写字体上都有讲究,例如康熙年间的瓷器多用青花料书写,外框部分是单、双圈或方框,并用楷书书写。而乾隆年间的款识则基本没有外框,且多用篆书书写。

Image

如果你能从这七个角度对瓷器进行鉴定,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迈进收藏界的门槛了,如果你再继续打磨一下功力,成为收藏大家就指日可待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