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
爷爷兄弟俩,一辈子没分家。兄弟俩育有五个男孩,父亲和四叔是亲兄弟,二叔、三叔、五叔是一个娘。1945年大参军时,上头有政策:两丁抽一,三丁抽二。于是,父亲参军打仗,四叔在家侍奉双亲;因为五叔出嗣,三叔入伍,二叔在家照顾老人。父亲在杨国夫的渤海纵队某团当传令兵,父亲送信时见过杨司令,三年后父亲因伤退伍,保住了性命。三叔识几个字,渡江战役前已经是野战军的连长了。可巧三叔得了疟疾,没有南下,上级安排他转业到地方工作。三叔揣着调令回到家乡,再也没有出去,老老实实在家当了一辈子农民。父亲和三叔转业,五兄弟重新聚首,安居乐业、休养生息,过着安分守己的日子,整个家族进入繁荣期。到1952年底,五兄弟一共生了十个孩子,可惜一个男孩没有,全是女孩,爷爷老哥俩整天唉声叹气。村里有才气的人,把我十个姐姐的乳名连起来,编成歌谣在村里传唱。母亲曾说起过,只是没往心里拾。前几天,想起此事,去问大姐。大姐记得很清楚,乐呵呵地唱道:虽是童谣,倒也合辙押韵。一大家子十个女孩,五兄弟没有一个嫌弃的。人家唱诵歌谣时,五兄弟打呵呵说:“唱吧,闺女多了,将来值得我们待女婿。”老六、老八是我的大姐和二姐,乳名一个叫班、一个叫组。现在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从1952年到1958年,一晃六年,五兄弟接连生了五个男孩四个女孩,爷爷这才高兴起来。三年自然灾害过后,我们小兄弟五个又出生了,只是爷爷病逝,没有看到。父亲兄弟五个一共生了十个男孩,十四个女孩。老天有眼,祖上有德啊!我上小学时大姐、二姐就出嫁了。大哥是我读初一时成的家,读高中时二哥又结婚了。1980年前后,两个侄女先后出生,当时,上级的政策是一对夫妇只准生育一个孩子,大哥、二哥很无奈地领取了独生子女证,父亲啥都没说,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1985年冬我结婚了,父亲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我身上了。到了1986年,政策有些松动,农村独女户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大哥、二哥第一批领取了二胎生育证。到了1987年,我们家就大丰收了。五月,大嫂生下一个男孩,父亲高兴地笑了;六月,我儿子出生,父亲乐滋滋的,笑逐颜开;九月,二嫂又生下一个大胖小子。一年添了仨孙子,父亲心上乐开了花,他见人就笑,逢人就说,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那一年,父亲仿佛年轻了十岁。两位老人不辞劳苦,把五个孩子先后带大。那几年,我们家比幼儿园还热闹呢。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两个侄女先后出嫁,小兄弟仨也长成大小伙子了,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先后一个个结婚。从2013年至今的八年间,三兄弟生了六个孩子,每人一个男孩,一个千金。加上侄女的两双儿女,又是十个孩子。老天有眼,祖上有德啊!都说一个人从内心里喜欢孩子的时候,就开始变老了,这话一点不假。不知不觉间,我们做了父亲,当了爷爷,多了乐趣,也多了责任。家有儿女,多么幸福啊。是的,幸福,谁也说不准它是何种形状,何种状态,但家族的繁衍生息、父慈子孝、兄弟和睦,也是一种幸福的体现吧?关爱生养我们的父母,拥戴一起长大的兄弟,呵护我们挚爱的儿女,珍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是责任,也是义务,更是一种美德呀。 (摄影 王高山) 作者简介:东方雨,男,60后。烧过窑,种过地,出过伕,打过鱼,贩卖过粮食,当过民办教师。喜欢文字,也喜欢涂抹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