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热“桑拿天”,怎样保护我方「阳气」?

 ldtsg1957 2021-07-18

大暑将至,天气又热又湿。

最近的桑拿天,大有把人活活蒸熟的架势。

暑天人体阳气浮散于上,出汗较多,又易伤津耗气,因此,这个时期的调养当以解暑祛湿、敛阳固表为重点。

三甲天团

成杰辉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每年的7月22日前后将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一个节气——大暑。

正如历书中所说: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时值三伏天中伏前后,此时气候炎热,雨水较多,日晒、暑热、水湿互结,达到一年中的高峰,正是南方人常说的桑拿天

“大暑大暑,上蒸下煮”,暑、湿、热是大暑时节的气候特点,暑湿交蒸之下,人们常有口渴身热、心烦气躁、身重困倦、食欲下降、大便稀溏等不适症状,而暑天人体阳气浮散于上,出汗较多,又易伤津耗气,因此,这个时期的调养当以解暑祛湿、敛阳固表为重点。

避热趋凉防暑伤

大暑高温,酷热难耐,长时间暴露于烈日下的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及户外工作者尤其容易被暑热所伤,所以此类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一定要做好防暑措施,常备清凉的绿豆汤、冬瓜汤、五花茶(即由金银花、菊花、槐花、木棉花、鸡蛋花组成)、淡盐水等饮品,以利于解暑清热,同时补充身体因出汗过多而丢失的水分。

酷暑外出的行人或旅人应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及时避开高温时段,建议随身携带遮阳工具,尽量行走于屋檐、树阴下,避免过长时间暴晒,以防烈日暑伤。

发生中暑,不容小觑,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必须尽快救治。

酷热高温之下,一旦发现身边有人出现脸红身热、头晕头痛、口渴大汗等中暑症状时,

  • 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

  • 使用凉湿毛巾进行全身擦拭降温,

  • 适当饮水补充体液,

  • 有条件的话可服十滴水、人丹等药物消暑清热。

  • 如果发现患者出现意识不清等中暑重症,应及时拨打120送往医院救治。

饮食有节防伏泻

大暑正值三伏天,暑热外蒸,高温难受,人们都想快速降温消暑。

于是在酷热的天气里,常常出现类似这样的情景——打开冰箱,一瓶冰镇饮料大口大口地喝下,“哇!怎一个爽字了得!”但饮冰后往往又容易出现新的问题。

因为暑热时期人体阳气浮散在表,而里阳不足,若冷饮雪糕服食过多,寒邪直中,脾阳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导致各种胃肠疾病,尤其是民间所说的“伏天泻”最为常见。

“伏天泻”以暑天腹泻为主要表现,常因饮食不节或饮食不洁所引起。

暑热天气细菌等微生物容易滋生,食物保存不当极易腐败,故应严格把好食物卫生关。食品一旦变坏应及时丢弃,切勿食用。

在暑热天气,隔夜饭菜经过一个上午的常温放置往往已有变化,甚至可能变馊变坏,如若加热不彻底致细菌不能被杀灭,吃进人体后容易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痛、腹泻。

因此暑热天气尤其要注意饮食卫生,以熟食、温食为主,隔餐食物应彻底加热,少吃或不吃生冷、冰镇食物。

如已发生伏天泻,可服藿香正气丸、整肠丸等药物治疗,但不可滥用止泻药,若腹泻症状较重、病情复杂应及时就医。

食粥调养健脾胃

大暑期间,雨水较多,暑湿较重,此时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能力下降等问题。且暑热汗多,伤津耗气,又易致气阴两伤,出现精神倦怠、身体疲乏等症状。

酷暑体虚,可酌情调补,治当益气养阴、消暑利湿,总以清补为法,重点调理脾胃,恢复肠胃功能,以利消化吸收,此时调理可以粥饮来助。

粥饮清淡、质地细腻,容易消化,同时具有益胃阴、健脾土、补虚养人的功效,自古以来就是“食用”“药用”高度融合的养生佳品。正如李时珍所说,“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大暑体虚,食粥调养最为适宜。

粥饮多为慢煮细熬而成,营养物质不容易分解破坏,且能为机体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矿物质,因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 暑天熬粥可适当佐以淮山药、芡实健脾益气,

  • 或加入百合、莲子除烦安神,

  • 或添加薏苡仁、赤小豆、绿豆解暑利湿,

  • 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症状可添加不同的食材,灵活加减。

暑热天气,食欲欠佳,自己动手炮制“夏日养生粥”,清淡又美味,可补虚祛暑,助您平安度夏。

少动多静敛阳气

大暑时期天气酷热,人体阳气走于肌表,浮散于上,容易出汗,往往动辄汗出,人体容易感觉疲劳。《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暑热天气应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注意顾护阳气、保持体力

烈日酷暑应尽量避免外出,减少露天日晒下活动,以防暑热高温汗出过多,损人阳气。

日常工作和生活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闲暇时间可练字作画、听歌阅读、品茶赏花,以静心宁神,敛阳降气。

运动锻炼宜选择在气温相对不高的清晨或傍晚进行,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动阳生热,泄汗太过而致气津耗伤。此时可选择较为和缓的运动,如散步、健步走、瑜伽、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以微微汗出为度,切记不可大汗淋漓。

如若进行跑步、打球等强度较大的运动,应当控制时间,否则运动时间过长、汗出过多,不但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反而容易导致身体虚损。

因此,暑天运动尤应把握好尺度,虽各人的体质强弱虚实不同,体能力量速度有别,但仍应以少动多静为原则,或以和缓活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大出汗,以运动后不感疲劳体虚为度。

食疗方来助养生

_

1.酸梅陈皮饮

材料

乌梅、山楂、甘草各10克,陈皮3克,冰糖适量。

制法

将乌梅、山楂、甘草、陈皮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煮30分钟,加入冰糖,再煮5分钟即可。

功效

生津止渴,醒脾开胃。适合汗多口渴,食欲不振之人。

_

2.薄荷五豆汤

材料

绿豆、赤小豆、黄豆、黑豆、白扁豆各20克,薄荷叶5克。

制法

以上五豆清洗浸泡后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续煮1小时左右,加入薄荷叶再煮5分钟,放温后代茶饮。

功效

解暑利湿,健脾益肾。适合平素身体偏虚,暑热夹湿之人。

_

3.百合赤豆粥

材料

白米50克,小米30克,赤小豆、莲子各20克,百合10克,冰糖适量。

制法

白米、小米淘洗干净,赤小豆、莲子、百合洗净后浸泡1小时,然后与白米、小米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小火续煮1小时,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

益胃健脾、利湿除烦。适合暑天汗出较多,脾胃虚弱或兼心烦多梦之人。

_

4.绿豆薏苡仁芡实粥

材料

绿豆、小米各30克,薏苡仁、芡实各20克,冰糖适量。

制法

小米淘洗干净,绿豆、薏苡仁、芡实洗净后浸泡1小时,与小米一起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1小时,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

消暑利湿、健脾养胃。适合暑湿互结,脾胃虚弱之人。

_

5.淮莲老鸭汤

材料

净老鸭500克,山药50克,莲子、薏苡仁各30克,石斛20克,陈皮5克,生姜3片,蜜枣2粒。

制法

将材料洗净后,老鸭和山药切块,全部材料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至小火,煮约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滋养补虚,健脾渗湿安神。适合暑天脾虚湿困,夏夜睡眠欠佳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