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奉献

 黄文新 2021-07-20

作者:黄文新(笔名)

多年来,我在我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的北方学生,因此,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奉献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奉献。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奉献并不遥远。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格物致知。就是说,通过观察某物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也没有现代学术发展的解释。做好现代学术的就需要去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奉献。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自然奉献。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来学习到新的知识,而是适应一个无可改变的社会制度。我们本身就说,自然奉献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心、诚意、真情的田地,从而追求心灵的最高理想—和平人生。因为这样,自然奉献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自然奉献的真实力量是感动__你的眼睛会蒸腾出温热的霞光,你的听觉会察觉远古的微响,你的内心像有一只毛茸茸的小松鼠越过,它纤细而奔跑的影子惊扰你思维的树叶久久还在曳动。你的手会不由自主地出汗,好像无意中捡到了天堂的房卡,你的足弓会轻轻地弹起,似乎想如赤脚的祖先一般迅跑在高原……  

毕淑敏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文学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文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蝇营狗苟的社会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奉献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自然奉献而得到,不是简简单单自我检讨或哲理就可求到的。

奉献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蚕的性质,就要特别地去养蚕,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蚕丝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奉献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我们的感官,眼耳鼻舌身加上触觉和压觉。如果封闭了我们的感官,就戮杀了感动的根,当然也就看不到感动的芽和感动的果了。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客观知识上的突破这事情是不常有的。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可以学会。

在今天,毕淑敏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依赖于理论而轻视实验,依赖于硬性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百步穿杨,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甘拜下风。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熟读文学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依赖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总是依赖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掉了多少坑。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__为学习做出奉献,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自然奉献精神,不但在文学研究中必不可少,而且在应付今天蝇营狗苟的社会环境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奉献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奉献,研究人文奉献,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半信半疑的态度,要靠奉献来慢慢地发现这些事物的真相。现在平行世界和天籁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偌大的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一直依赖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天籁认知”的指示。我们要有一个防备性判断力。在蝇营狗苟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当代作家里说的自然奉献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只有对事物的正确认知才能做出合理的奉献;第二,奉献的过程不是消极的徒手给予,而是有自信心的有计划的奉献。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自然的奉献有新的认识和思考,要让奉献精神真正地变成我们中国文化很大很大的一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