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了赵普,还有女鬼——解读宋太祖真假遗嘱(五)

 经史博物馆 2021-07-20

一个谜案,可引出三千大千世界。若把烛光斧影的传说拓展开来,恐怕一年半载也说不完。笔者正事颇多,不能为此多耗时间,故就此打住,再谈两则传说便不再啰嗦了。

先说与赵普有关的一则传说。

据说赵匡胤生病后,在去世前一日,遣中使急召宰相赵普、卢多逊入宫,在病榻前接见了二人。

赵普,祖籍蓟县,是陈桥兵变的主要策划者,后又以“半部《论语治天下》”闻名史册,堪称宋朝开国第一功臣。他与赵匡胤、赵光义兄弟的感情也是非同寻常。赵匡胤早年为后周大将时,赵普与其结交,赵匡胤父亲赵弘毅染病,赵普替赵匡胤尽孝子之情,悉心照顾赵弘毅,对赵匡胤一家都有恩。赵匡胤成为皇帝后,最为倚重赵普,无论大小事务都要向他咨询才加决断。关系到宋朝江山的“先南后北”战争策略,便是赵匡胤微服私访到达赵普府中,与赵普一起商定的。因当时是一雪夜,故称“雪夜定策”。

赵普塑像(张建安2019年摄于河北蓟县)

此次,又是一个雪夜,却不料已是赵匡胤临终。

赵匡胤说:“吾知此病必不起,要见卿等无他,只因有数事没来得及吩咐。卿等将笔砚拿来,依吾言写下,身后切须行之,吾瞑目无恨也。”

等二人准备好以后,赵匡胤便开始口述,皆是济世安邦之道。

赵普等呜咽涕泣道:“此则谨依谟训而行之。然有一大事,未见陛下处置。”

赵匡胤问:“何事?

赵普等说道:“储嗣未定,陛下倘有不讳,诸王中当立何人?

赵匡胤道:“可立晋王。”

赵普等劝谏道:“陛下艰难创业,卒至升平,自己圣子当受命,未可议及昆弟也。臣等恐大事一去,卒不可还,陛下宜熟计之。”

赵匡胤回答:“吾上不忍违太后慈训,下为海内方小康,思得长君以抚之,吾意已决矣,愿公等善为我辅晋王。”

接着,赵匡胤命人拿出宫中珠玉金器分赐二人,令其归第。

次日,赵匡胤在长庆殿去世,死前特地将弟弟赵光义叫去,引了一碗辞别酒,说了“好为之”三个字,然后撒手而去。

后来,赵光义即位后,因闻听赵普等有此奏议,深为怨恨,于是将卢多逊贬死于崖州。

赵普虽对赵家有恩,但也同样遭难。他深知赵光义好色,最终以女色取媚于禁中,方才获得宽容。

宋太宗赵光义(939-997)

此外还有许多传说。有一则颇为荒唐的说法是:

赵匡胤生一背疽,苦痛得不得了。

弟弟赵光义入视,突见有一女鬼,龇牙咧嘴,用枯枝一般的长手捶他兄长的背。

赵光义大怒,随手拿起柱斧,向女鬼劈去。

女鬼就是想引赵光义出手。因为她是无法害死皇帝赵匡胤的。

见赵光义出手,女鬼马上闪避开去。

结果,那斧不偏不倚,正好反落在赵匡胤的疽上。

顿时,疽破肉裂。

“啊!”赵匡胤惨呼一声,忍痛不住,遂致昏厥,一命呜呼。

对于荒诞不经的传说,读者大可付之一笑。

对尚有疑惑的,读者却宜仔细辨别,以索其真。

我们还是先理清一下头绪,可以发现,虽然这一千古之谜永远不会有惟一的描述,但无论怎样变化,其核心内容是紧紧围绕着赵匡胤的遗嘱,而赵匡胤遗嘱的核心就是确定谁是他的接班人。

人们最想知道的是,赵匡胤是否真正将皇位交给了他的弟弟赵光义,而不是他的儿子赵德芳。

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再了解与此密切相关的另一千古之谜——金匮之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