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身后排“酱油尿”?医生:务必注意这 5 点

 唯小骨 2021-07-21

近日,广东某医院迎来了一名18岁小伙子,症状为全身肌肉酸痛,小便颜色深如酱油,医生为其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随后便转入病房住院治疗。

据了解,这位18岁小伙子刚刚参加过高考,高考后为了锻炼身体和同学一起走进健身房,但因长时间备战考试,他已经将近一年没有系统的进行体育锻炼,而小伙子因为年轻气盛,在健身房里与他人比较,进行了大量的力量训练,从而导致运动过量,直接入院。

八块腹肌,宽肩窄腰,人鱼线、马甲线……这些都是当代年轻人向往的好身材。诚然,运动锻炼确实有利于我们的身体,但是过于突然,过于剧烈的运动,也很有可能让一种疾病迅速找到你,它就是横纹肌溶解症。

人体肌肉主要分三大类,有骨骼肌、心肌及平滑肌。而横纹肌主要以骨骼肌为主,就是我们日常中能控制的那些肌肉,比如肱二头肌,股四头肌等。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ER)最早报道于1967 年,是由于运动所致的骨骼肌破坏、细胞内容物释放入血和从尿排出的综合征。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肌肉疼痛、肿胀及棕色尿,常常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时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

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过度运动、中暑、高压电电击、肾脏疾病、遗传代谢性肌病、感染、暴食、酗酒等等,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引起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长时间不运动忽然进行高强度训练

2、大量进行硬拉、深蹲等高肌肉参与动作

3、运动过程中缺乏足够组间休息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的“三联征”包括肌痛、乏力和深色尿。肌痛、乏力、肌肉压痛等症状可发生在局部肌群, 也可以是全身广泛性的,除此之外,还可出现电解质紊乱的临床表现,严重时可以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肾衰竭,休克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问题来了,横纹肌溶解症这么可怕,那我们该怎样预防呢?

1、适量运动

要对自己的身体状态有正确的评估,运动强度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合理安排,不要逞强,渐进超负荷,而不是勉强完成远超自身负荷运动。

2、避免突击运动

在长时间未进行系统锻炼的情况下,运动要讲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慢慢增加运动量,而不是突然进行高强度的运动。

3、组间休息

不间断不休息,不给自己肌肉缓冲的时间,也会加大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因此,力量训练的组间要进行1-3分钟的间歇,这样肌肉不会冷却,也得到了充分休息。

4、补充水和电解质

在运动前,中,后都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建议少量多次饮水,避免出现脱水的情况。

5、健康健身

出现感冒、发热、肌肉乏力等身体不适时,以及在饮酒后等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避免过度运动。

其实说到底,要听自己身体的话,身体本身会告诉你该做到什么程度,所谓的“榨干你身体最后一公斤力量”的理念,对于普通运动爱好者来说,本质上还是激励作用大于实际意义,这样的极限行为必须要考虑自身因素,只有量力而行,科学健身,合理锻炼,才能收获一副美丽而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 Apeland T , Danielsen T , Staal E M , et al. Risk factors for exertional rhabdomyolysis with renal stress[J]. Bmj Open Sport — Exercise Medicine, 2017, 3(1):e000241

[2] Honda S , Kawasaki T , Kamitani T , et al. Rhabdomyolysis after High Intensity Resistance Training[J]. Internal Medicine, 2017, 56(10):1175-1178.

[3] Williams J , Thorpe C . Rhabdomyolysis[J].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Anaesthesia Critical Care & Pain, 2013, 14(4):163-166.

[4]谢院生, 刘晓峦, 陈香美,等.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诊治[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08, 29(6):449-452.

[5] Zutt R , Van D , Linthorst G E , et al. Rhabdomyolysi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Neuromuscular Disorders Nmd, 2014, 24(8):651-65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