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庆美食

 zqbxi 2021-07-21

(一):熟菜 

    安庆方言所说的“熟菜”,并不是指烧熟的蔬菜。摘熟菜、烧熟菜、煎(读kao)熟菜,可见“熟菜”通指一般的蔬菜。

    熟,本字其实就是“蔬”,属于正常的音变。

    蔬、熟,在读音上是相通的。(1)桐城、枞阳一带有不少人姓疏,他们说,疏、束本是一家,疏姓家谱称为《疏束氏宗谱》,疏姓祠堂在枞阳束家嘴。(2)疏,又写为“疎”“踈”,从束。(3)速、竦,读若疏,从束。

蔬读若束,束读若熟,可见:蔬,读若熟。熟菜,就是蔬菜。

    1.芥菜。方言读若盖菜。安庆方言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j声依然保留着古音g声。比如:讲jiǎng,读若gǎn;交jiāo,读若gāo;教jiāo,读若gào。芥,jiè,读若gài。芥菜,读若盖菜,与雪里蕻同属。

    2.蕹菜。空心菜。《集韵》“於容切,音雍,萃也”。这个解释是完全不正确的,“蕹”根本不是“萃”的意思。“蕹”在上古读音是於容切,但并不读yōng,而是读tōng,读若通。因为,根据“喻四归定”的声母演变规律,现在的部分y声(喻母),有一些在上古是d、t声,所以现在的“蕹”(yōng)上古读tōng,而tōng与kōng叠韵相通假。也就是说,“蕹”在上古读若“通”或“空”,实际上就是空心的意思,“蕹菜”意思就是空心菜。

    3.芜菜。方言读若满菜。青菜是统称,品种繁多。古时,将青菜称为“蘴”,音蜂。《扬子·方言·注》“蘴,今江东音嵩,字作菘也”。《埤雅》“菘性隆冬不凋,四时长见,有松之操,故其字会意”。只是,安庆方言既不称“蘴”,也不称“菘”,而是称为“满菜”。“满菜”准确的写法是“芜菜”。《扬子·方言》“陈、楚之郊谓之蘴,鲁、齐之郊谓之荛,关东西谓之芜菁,赵、魏谓之大芥。亦作葑”。《尔雅疏》“葑也,须也,芜菁也,蔓菁也,薞芜也,荛也,芥也,七者一物也”。安庆方言将青菜称为芜菁。芜,wú,古无轻唇音,现在很多w声,上古是m声。比如,“无”上古读若“毛”;“袜”上古读若“妈”。同理,芜菁菜,上古读为mú菜,音变为“满菜”。

    4.苋菜。方言读若旱菜。苋,xiàn,读若线。安庆方言的x母,保留着古音h母(喻三归匣),属于晓母内部的两声互换。陷进去,方言称为“旱进去”。所以,“苋”安庆方言读若hàn,“苋菜”读若旱菜。

    5.大椒。辣椒。椒,上古一般指花椒,因为胡椒南北朝才传入中国,而辣椒迟至明朝才传入中国。因为上古只有花椒,所以古代通常只称花椒为“椒”。花椒的“花”并不是指花朵,而是通划、画、挂,指花椒上有刺,容易将人划破、挂破。为了区别于花椒,当辣椒传入中国时,开始将其称为番椒,后来才称为辣椒。安庆方言称为大椒,是为了区别于原来的小椒(花椒)。

  

    6.大蒜。蒜,下面的“祘”古同“算”,是表声的。“蒜”古称“卵蒜”,“卵”既表示蒜头众多,也表示其小,凡物之小者称卵。那么,为什么又有“大蒜”的称呼呢?《本草注》“今人谓葫为大蒜,蒜为小蒜”。《孙缅云》“张騫使西域,得大蒜、葫荽,则小蒜中土旧有,而大蒜出胡也,故有葫名”。意思是说:中国原产“蒜”,又称“卵蒜”,后来张騫从西域带回来“葫”,但它形状、品质各方面非常近似于“蒜”,所以将其称为“大蒜”,而将原产的蒜称为“小蒜”。再后来,“小蒜”基本上被淘汰了,人们又将“大蒜”简称为“蒜”。

(二):喜菜 

    逢年过节,安庆人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个特别的菜,名曰喜菜。主要原料有粉丝、胡萝卜丝、白菜梗丝、芹菜丝、韭菜丝、瘦肉丝等,相当于其它地方的素三丝。三者多也,就是很多种菜丝混在一起。

    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喜菜就是家有喜事时做的菜。它不是家常菜,平常过日子是不做的,只有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时才会做。正因为这个原因,喜菜的原料最不能缺少的是胡萝卜丝,因为它是红色的,显得喜气洋洋的。

    但是,仔细想一想,却不是这么回事。过去的人穷,大家嘴馋,做喜事时渴望的并不是素三丝做的喜菜,而是大鱼大肉之类的荤菜。换句话说,做喜事时上桌的菜有很多种,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喜菜都不是最重要的、最特别的。

    实际上,喜菜的“喜”是个注音字,本字是伙、混。喜菜,就是把很多种菜丝伙在一起、混在一起。喜菜,不妨称为“和菜”。

    (1)喜,xǐ。古无jqx,x声古音大多是h声。喜,古音读若伙、混是完全可能的。

    (2)洗,浣也,huàn,读若伙。

    (3)喜,喜欢。

    (4)嘻嘻哈哈,喜读音通哈。嘻,笑也,笑呵呵。哈、呵读若伙。

    (5)吸,喝也。

    (6)奚,假借为疑问词“何”。

    (7)戏,通“麾”。

    (8)喊叫,方言称为唏。喊,读若伙。

    喜菜,味道很好。

    喜菜,总是伴随着喜事而来,感觉挺好。

    喜菜,将粉丝、胡萝卜丝、白菜梗丝、芹菜丝、韭菜丝、瘦肉丝团结在一起,寓意特好。

    在春节这个万家团聚的喜日,喜菜招来喜气! 

安庆特色饮食(三):山粉 

    红薯做成的淀粉,安庆方言称为山粉。它是安庆的特产,别的地方不怎么见到过。红薯,安庆方言称为红芋,又称为山芋,山芋做成的淀粉称为山粉。

    红薯称为山芋,大概是因为它属于杂粮,一般种在山地上。但是,这个解释是有问题的:其一,红薯耐贫瘠,一般种在旱地上,但并不都种在山地上;其二,种在山地的作物多得很,并不一定非要以“山”命名;其三,就算红薯真的因为种在山地上被称为山芋,红薯淀粉也只会简称为芋粉,而不会称为山粉。

 安庆特色饮食(三):山粉

    大家可能不会想到,山芋是个连绵词,“山”实际上是个注音字,本字就是“芋”,只不过是“芋”的另一个读音。

    (1)扇,从户;庐,从户。庐,方言读若芋。

    (2)删,从册。册,书也。书,读若薯,薯者芋也。

    (3)衫,从彡,毛饰画文也。毛,聿也。聿,读yù,读若芋。

    (4)膻,从亶,多谷也,绩也。多者,多余也。绩,积余也。

    (5)伤,忧伤。犹豫,豫读若芋。

    (6)商,两数相除的结果。除从余,余读若芋。

    (7)善,善于。于,读若芋。

    (8)赡,给也,富足、富余。余读若芋。

(三):山粉

    手工制作山芋淀粉,程序也不算太复杂:将山芋洗净,不需要削皮→准备好特制的擦缸,内壁有形如搓衣板的擦道→用擦缸将山芋擦碎,这是个繁重的力气活→用纱布将擦碎的山芋过滤→用青灰将过滤出的山芋浆干燥→将成块的山芋淀粉晒干。

    山芋,藤是绿色的,皮是红色的,肉是白色的,淀粉也是白色的,但烧制成的食物却是黑褐色的。虽然颜色不鲜艳,但山粉做成的食品味道却异常鲜美。特别是远离故乡的安庆人,总是想着家乡那特别的味道。

  

    山粉圆子。准备好适量的山粉,用冷水化开→伴以冬米(爆米花)、煮熟的大米饭、葱姜佐料→下锅油炸。刚出锅的山粉圆子乘热吃,说不出的美味。

从表面看,油炸山粉圆子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其实不是。如果不得要领,锅里的圆子会在油里频繁爆炸,弄得热油飞溅,样子着实吓人。倘若事先在油里放适量的细盐,可能会得以避免。更为关键的是,山粉圆子一定要一次性炸熟,如果没有炸熟,事后就算你把它热焦、热糊,它永远是夹生的,不信你可以试一试。

    在做三牲饭时,安庆人经常将山粉圆子作为最后一道菜,寓意圆圆满满。只是,圆子不是一般的菜,容易饱肚子,好多人吃完圆子就不再吃饭了。所以,菜肴不够丰富的时候,你也可以把山粉圆子当作开口菜,大家吃完就不怎么想吃别的菜了。

    山粉圆子烧肉,是正宗的安庆特色菜肴。圆子吃油才能入味,就算你不吃肥肉,红烧肉也必须放一定量的肥肉才能出味。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把山粉圆子烧肉当饭吃。

  这是将山芋煮熟,直接做成的圆子,不是山粉圆子

   山粉圆子烧肉

    山粉软子。山粉不同于面粉,做成的薄饼是柔软的,所以称为山粉软子。制作程序是:准备好适量的山粉,在碗里用冷水化开,不需要加任何佐料→用筷子将山粉和冷水充分和开→在热锅里加微量的菜油,将和开的山粉浆倒入热锅里,迅速摊开→正反面翻动,烙成薄饼,一定不要太厚→盛出凉一会,切成块状→加其它佐料烩熟。同样,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把山粉软子当饭吃。

(四):炒米 

   鸡汤泡炒米,本来是用来打尖的,现在却成了安庆的一道美食。

   炒米的制作程序是:将糯米淘净浸泡,添加适当的大米,否则太粘→用饭罾将糯米蒸熟(不能煮熟)→摊开晒干,变成糯米坯子→在铁锅中加热炒熟,膨胀而成炒米。现在出现了半吊子制作法,先用开水浸泡糯米,再用大量冷水冲,等水分沥干便可下锅炒作。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很不正宗,口味差得很。

   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在古代,炒米就是“冬米”。

     关于“冬米”的词义,地方志解释说,这是因为爆米花只在冬季春节前后才制作。这个说法肯定是错误的:(1)旧时老百姓生活困难,平常也就粗茶淡饭,春节时炸点冬米,用以制作山粉圆子、切糖、欢团,小孩子当然也可以干吃。这说明,爆米花的确多在春节时制作,但其它时节遇到丧事、喜事,也可以制作,跟冬天并无必然联系;(2)仔细品味安庆方言,准确的叫法并不是“冬米”,而是叫“跺米”,这就跟冬天更没有关系了。

   有些字典将“冬米”解释为糯米,又叫江米。虽然“糯”“江”古音与“冬”相近,但安庆方言所说的“冬米”明显不是糯米,它特指经过膨胀的爆米花,这是没有疑义的。旧时北方不产糯米,可能也不怎么制作爆米花,往往将南方人所说的“冬米糖”理解为糯米糖,这是不正确的。赣语地区将爆米花称为“冻米”,它与“冬米”“跺米”一样,不同的注音而已。

   其实,安庆方言里的“冬米”“跺米”是注音字,本字就是“爆米”,也就是今天的炒米。爆,上古音读若跺。古代没有炸爆米花的大肚铁罐,更没有“嘭”的一声巨响,所谓“爆米”只不过是将糯米坯子在铁锅中加热炒熟,膨胀而成“爆米”。由于炒米膨胀程度小,并不爆炸为“花”,所以方言只称“跺米”“冬米”,从来不称“冬米花”。后来随着爆米机推广,人们将爆米花称为冬米,原来的冬米(爆米)便改称为炒米。

   过去艰难岁月,炒米是出远门时的干粮。路上实在饿了,抓一把就着水干吃。歇脚的时候如果有条件,也可以用开水冲泡着吃。农忙的时候,炒米可以带到田间地头打尖。

   那个年代,泡炒米有两种方法:一是糖水鸡蛋泡炒米,俗称糖鸡蛋;二是油煎鸡蛋泡炒米,俗称咸鸡蛋。过去的人家难得杀鸡,而杀鸡的时候通常是下面条,鸡汤泡炒米实在不多见。

   平常居家,如果来了贵客又不能留下来吃饭,通常需要烧茶。并不是泡茶,而是糖水鸡蛋泡炒米,做起来快速简单。鸡蛋一般是3个,客人不能全吃完,至少要留下1个给旁边流口水的小孩。

   过年的时候,炒米常用来制作切糖,给小孩子当搭嘴食。在切糖众多花色品种中,有一种称为欢团。它跟切糖的原料完全相同,只是被捏成了团状。欢,本字是伙、合,也就是将糖浆、炒米、冬米、花生、芝麻这些东西伙在一起、合在一起。

   在漫长的时期内,炒米不管怎么吃,它都是饭而不是菜。后来生活条件好了,鸡汤泡炒米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一道菜。在大多数上看来,它比糖鸡蛋、咸鸡蛋味道都要好些。今天,在安庆很多饭店里,都有鸡汤泡炒米这道菜。甚至,平常人家的炒米也是买来的,而不是自己亲手制作的。

安庆特色饮食(五):炆蛋

    大年初一给亲朋好友拜年,主人总要客气地拿出炆蛋招待客人。你不要作弯,吃一个热气腾腾的炆蛋,象征一年圆圆满满。

    炆蛋,实际上就是茶叶蛋,上面有不规则的纹理。所以大家认为,炆蛋就是纹蛋。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古无轻唇音,现在的很多w声,上古是m声。炆,wén,古音读若闷。比如:瓮子,方言称为闷子。

    炆,煴也,鬱烟也,指有浓烟而无火炎,即燃微火的火堆,引申为用微火炖食物或熬菜。食物烧熟了,还要盖上锅盖再闷一会儿,这里的“闷”其实就是“煴”。炆蛋,就是闷蛋。先将鸡蛋煮熟,添加茶叶、五香、枫球等佐料,然后用微火再慢慢炆(闷)入味。这里的“炆”就是“煴”,读若闷,微火慢煮的意思。

(五):炆蛋

    过去艰难岁月,鸡蛋是贴补家用的重要生活来源,平常买咸盐、打酱油,小孩子买水果糖、作业本,都指望着鸡蛋。困难人家,常常会站在鸡屁股后面等着下蛋。

    鸡蛋属于荤菜,也作为家常菜的配料。由于家家都养鸡,用鸡蛋作主料、佐料的菜肴品种很多。

  

    1.水煮蛋。小孩子过生日,难得能吃上一个水煮蛋。为了节省,并不单独煮,而是放在粥里一起煮熟。

    2.荷包蛋。安庆人不喜欢煎荷包蛋,欢喜水打荷包蛋,加上沙糖,称为糖水鸡蛋。如果再加上炒米,称为糖水鸡蛋泡炒米。

     3.铺鸡蛋。不知怎么的,安庆人不太喜欢炒鸡蛋,而是欢喜铺鸡蛋。也就是说,不喜欢把鸡蛋炒成一块一块的,而是欢喜将鸡蛋铺成一整块大饼。比较讲究的铺鸡蛋,制作程序是:将黄豆炒熟,放冷水中浸泡去皮→将韭菜洗净切碎→锅中放菜油浇热,放入去皮的黄豆、切碎的韭菜和佐料,炒均匀→加入搅匀的鸡蛋→铺开烙成薄饼,正反面翻动烧熟。

    4.煎鸡蛋。也是铺成一整块大饼,只是不加黄豆和韭菜,而是加入适量的肉丝。煎鸡蛋一般都作为下面条的配料,并不单吃。

    5.蛋炒饭。安庆人炒饭,分为寡炒饭、油炒饭、菜炒饭,并不怎么看到蛋炒饭。大概的原因是:鸡蛋比较珍贵,平常过日子炒饭舍不得用鸡蛋。如果招待歇脚客,习惯烧茶,即糖水鸡蛋;招待坐客,一定要烧几个好菜。蛋炒饭,两头不着调。再者,炒饭用的是现饭,不是新鲜饭,这是招待客人最忌讳的。

    6.蒸鸡蛋。方言称为冻鸡蛋。蒸,腾也,古音读若冻。有人认为,蒸鸡蛋好象冻起来的冰一样,所以称为冻鸡蛋。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冻鸡蛋就是蒸鸡蛋,只是方言保留着古音。

    安庆人也养鸭、养鹅,养屯+鸟(番鸭),养混水子。除了混水子,它们都下蛋。但是,这些蛋都有一股腥味,不适合作为家常菜,一般都用来腌制。腌鸭蛋是个技术活,不容易掌握。 

安庆特色饮食(六):汆汤 

    桐城大关水碗,传统名牌名食,名扬省内外。水碗系汤类食物,采用清一色蓝边大碗盛装,故名。

    水碗选料精良,鸡鸭鱼肉、山珍时蔬无不入馔,诸如肉类、禽类、蛋类、大枣、莲子及豆制品等一应俱全。

    水碗做工考究,花样异彩纷呈,多达数十种。丝、条、片、块不分荤素逢料必氽,肉圆、鱼圆、山粉圆、糯米圆、萝卜圆样样都有,香、甜、滑、嫩、粘、鲜五味杂陈。日常大众水碗有肉片水碗、肉圆水碗、鱼片水碗、鱼圆水碗、鸡丝水碗、粉丝水碗、蛋条水碗,蛋圆水碗等。

(六):汆汤

    在安庆汤类食物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汆汤,又称汆肉。水碗,其实也都属于汆汤。

    汆肉,将五花肉切成肉丝,加水加鸡蛋汆制而成。肉丝是必须的,鸡蛋是可以选择的。鸡蛋可以直接打进去做成荷包蛋,也可以做成油铺煎蛋,也可以不放鸡蛋。当然,也可以做成鸡蛋汆肉下挂面。

    汆肉有三种用途:其一,在正餐前或贵客不能留下用正餐时烹制,算是打尖;其二,如果是汆肉下挂面,就算作正餐了;其三,在正餐结束前上桌,算是汤菜之一,这时一般不加鸡蛋。

    夏天,安庆人还喜欢做海带蟒瓜青豆鸡蛋汤。

    主要原料有:海带,越薄越好;蟒瓜,就是丝瓜,刮皮切成条状;青豆,没有成熟的黄豆;鸡蛋,散打放入汤中。

    现在的海带都很富态,厚得吓人,难吃得要命,一般都改用紫菜代替海带。似乎,蟒瓜安庆人从来都用来做汤,不会炒着吃。

    青菜汤。这是家常菜,一般还要添加豆腐、鸡蛋花,很少有单纯青菜的。如果你讲究,还可以选择性地添加鸡汤、鸡蛋饺、菠菜之类。平时难得做豆腐,所以青菜鸡蛋汤最为常见。说实在话,在过去艰难岁月,就算来人吃饭都不一定单独做汤,有得菜吃就不错了。

    除了单独做的汤水,很多菜里的汤汁也是美味。将这些汤汁和在饭里,称为淘汤。如果你不是最后放碗的人,淘汤是不太礼貌的,尤其不能将所有菜汤都淘完,这叫吃独食。

    菜汤。安庆方言特指蔬菜汤汁,不包括荤菜。几乎所有蔬菜的汤汁都可以用来淘汤,除非这个菜不怎么出汁。

  

    鱼汤。某种程度上比鱼本身还要鲜。鱼汤冻起来,称为鱼冻子。有时,冬天会专门制作鱼冻子,一般用鲢子鱼(家鱼)。

    鸡汤。用途比较广泛,鸡汤下挂面是基本做法,鸡汤泡炒米是安庆的名食,鸡汤还可以充当高汤添加到别的菜里提味。

    腊肉汤。土法烧腊肉花样繁多,大蒜烧腊肉、干菜烧腊肉、芹菜浇腊肉味道都很鲜美。腊肉最大的优点是制作简单,旧时,腊肉常用来应急。最简单的做法是蒸腊肉,并不放千张、干菜之类的垫料,蒸出来的腊肉油汤可谓是下饭开胃的佳肴。淘一小勺腊肉油汤,可以多吃一大碗米饭。

    红烧肉汤。过去,还没有发明地沟油,大多数人还没有腆个肚子,红烧肉汤也算是下饭菜。挑嘴的人不吃肥肉,实际上肥肉比瘦肉要好吃得多,油油滋滋的吃得过瘾。不怕吃肥肉的人,红烧肉汤肯定是个宝。

(七):煠饭 

    烫饭,就是用开水浸泡冷却的现饭。城市人生活节奏紧张,烫饭虽然清汤寡味,但操作简单方便,也不失为早餐的最佳选择。

    如果用开水浸泡刚烧好的热饭,那大概是因为没有可口的下饭菜,称为泡饭,不称为烫饭。因为,米饭本身是热的,用不着用开水来烫热。

  

    安庆的烫饭与其它地方相比,烧煮方法稍有差异。

    其一,好多地方的烫饭都是白煮,另配上几个小菜,安庆人却喜欢在烫饭中直接放入蔬菜、挂面、剩菜等配料,称为一锅煮。

    其二,好多地方的烫饭都是微煮,有的地方甚至用开水浸泡一下了事,安庆的烫饭却要煮相对较长的时间。

    在安庆周边各县区,烫饭的称呼也稍有差异。安庆市区叫zhā饭,读若炸饭;宿松一带叫cā饭,读若擦饭;桐城、怀宁一带叫shā饭,读若沙饭。如果硬猜,你根本搞不清这些名称的含义。

     烫饭,核心含义并不是用开水温物,而是指烹煮较短的时间,以便与烧煮的米饭相区别。

    (1)炸,zhà,本义指把食物放在滚沸的油锅中熬熟,方言借指把蔬菜放到沸水中略微一煮就捞出来,相当于焯,也读若chāo;

    (2)煠,zhá,通炸、𤉬、㴙。汤煠,用热水焯物,用油水炸物。

    (3)爚,yuè,本义火光,相当于耀。古籍中假借为汤爚,即烫饭。

    不过,炸、煠、𤉬、㴙、爚,这些字都不是烫饭的本字,只是读音与表示快速的字相近,便假借为烫饭。

    烫饭的本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字:(𩱲),yuè,读若药。这个字有的电脑可能显示不出来,它的写法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弓+翟+弓,下面是:鬲。上面两个“弓”和下面的“鬲”是一个字“𩰲”或“䰜”,表示烧东西的容器。翟,表音。这个字的本义,《说文》“内肉及菜汤中薄出之”,“内”是纳入,“薄”表示时间短促,将肉或菜放在热水中很快就拿出来,这正是烫饭的本义。

    下面来谈谈读音问题。

  煠饭(𩱲),yuè,读若药、乐。乐,又读若lè,快乐。快,快速也,时间短促也。

    爚,yuè,读音同上。因为读音与(𩱲)相同,假借为(𩱲)。

    炸,读若乍,忽然也。乍冷乍热、乍暧还寒,乍都表示时间短促。

    烫饭又称为shā饭,读若沙饭。沙从少,时间少也。沙,读若霎,霎那、霎时,时间短促也。东西从上面落下来,方言称为沙下来,沙、落声音相通。读若落,方言读若沙。

    烫饭又称为cā饭,读若擦饭。擦读若匆,匆忙也,时间短促也。

    总结:烫饭,安庆方言称为炸饭、擦饭、沙饭,本字是饭,指将剩饭放在热水中很快就拿出来,表示时间短促。考虑到这个字太复杂,古籍中常用炸、煠、爚、𤉬、㴙等字代替。又考虑到“炸”现在表示爆炸,所以,安庆方言所说的烫饭最好写为“煠饭”。 

(八):稀粥

    稀饭,安庆方言称为粥,读若筑。本字是鬻,俗作粥。在古籍中,表示粥的字很多,比如:䭈、餰、饘、𩱡、飦、𩱤。

    粥,糝糜也。以米和羹谓之糝,羹指的是肉糜,粥指的是米糜。通俗的说,粥就是用米熬出来比较稠的米糊。粥读若周,稠从周,粥就是稠米糊。

    现在用电饭锅煮粥,你淘好米、放好水就可以了。过去用大锅灶煮粥不容易,先要把粥煮开,滗掉多余的盈汤,盖上锅盖闷一会儿,再加几把火把粥烧匀汤。

    农村人喜欢早餐、晚餐吃粥,中午吃干饭,称为两稀一干。如果干体力活,可以把粥烧稠一点,这样经饿一些。如果干重体力活,可以在粥煮开后,把米粒捞起来一些放在砂吊子当中,再放到锅窿里煨熟变成干饭,方言称为捞饭。这样,干重体力活的人吃捞饭,其它人吃粥。

    为了节约,煮粥时通常要顺带煮一些其它东西。小孩子过生日,煮粥时顺带煮一个鸡蛋犒劳小寿星;杂粮收获时,煮粥顺带放一些山芋、萝卜、番瓜,称为“米不够,杂粮凑”;春节前后,煮粥时放一些汤圆、米粑,算是改善伙食。

    煮粥时舀出来的盈汤也不浪费,可以用来浆衣服、喂猪,也可以当作饮料解渴。如果不想要盈汤,煮粥时少放点水,就不需要滗盈汤了,但烧出来的粥味道可能要差一些。

    粥煮得厚薄,方言形容词可谓多也。

    浓,含某种成分多,与“淡”相对。不仅可以表示液体,也可以表示其它,比如:浓眉、浓重、情深意浓等。但是,可以说粥浓,不可以说粥淡。

    厚,本意指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距离较大,与“薄”相对,比如:厚纸、厚重、厚笃笃。可以说粥厚,也可以说粥薄,但粥薄方言通常称作粥枵。在这里,“枵”就是薄的意思。

    硬,指坚固、刚强,与“软”相对,比如:坚硬、硬席、硬木、硬币。在方言中,可以说粥硬,不可以说粥软。

    竭,指尽力、用尽,比如:竭诚、竭尽、竭力、枯竭。在方言中,“竭”与“稀”相对。煮粥米少水多为稀,米多水少为竭。稀,稀少也,言米少也。竭,竭尽也,言水已尽也。故米少为稀粥,水尽为竭粥。方言“竭”读若坚,但写为“坚”是不正确的。

    匀,指平均(均匀、匀称、匀和),还可以指分出(匀兑、匀摊)。粥厚,方言称作粥匀,是后一种意思。“匀”如果是均匀的意思,就表示粥厚薄适当,而不是指粥厚了。在这里,“匀”是指粥里的水“匀”出较多,即水少。方言还有一个说法“匀汤”,就是指将粥里的汤(水)匀(蒸发)出去。将粥烧匀汤,粥自然也就匀(浓)了。有些字典将此字写为“溶”或“融”,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两个字都没法表示粥厚,只能表示粥厚薄适当。

    稠,浓密,与“稀”相对,比如:稠密、稠紧紧(浓厚貌)、稠粘(浓厚而粘糊)、稠浊(混浊)。在方言中,可以说粥稠,也可以说粥稀。如果粥过于稀薄,方言夸张地称作“涝”,洪涝灾害也。

    练,方言形容液体混合物很浓。从字面上看,“练”似乎没有这个意思。其实,“练”的本意是暴煮,所谓练习是引申的意思。《说文》湅缯也。《玉篇》煮沤也。《释名》练,烂也,煮使委烂也。《急就篇注》练者,煮缣而熟之也。《周礼·天官·染人》凡染,春暴练。《注》暴练,练其素而暴之。从中可以看出,“练”就是暴煮,粥暴煮则厚稠也。

    从正月初一开始,桐城人给各种生灵过生日: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粟。其实也就是说说,并没有见过什么人真的给这些生物作寿。初二的狗不会多啃一快骨头,初三的猪也不会多吃一口米糠,至于马和羊,桐城基本上见不着,而豆谷之类,春节的时候正在冬眠呢。只有初七的人生日,一定是要好好过的。桐城的风俗,正月初七的晚餐,每个人都要吃酸辣汤,又叫胡椒汤,表示人生会遇到各种酸、甜、苦、辣之事。

    可能是桐城不怎么产胡椒,也可能南方人不怎么爱吃胡椒,反正,这个酸辣汤很多人是不放胡椒的,但并不妨碍叫它胡椒汤。抛开寓意不说,单从口感上来讲,胡椒汤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比北方人做的什么辣糊汤要好很多。胡椒汤的主料是豆腐、淀粉、山粉,再放些腊肉、冬菇、冬笋、熟鸡肉、肉丝、鸡蛋、香油、鸡血、辣椒,味道算是盖了帽了。一看这些原料大家都清楚,酸辣汤其实既不酸也不辣,加上平时又很少能吃到,所以大家都逮到吃好几蓝边碗。

    酸辣汤并不特别,四川、上海、北京、广州,几乎每个有人的地方都有。北方的偏酸一些,南方的偏甜一些,四川的偏辣一些。桐城酸辣汤的特色不在于口味,而在于文都人将这一锅浊汤赋予了特别的文化含义,让人回味无穷。记得有一首歌就叫《酸辣汤》,里面说“酸酸辣辣的感觉,味道十分好喝特别,让地球慢慢变火球,燃烧到温度最高点”。

    那么,为什么人的生日安排在正月初七呢?民间传说,女娲造物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正月初七俗称“人日”,又叫“人胜日”、“人庆”等。怎么庆祝呢?各地的方式不一样:(1)戴人胜: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或贴于屏风等处。(2)赠花胜:人们制作各种花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3)吃七宝羹:人们用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称为“七宝羹”;(4)出游、登高: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相比较而言,还是桐城人吃胡椒汤的发明最出彩,既一饱口福,还有文化上通俗易懂的讲究,可谓一举两得。

    过去的人崇尚节俭,把筛出来的碎米头子磨成粉,可以用来做米粑,或者做小毛菜糊糊。小青菜长大了要间苗,与米粉插伙做小毛菜糊糊,可谓一举两得。安庆不怎么种植小麦,面食吃得少,一般的糊糊都是米粉做成的,而不是面粉做成的。

  

    安庆有一种很平常的小吃,几乎家家都会做,人人都欢喜吃,称为“老虎头”。其实,“老虎头”并非安庆独有,因为它就是面疙瘩,特殊的是它的名称。有人认为,老虎头骨厚实,近于椭圆形,面部隆起凹陷扁平不正,这种面食正好疙疙瘩瘩,一个个的很像老虎头,故而得名。

    这个解释可能有点问题,无论怎么说,面疙瘩的形状都不太像老虎头。一个面团团,你很难说它像什么动物的头。

    其实,“老虎头”是3个字的连绵词,本字只有一个。(1)老虎,是个连绵词,证明“老”“虎”这两个字古音相同;糊涂,是个连绵词,证明“糊”“涂”这两个字古音相同。由之,“老虎头”这3个字古音相同。(2)“老虎头”这3个字,古音读若豆。老者大也,“大”古音读若豆;虎从儿,小也,“小”古音读若豆;头,繁体“頭”,从豆。可见,“老虎头”的意思是指这种面食是豆状的团型,好像土豆一样。(3)“老虎头”就是面疙瘩,而“疙瘩”从病,在这里是假借。因为,“疙瘩”这两个字古音也读若豆,方言所说的“疙瘩”指的就是豆状的团型。

    早先,安庆的“老虎头”并不用面粉,而是用米粉,味道可能稍差一些。“老虎头”的制作程序是:把面粉或米粉用水充分搅和成面糊→加点儿水养起来“醒”一会儿→将面糊糊捏成团状放入沸水中,大小根据个人喜好灵活掌握→加入适量的青菜、萝卜、南瓜、山芋、佐料等一锅煮→出锅待食。

    有人说“老虎头”就是馎饦,这是不正确的。馎饦是古代的短面条,与“老虎头”的形状差别极大。

 
 (九):挂面

   安庆不怎么种植小麦,也就不怎么吃面食。这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出来:

   其一,今天的一些面点,上先要么没有,要么都是用米粉做成的,比如:粑粑、糊糊、切糖、年糕等。安庆有名的糕点小吃,几乎都不是用面粉制成的,比如:方片糕、绿豆糕、杂酱、墨子酥、炒米、酥糖等。

   其二,安庆的面汤类食品,只有面条、馄饨、水饺为数不多的几种,而且来安庆的时间明显不长。馄饨、水饺,平常人家是不做的,只有在馆子里才吃得到。北方人老说“过年的饺子”,而安庆人直到现在过年也不吃饺子。平常人家吃得最多的面食是挂面,但自家巧媳妇并不会做,要到小作坊里用小麦去置换。有意思的是,“下”安庆方言读若哈,但在说“下面条”时却读作普通话,这说明“下面条”是个外来语,进一步说明面条来安庆的时间不会太长。

   其三,米粉的粘稠度比面粉差很多,但在制作浆糊粘东西时,安庆人却多用米糊。并不是因为米糊糊好用,而是用习惯了。上先手工做鞋,先要用碎布头子、片筋褙壳子,用做纳鞋底的原料。褙壳子时用的浆糊,都是用米糊做的。过年贴门对子,要么直接用粥,要么用米糊糊。

     面条,安庆方言称为挂面。这是因为,刚制作好的湿面要挂在竹篙子上晒干。充分干燥后,成籽地放在稻箩里,食用时根据需要小心折断拿出。由于面条多用来救急,一稻箩面条要吃很长的时间,所以安庆人不习惯吃湿挂面,因为湿挂面不能久放。

   安庆人不喜欢吃机器制作的切面,觉得这种面条不软和、不匀汤,而且要花钱买。切面,安庆方言称为洋面,因为是用洋机器做成的。

   遇到农闲时节,为了改善伙食,安庆人偶尔也制作手擀面,这是面条中的极品。制作方法也不复杂:把面粉用水调和、揉软、醒好→用擀面杖将揉好的软面团擀薄→将薄面饼切成条状,面为宽面条→下锅加佐料烧熟待食。

  

   下面条的基本程序是:先将配料、佐料做好,放置在一边→将挂面放入开水中煮熟捞出→放入事先做好的配料中搅和。

   安庆人下面条不是这个法子,作兴一锅煮。基本程序是:将挂面放入开水中→尚未完全熟透时直接往锅里加入配料、佐料→再闷烧一会儿出锅。

   那一种方法好呢?这是口味问题,说不清。从理论上讲,肯定是安庆人的法子好一点,因为单独下挂面再捞出,面汤的味道就失去了。估计,别的地方下面条的方法是跟馆子里学的,而馆子清水下面条并不是因为这种方法好,而是没有法子,因为这种方法来得快,不需要频繁换汤。

  

   挂面,着实是应急的佳品,制作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并不单调。

   阳春面。就是清水面,只加佐料不加配料,安庆方言称为秃面。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就算没有配料,放点杂酱、剩菜总是可以的。

   鸡蛋下挂面。鸡蛋有两种做法:一是将鸡蛋直接打入锅中,做成荷包蛋;二是将鸡蛋煎成鸡蛋饼再放入锅中。

   鸡汤下挂面。鸡汤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所以鸡汤下挂面难得吃上一次。反过来,有了鸡汤你不下挂面,光秃秃地喝也没意思,所以有了鸡汤往往一定会下挂面。鸡汤和挂面,算是睡觉遇到着枕头。

   肉丝下挂面。又称为汆肉下挂面,这是招待上等客人的。你时常会看到某个老几在肉铺里割一点点猪肉,他一稳是要汆肉下挂面。

   俗话说,“豇豆子下挂面两不粘”。因为挂面是长长的,豇豆子也是长长的,但它们是两类不同的东西。其实,豇豆子基本上不用来下挂面,因为它是蔬菜不是荤菜。就算真的要用豇豆子下挂面,也会把豇豆子切碎,不会这样长长地与挂面做伴。

   安庆人的主食是大米,平常吃干饭或稀饭。面条在安庆比较金贵,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舍得吃。

   生日。小孩子过生日,大多是忘记了。家庭条件好的,煮粥的时候顺带煮一个鸡蛋了事。大人过生日,往往可以吃上一碗面条。

   生病。没有胃口的时候,吃点流食容易开胃,挂面、稀粥是最佳选择。

   病愈。安庆风俗,凡是卧病恢复的,都要吃顿好的,为了滋补元气。过去条件有限,吃顿鸡蛋下挂面就算不错了。小孩子大病刚愈,还不一定能吃上挂面,搞不好买几个水果糖或炒一些番瓜子打发了事。

   救急。家里来了贵客又不能留下吃饭,往往要烧茶或下挂面,这样来得快。如果是留下吃正餐,一定是不能下挂面的。安庆的风俗,虽然挂面比较金贵,但还是没有鸡鱼肉三牲金贵。

   打尖。过去,时常有一些连天带晚才能完成的生务,比如:瓦匠砌锅台、木匠打桌子。这样,晚上九十点钟收工的时候,就要下挂面打尖。还有的时候请人干重体力活,比如:脱土坯、挑石头、驮木头,也要在中餐与晚餐之间下挂面打尖。

   过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小年和大年的中餐,安庆一些地方都要吃鸡汤下挂面。这时候,鸡汤是现成的,挂面也是个好东西,小孩子往往吃着一饱,年夜饭都吃不下去了。

   做月子。奶奶节做大小月子,要吃十几个鸡。这时候鸡汤有的是,有了鸡汤不下挂面都对不起人。 

(十):篙子粑

    过去的人虽然生活清苦,过日子多少也有一些讲究。平常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偶尔也想法子改善一下伙食。新米上市季节,每家都会筛出一些碎米头子,磨成米粉做粑粑。

    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配料都不添加,用水将米粉和匀,捏成巴掌大小的薄饼,煮饭的时候顺带焊在大锅的边缘一起烧熟。煮熟的过程中用锅铲子翻动一下,但并不两面翻,一面始终朝上,表面还有几道手印子。

    米粉颗粒粗糙,米粑粑味道一般,只能算是改变一下口味。有时会稍微添加一点糖精,吃起来多一点甜味。如果不怕麻烦,可以在和米粉的时候添加一点切碎的青菜,做成菜粑粑。

    一顿吃不掉,下次放在饭头上蒸热,可以接着再吃。出远门办事,随身带着的干粮不是米粑就是炒米。

  

    由于安庆不怎么种植小麦,面食就吃得少,这些粑粑都不是用面粉做的,而是用米粉做的。

    最具安庆特色的米粑,当数篙子粑。

    三月初三这一天,安庆乡人多食用香蒿和米粉做成的蒿子粑驱邪粑鬼,这个民俗非常的特别。

    三月三是个传统节日,只是各地的说法各不相同。一说,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后人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云集陵区朝拜人祖;又说,三月三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有一首北京竹枝词这样描述:“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飏”。在少数民族中,三月三也较为盛行:黎族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称谈爱日;畲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侗族多于此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壮族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故又称歌仙节。在道教中,三月三日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

    以上这些说法,与安庆人吃蒿子粑似乎一点关系都没有。要搞清楚蒿子粑问题,必须紧紧抓住“上巳节”这个核心。上巳,就是三月上旬的巳日,岁在初春,具体日期并不固定。阳春三月是山花烂漫、春潮涌动之时,同时也是春虫蠢动、百病入侵之时。所以,上巳节又称为鬼节。《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因为洗洁的行为过于单调,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游春踏青的活动内容。至曹魏时,为了操作方便,上巳节的日期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后代沿袭至今。

    用什么来宴宾呢?一方面,应当是延年益寿、强身固体的健康食品;另一方面,应当是因地制宜、各取所需的时令食品。所以,在汉人当中,三月三总要吃点什么,吃的东西多少与驱病有关,但具体的食品各不相同。比如,南方有的地方磨米面做“打鬼粑” “缠脚面”食用;台湾、福建地区“采鼠麹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台湾府志》);在我们安庆,发明了蒿子粑。

    做蒿子粑是有讲究的。米粉可以是籼米,也可以掺一点大米。蒿子不能放得太少,否则就不成蒿子粑了。但是,蒿子的植物纤维比较粗,一定要摘其嫩头,而且不能放得太多。为了口味好一点,一定要多放一些腊肉,素的、肥的都要有。蒿子粑是吃油大王,不能舍不得油。而且,蒿子粑有一个特点,新鲜做出来的反而不好吃,放几天后用油焊着吃味道更佳。

    番瓜粑,是安庆另一个颇具特色的米粉粑。

    南瓜,安庆方言称为番瓜。番瓜味道不一,有的甜,有的面,有经验的巧媳妇能够肉眼辨识。

    挑选几个甜番瓜,煮熟后去掉皮,将其与米粉充分和匀,放在饭头上煮熟,或单独放在锅里焊熟。煮熟的番瓜粑显金黄色,味道甜滋滋的,比光头米粉粑要好吃得多。

    番瓜并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米粉也是自种自做的,不知道为什么番瓜粑平常做得并不多。如果说费功夫,其实工序也不复杂。可能,就是因为它好吃,过去日子艰难,好吃的东西就是不能多做。

    桐城菜心粑,也是风味独特的传统早点,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美名远播。

    桐城菜心粑的制做极为讲究,用七成籼米、三成糯米,在温水中浸泡半日,捞起沥干,再用碓舂成粉。选嫩绿白菜心,微煮揉成泥状,剔除菜茎,再掺以猪油、白糖作为粑馅。蒸熟后,外形如琢玉,内心如悲翠,柔而不粘,甜而不腻。一般人家没有这么讲究,菜心做得清爽可口就行了。

    过年的时候,安庆家家户户都要磨糯米淀粉,一直可以吃到正月十五以后。糯米淀粉可以用来做各式饮食:

    (1)汤圆,分为实心的和糖心的,一般是实心的,放在粥里一起煮熟。

    (2)糯米圆子,用糯米淀粉油炸而成。现在城里所谓的糯米圆子,都是用糯米饭炸成,简直不在一个档次。

    (3)糯米大粑,也就是用糯米淀粉搨成的薄饼,一般不添加配料。吃的时候,切成大块放在粥里一起煮热。

    (4)糖心粑,是大家最喜欢吃的糯米淀粉粑粑,俗称小粑。糖心用沙糖和炒熟研碎的芝麻混合而成,乘热吃味道最佳。平常放在粥里一起煮熟,或是糖心粑打鸡蛋,无论怎样都比大粑要好很多。

(十一):豆干

    豆腐,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是,“豆腐”的“腐”是什么意思,却没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腐,《说文》烂也,溃也,本义腐烂变质。可见,“腐”在“豆腐”这个词当中不过是假借。

    豆腐最大的特点是:豆浆煮开后加入石膏或盐卤,便膨胀凝结成乳酪状。所以,“腐”的含义是膨胀物、乳酪状凝结物,与食物腐烂变质的膨胀类似,只不过它依然可以食用。清.汪汲《事物原会》“豆腐出浆后摒其渣,累数不少,腐乃豆之魂,故称鬼食,孔子不食”。意思是说,豆腐出浆后去掉渣子,膨胀后的体积还比原来的大,看上去很神奇,所以孔子不吃豆腐。

    如果我们将“腐”读为fǔ,很难想到它的含义是膨胀凝结物,但如果我们将“腐”读若古音铺,就很容易知道它的本义是膨胀,因为膨胀方言称为潽、喷。豆腐,豆浆煮开后点卤,膨胀(潽)之凝结物也。

    类似豆腐的膨胀凝结物有:乳、脂、酪、酥、糨(浆)、糊、膏。“腐”的本字应当是其中的一个或两个。那么,它究竟是哪一个呢?

  

  

      苏轼《蜜酒歌》“煮豆为乳脂为酥”;方以智《物性志》“以豆为乳,脂为酥”。它们都证明了豆腐制作过程的三个阶段:乳→脂→酥。

    (1)“乳”的本义是哺乳,引申为奶水。豆乳,严格意义上讲,指的是黄豆经过水磨而成的腐浆(含豆渣);

    (2)“脂”的本义是动植物所含的油脂。豆脂,指的是经过过滤的豆浆(不含豆渣);

    (3)“酥”的本义是奶酪,由牛羊乳制成,又称“酥油”。酪,《说文》乳浆也,本义乳酪,酢酨也,醴酪也。豆酥,指的是豆浆煮沸点卤后的凝结物,即豆腐。远古的豆腐,估计就是今天的豆腐脑,或可写为“豆腐酪”。

    也就是说,“腐”的本字应当是“酪”“浆”,引申为“酥”“乳”也可以。

    豆腐有很多别称,各地叫法不一。

    (1)“豆脯”是豆腐的异形词;湖南永兴称之为“代付”;河南温县称之为“豆法”。

    (2)闽南方言称为“刀呱”,读若ta hu;安徽六安称为“白货”;苗语称为“佗合”;浙江龙泉称之为“水欢”;元.谢应芳《龟巢集》称为“素醍醐”;清.李光庭《乡言解颐.物部》“俗以豆腐为白虎,白菜为青龙”。

    (3)上海称为“白麻肉”;四川方言称为“灰毛”“灰妹”;湖南石门称之为“灰骂儿”;湖北松滋称之为“灰麻”;西南土语称之为“灰馍儿”。

    (4)元.虞集(川人)《豆腐三德赞》“乡语谓豆腐为来其”,“来其”即“黎祁”。

    (5)旧时酒楼称之为“水板”;四川成都称之为“水判”;俗称之为“白璧”。

    (6)明.方以智《通雅》“豆乳、脂酥,即豆腐也”;明.王志坚《表异录》“豆腐亦名菽乳”。

    (7)苏轼《蜜酒歌》“煮豆为乳脂为酥”,明.方以智《物性志》“以豆为乳,脂为酥”。

    (8)清.郑杲《泺源问答》:“菽乳、黎祁、小宰羊,豆腐也”;云南纳西土话称为“租”。

    (9)四川两湖称之为“甘脂”;清《授时通考》“淮南王以豆为乳脂”;赣语称之为“豆生”。

    豆腐,安庆人称为豆干。它指的就是豆腐,不是指豆腐干。豆干,“干”相当于“腐”。豆腐干,安庆方言直接称为“干子”,也就是“豆干的干子”。

    干,gān,读若干(方言音)。负荷,方言称为“干在上面”“跺在上面”。干通负,负音近腐。

    做房子敢脚、剥脚,本字是铺脚。敢读若干;铺从甫,读若腐。可见,干、腐两个字读音相通。

    也就是说,安庆方言所说的“豆干”指的就是豆腐,千万不要以为是小块的豆腐干子。

    手工制作豆干,繁杂而劳顿。俗话说,“人生三样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豆干的制作程序如下:

    将黄豆洗净浸泡→用石磨将带水的黄豆研碎→将研碎的生豆浆放在大锅中煮开→将特制的十字支架撑起,下面挂上用来过滤豆浆的纱布,下面放一口大缸盛过滤后的豆浆→将烧开的豆浆舀出放入纱布袋中,将豆渣过滤掉→加入石膏或盐卤,便豆浆膨胀凝结成乳酪状,方言称为点卤→将凝结成的豆腐脑舀出,放入特制的模具中,在盖子上加重物,挤压出水份→用刀子将模具中的豆干切成方块拿出,放入带水的木桶中养着,随时待食用。

    制作豆干最关键的环节是点卤,如果比例掌握不好,豆浆无法膨胀凝结,你做出来的既不是豆浆,也不是豆腐脑,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稀状物,根本无法食用,算是彻底失败了。所以,点卤都要找有经验的人帮忙。后来,这些有点卤经验的人干脆自己开起豆干小作坊,客户自己挑着浸泡好的黄豆、柴火到这些作坊加工,给点加工费。

    豆腐脑舀出放入特制的模具挤压水份也很有讲究。挤压出的水份少,称为水干子(嫩豆腐);挤压出来的水份多,称为盐干子(老豆腐)。一般情况下,两样都要分别压上几版。

    在豆干制作过程中,喜欢热闹的小孩子可以发现三样搭嘴食。刚烧开的豆浆,加点沙糖和着喝;刚出锅的豆腐脑,加糖、加盐都可以喝;烧豆浆时,锅面上会凝结成薄薄的粉皮(腐竹),用筷子轻轻捞起也可以吃。

    安庆传统饮食严重依赖大米,面食、豆制品取材不多,花色品种一般。在豆制品中,麻辣豆腐、千张、豆芽、豆油、臭豆腐几乎没有,豆浆、豆腐脑、豆腐皮也只在豆腐制作过程中尝个鲜。

    水干子。大多数情况下,水干子都用来打汤,最为常见的是青菜豆干汤。也许因为水干子容易碎,安庆人不喜欢用水干子炒菜。

    盐干子。品种有油炸豆果、鸡蛋煎豆干、豆干拌菜心、青菜烧豆干等。其中,豆干拌菜心是早餐待客的经典小菜,好吃不贵。

    安庆人喜欢自己腌制豆腐乳。豆腐乳,方言称为“豆腐鲁”,或者简称为“豆乳”。这些称呼中有两个很奇怪的现象:(1)既然方言称豆腐为豆干,为什么“豆腐鲁”不称为“豆干鲁”?(2)既然“乳”方言读若鲁,为什么“豆乳”不称为“豆鲁”?可能,这些杂乱的称呼属于本地方言与外来语的结合。

    豆乳的制作程序是:将水豆腐切成小块放入坛子中→每层以洗净、切短的稻草相隔→每层撒上炒熟的盐→等待10天发酵→把辣椒粉及配料调配搅拌均匀,取出已培养好的豆腐在调料中打个滚滚→装入罐中,倒入适量的香油(菜子油)密封待用。

    安庆人土法制作的豆乳,不添加任何化学佐料,颜色为灰白色,而不是褐红色。味道好坏的关键,看发酵的程度与入味的效果。

    豆渣,是豆腐的衍生品,就是豆浆过滤生剩下来的渣子。它比较粗糙,一般用来喂猪或沤肥。安庆人另辟蹊径,将豆渣与大椒酱、香油一起炒熟,别有一番风味。那些巧媳妇还可以制作豆渣炒饭、豆渣炒鸡蛋、韭菜豆渣饼。

    炒豆渣徽州也有,胡适夫人江冬秀会烧一手好吃的“徽州菜”,尤其会烧“徽州锅”、豆腐渣,她常常请在美国的同乡到她家赴“豆腐宴”。

(十二):嘎儿

    安庆人说到“肉”,一律指猪肉。如果指其它的肉,一定会特别说明,比如:鸡肉、鱼肉、牛肉、羊肉等。

    猪、马、牛、羊、驴都是大牲畜,但安庆不养马、驴、羊,养牛是用来耕田的,只有养猪是专门用来吃的。

    猪,豬,又称豕、彘、豨,皆通名。由于猪是专门用来吃的,其寿命一般都不超过一年。所谓过年猪,熬不了过年这一关。猪是有灵性的,舍不得死,被宰杀之前青嘶鬼叫的,没用。

    杀猪可不是一刀了事,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程序:两个壮汉一头一尾将猪逮住→放在门板上按住,猪头稍离门板→(……)→用木盆接住猪𥁃子→用特制的扦杆从猪脚插入,然后往里面吹气→用细绳把四只脚拴起来→用木槌子拍打吹鼓起来的猪肚子→将猪放进腰盆中,倒入开水,用特制的刮子去毛→将铁勾子挂在梯子上,吊起整个猪开膛,扒出内脏下水→将猪放在门板上,剁掉猪头、猪脚,称一下猪壳子的重量→将猪肉切成若干块备用。

    猪内脏,又称猪杂、猪下水,只要烹制方法得当,味道同样佳美。宰杀一头猪,下水可以吃老长的时间。

  

    猪血。又称猪𥁃子,在刚放出来的热血盆内加适量的盐,小火蒸煮片刻,方言称为熯,读若谨。凝固后用刀切成小块,用冷水养着。猪𥁃子烧豆腐、烧肉、烧青菜,味道都很不错。猪血还可以用来染鱼网,染好后晒干,防止鱼网腐烂。

    猪油。猪是吃了睡,睡了吃的家伙,徒长一身油膘。猪肚子上整块的油,称为板油,很板实;肠道周边零碎的油,称为花油。此外,肥肉也可以炼油。猪油炼过后剩下来的油馇子,用沙糖伴着吃,也别有风味,但油炸食物据说不太健康。

    猪脚,又称猪蹄子,南方称为猪手,安庆方言称为猪脚爪子。它可以炖着吃、煨着吃,肥而不腻,据说还能美容。

    猪心肺。主要烹调方法是煨着吃,多用于病后的调理。

    猪肠子。由于这个东西来路不正,又比较肥腻,有不少人是不吃的。但喜欢吃的人却认为它是佳肴,垂涎三尺。

    大多数猪内杂,都卤着吃。卤猪肚子、猪腰子、猪头肉、猪舌条、猪耳朵、猪尾巴,味道各不相同,是充当凉菜的佳品。 

    猪肉,ròu,方言读yù,读若育的方言音。这属于“肉”的正常音变,本字还是“肉”。但是,安庆方言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称呼:嘎儿。比如:发狠做事,回去给恩吃嘎儿。有人将这个字写为臈、佳、夬,其实,“嘎”的本字就是“肉”。方言所说的“嘎儿”,本字就是“肉儿”。

    肉,《说文》胾肉。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脔,luán,臞也,块割也,切成小块的肉。脔脔,切成小块的肉。从字义上看,方言的“嘎儿”表示肉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关键是读音。

    肉,ròu,读音来源有两个:一是表示小,小块肉也;二是表示柔软,区别于骨头。无论是哪个来源,上古音读若窦,鄂音读若nga,压的方言音,而“压”又读若架(ga),音近嘎。

    我们再多举几个鄂音nga变为ga的例字,以佐证上述说法。

    (1)压,鄂音读若鸭的方言音,音变为ga,相当于“架”(ga)。

    (2)间,鄂音读若丫的方言音,音变为gan,比如:请大家间(丫,gan)开来一点。

    (3)夹,鄂音读若丫的方言音,音变为ga,比如:他把钱夹(丫,ga)在书里面。

    (4)芽,才也,鄂音读若牙的方言音,音变为gan,刚才。

    (5)伢,鄂音读若牙的方言音,音变为ga,读若嘎。北方多称小孩为嘎子,小兵张嘎,嘎通伢。

    (6)家,洞也,古代的家其实就是个洞。洞者,孔也,眼也,鄂音读ngan,读若眼的方言音,音变为ga。

    (7)割,鄂音读若压的方言音,音变为gē。

    (8)跟,鄂音读若丫的方言音,音变为gēn,比如:小伢节总是跟(丫)在大老人后面。跟从艮,本义止,方言称为艮住了,又称为艮(nge鹅)住了。

    (9)讲,鄂音读若丫的方言音,比如:把我东西拿走之都不讲(丫)一声。音变为gan,读若敢。

    (10)垫,鄂音读若丫的方言音,音变为gan,比如:拿一张报纸垫(丫,gan)在屁股底下。

    猪肉,分为肥肉与瘦肉。瘦肉,安庆方言称为jīng肉,读若精肉。

    肥肉,含脂肪多的肉类,本字可能是“腻”,《说文》上肥也,肥腻。肌肤若冰雪,脂膏也,此所谓上肥也,即肥肉的脂肪好象冰雪。但是,肥肉的核心含义是泡松、松软,泡肥也。

    瘦肉,富含蛋白质的肉类,即比肥肉要板结、紧密、笃实的肉。概而言之,肥肉就是“泡肉”“松肉”“蓬肉”,瘦肉就是“紧肉”“板肉”“实肉”。所以,瘦肉方言称为jīng肉,实为“紧肉”。

    “瘦肉”是“紧肉”的假借,说明“紧”(jǐn)“瘦”(shòu)的读音是相通的。举例说明:

    (1)紧,束也,音近瘦。

    (2)茎,音近紧,竦立也。

    (3)惊,音近紧,惊悚也。

    (4)京,高也,耸立也。

    (5)精,择、拣、揀、挑,搜也。

    (6)筋,肉之力也,立,竦立也。

    (7)经,竖纱、纵线,竖立,竦立也。

    (8)静,肃静。

    (9)俗,市井。

    (10)疏,通也,空也,间隔也。

    (11)搜,本字叟,寻找也,方言读若情,音近精、紧。

    (12)数,音近瘦,计也,系也,紧也。

    (13)瘦,瘠也,本作膌。瘠,音近精、紧。精瘦的、瘦精精的,正确的写法应当是“瘠瘦的”“瘦瘠瘠的”。

    (14)溲,音近瘦,浸沃也。浸音近精、紧。

    (15)擞,抖擞,哆嗦。

    (16)馊,酸臭,从酉夋声,俊、竣从夋声,读若jùn。

    红烧肉。不管你是否喜欢吃肥肉,一定要选用带皮的五花肉烹制。如果嫌油性大,可以放入蘑菇、千张结、干菜、干笋等配料吸油。最重要的是猪肉本身,家养的黑猪肉最佳,家养的白猪肉次之,饲养的白猪肉最差。反正,长得快的东西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粉蒸肉。又称为米粉肉,方言称为鲊肉。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根据烹饪方法,可以偏辣,也可以偏甜、偏咸。做鲊肉比较麻烦费事,一般只在肥肉没法处理时才做一些,因为鲊肉不太腻人。

    火烘肉。选用较肥的五花肉,切成长方形薄片→加上盐、酱油、味精等佐料,拌匀后放在大钵里→放入密实的筛子上沥水→将米和茴香八角一起炒到半熟,磨成糙糙、香香的鲊肉粉待用→用炭炉烘烤,不断翻动使受热均匀,烘烤得渗出油来→将烧出油的肉放到鲊粉里打个滚,如是反复三到四次→将烧好的火烘肉放入瓦罐里储存,据说长久不腐。吃的时候蒸一下,外脆里嫩,肥而不腻,连鲊粉都好吃,最重要的是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当初发明火烘肉大概有三个原因,一是猪肉太肥无法处理,二是用火熏可以盖住稍微变质肉类的味道,三是火熏去掉水份的肉类可以长久放置。

(十三):碗鱼

    安庆水系发达,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淡水鱼类品种繁多。也就是三四十年前,下雨过后,稻田、水渠、阴沟里时常会发现搁浅的活鱼。鱼上水,假若从田缺往池塘中放水,水口处常会聚集成群的鱼儿,你拿个网兜子就能捉到鱼。乌龟、老鳖也多,钓鱼时不经意就会钓出老鳖。夏天从池塘边路过,会惊动躺在杨树上晒太阳的乌龟、老鳖,一个个咕嘟、咕嘟掉入水中。每每家里来了客人,奶奶总是对我说:“二孬子,去搞两条鱼回来”。她老人家从来不管你怎么搞,反正每回你都搞回来了。春节期间朋友相聚,一位老同学颇有感叹地说:小时候穷得伤心,每天只能搞点小鱼吃吃。

    鲢鱼,俗称家鱼。家养的鱼很多,鲢鱼是其中数量最多的,所以独称“家鱼”。鲢鱼头稍大者,称为胖头鲢子。

    鳊鱼,俗称扁花,品种有长春鳊、草鳊、油鳊、长身鳊,古名槎头鳊。

    鲂鱼,俗称翘嘴白。鱼身白色、长形,嘴巴是翘起来的。

    鲶鱼,俗称鲶胡子。体上没鳞,有扁平的头和大口,嘴巴周围有数条长须,利用胡须辨别味道。

    黄颡鱼,古称“鞅轧”(ya),俗称弯钩溜儿、汪丫鱼、昂刺鱼、咯鱼,群游作声如轧轧。实际上,这些俗称都是注音,意思是大头鱼。

    痴不啰,学名沙鳢,又称匍砂狗、麻古鱼、土步鱼、杜父鱼。实际上沙鳢根本就不是鳢鱼,鳢鱼是大家熟悉的乌鱼。只不过鳢鱼喜欢钻泥,“痴不啰”也喜欢钻泥,所以别称为沙鳢、塘鳢。痴不啰属于鮥鱼类,大头鮥也。

    鳅。常见的有泥鳅、刀鳅,泥鳅圆胖湿滑,刀鳅体长背刺。

    鲩鱼,俗称鯶子。分为青鯶、草鯶,青鯶肚子小,草鯶肚子大。鯶子肉厚刺少,适合腌制。

    鰷,俗称餐子、餐条子。形狭而长若条然,餐、条都表示身体纤细。此鱼成群出没,找一点腥荤的东西放在筲箕里诱试,容易逮住。

    黄鳝,雌雄同体。逮黄鳝的方法:(1)直接把手伸到黄鳝洞里去逮,反正黄鳝洞也没有特殊的记号,黄鳝、水蛇、青蛙、螃蟹,你逮到什么算什么。(2)钓黄鳝。将钢丝弯曲成圆形,上面缠上蚯蚓插到竹竿上,将竹竿插入黄鳝洞,不停地摆动引诱黄鳝上钩。(3)夜晚黄鳝成群出洞觅食,点个火把照明,徒手就可以逮住黄鳝。只是,黄鳝滑溜溜的,没有一定的技术会得而复失。

  

  

    捕鱼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网鱼。(1)网兜子。拿在手上的小型鱼网,用棉线或尼龙线织成,下面封底。(2)夹网。半月型,下面封底,两头拴在竹篙子上,双手各拿一个竹篙子将网撒向水面,用竹篙子将鱼赶入网中,最后将网提起。(3)大网。常见的鱼网,长方形网格,下面坠上铅块以便鱼网下沉。将鱼网从池塘这边拉到另一边,最后将鱼赶到一起。俗称该鱼,本字是“夹鱼”。(4)丝网。类似大网而小,用尼龙丝制成,浮在水面缠鱼。如果在深水区,人通常坐在特制的腰盆里。(5)迷魂阵。在水中用竹竿插出迷魂阵形,鱼误闯进来之后就出不去了。(6)罾(申)。一种古代用木棍或竹杆做支架的固定式方形鱼网,攀罾,方言读若板罾,攀拉鱼网也。(7)撒网。小型圆锥形网具,用手撒出去能使网口向下,并用与网缘相连的绳索收回来。(8)地龙。蛇形鱼笼,中间分成若干节。

    笼鱼。鱼笼子,竹制品,有大有小。笼口往里逐渐收拢,鱼闯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罩鱼。竹罩,也用来罩禽类。在浅水区先将池塘水弄混,让鱼不知所措,然后用竹罩将乱窜的鱼罩住。

    捉鱼。当鱼在池塘中浮头,或在淤泥中躲藏,可以徒手捉鱼、摸鱼。

    钓鱼。

    戽鱼。先用脸盆、水瓢、龙骨水车将池塘水戽干,然后再捉鱼。

    毒鱼。方言称为痨鱼,使用的农药毒性较小。

    电鱼。用电棒将鱼打昏、打死,这是一种断子绝孙的办法,往往大鱼电不到,小鱼电死一大片又不要。

    叉鱼。用叉子在清水里有目的地叉,或在淤泥中漫无边际地叉。

    鱼鹰。学名鸬鹚。

    鱼的清理方法有两种:掐鱼、迟鱼。

    掐鱼。如果鱼比较小,比如餐条子,用不着将鱼肚子切开清洗,在鱼头的下方掐个口子,将内脏挤出即可,方言称为掐鱼,掐读若ka。

    迟鱼。如果鱼比较大,需要将鱼肚子切开去除内脏。用来腌制的大鱼,最好从背部切开,便于充分晒干。剖鱼,方言称为迟鱼,一般写为“治鱼”,最准确的写法是“劃鱼”,简写为“划鱼”。

    无论大鱼、小鱼,最好都将鳞片刮掉,否则有腥味。

    安庆人烹调鱼,最欢喜红烧,不喜欢清蒸。佐料有生姜、葱、大椒、酱油,葱要切碎,不作兴整条的。料酒向来是没有的,更不会多此一举地放什么腊肉、肉圆、沙糖。野生的新鲜鱼,只要用几根葱去去腥味,随便怎么烧都是好吃的。小孩子轮不到吃鱼,淘点鱼汤就可以管一餐饭。

    大鱼肉厚,多用来腌制。鱼一时多了吃不掉,也可以腌制。起卤后挂起来晒干,随时可食。腌鱼可蒸可炒,简单方便。

    安庆人还喜欢熏鱼。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人不喜欢吃腌鱼,将鱼熏干去掉水份,鱼是不含盐份的;二是鱼放久了稍有臭味,通过熏制去味杀菌。

    新鲜鱼汤冻起来,称为鱼冻子。有时,冬天会专门制作鱼冻子,一般用鲢子鱼(家鱼)。

    过年的时候,吃鱼又被赋予特别的含义,所谓年年有鱼(余)、吉庆有鱼(余)是也。在大多数地方,大年三十晚上都要吃鱼,以讨一个吉利,所以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过去有副常用的春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旧时,一些文绉绉的知识分子是只吃鱼不吃肉的,因为这些所谓的君子“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而鱼被宰杀时是不会发出嚎叫的。

    过年的时候,安庆人照例是要煮鱼的,大年三十晚上煮鱼照例是要上桌的,可是,这碗鱼很特别,你万万不可以动筷子。它俗称为“碗鱼”,春节期间一直在桌子上来来回回,直到正月十五以后才可以食用。所以,春节到别人家做客,主人如果不动筷子,你是绝对不能吃鱼的。碗鱼,并不是放在碗里的鱼。碗,读若挽,挽留也,“碗鱼”就是“留鱼”,留着不吃的鱼。

    难道说安庆人就不想“年年有鱼(余)”?不是的!原来是因为安庆人的思维和常人不一样,常人为了追求“年年有鱼(余)”,觉得应当把这个“鱼(余)”吃掉,而安庆人认为,“鱼(余)”就应当“鱼(余)”着,吃掉就不“鱼(余)”了。

    过年不让吃鱼,实在太苛刻了。后来,安庆人采取了变通的办法,春节期间上两碗鱼,反正吃了一碗还剩下一碗,不愁没“鱼(余)”。

(十四):花椒鸡 

    逢年过节、家来贵客、红白喜事,安庆人作兴置办三牲饭。祭祖祝福,安庆人作兴携带三牲碗。所谓“三牲”,就是鸡、鱼、肉。三牲饭,就是鸡肉、鱼肉、猪肉三个大菜,配上若干小菜;三牲碗,就是用竹腰箩提着鸡、鱼、肉三碗菜和一瓶酒上坟,并不完全烧熟,更忌上酱油。

    在三牲中,鸡一直是主导领袖。来贵客、办大事,才舍得宰鸡。母鸡要留着下蛋,公鸡就格外倒霉些,除了作种的个别,都率先牺牲了。宰鸡时为了防止公恶,要念念有词:“小鸡小鸡恩莫怪,恩是阳家一碗菜,糠箩跳到米箩里,脱了毛衣着布衣,下辈子投个好人胎”。鸡被宰杀后不能马上丢到地上,需要一直用手提着,因为鸡临死之前要惊颤,即便头被强行扭在翅膀里,放到地上它也会蹦起来、跑多远,样子着实吓人。

    关于宰鸡,不免想起一首颇有意韵的桐城儿歌:小麻鸡,上草堆。爹爹驮棍子打,𡞏𡞏烧水泡麻鸡。爹爹吃(七)肉(育),𡞏𡞏啃骨,儿子喝汤,媳妇闻香。小伢小伢恩莫哼,锅里还有一块小鸡肫,拿去跟恩小姑俩个人分。吃半边,留半边,留给𡞏𡞏床里边。老猫含(扛)到踏板上,老鼠含(扛)到屋檐边,老哇叼到树头尖,𡞏𡞏好吃(七)哭三天。眼(俺)睛哭之灯盏大,嘴(几)吧哭之歪半边。(踏板:床前放鞋的隔板;老哇:乌鸦)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搞不清,也就不多说。

    母鸡孵蛋,方言称为菢小鸡。菢,读若布,本字就是“抱”,菢、孵都是后造字。小鸡20天出壳,所以谜语“21天不出壳的鸡”,谜底是“坏蛋”。其实,不能出壳的鸡蛋不称为坏蛋,而是称为寡蛋,又称为望蛋、毛蛋。寡蛋就是胎死的小鸡,有人害怕吃,据说对健康也不利。大人往往不让小孩子吃,倒不是因为这些。寡蛋,方言又称为猛蛋,“密”方言读若猛,小孩子吃了猛蛋脑子会变得好密(猛),不识数。

    母鸡孵完小鸡后,习惯成自然,还会孵着不动。为了让其正常,把它放到池塘浅水中,用竹罩圈着。在水中它蹲不下来,只好站着,慢慢就正常了。

    刚出壳的小鸡不能吃稻米,不容易消化。乡人常让其吃一种野草的穗粒,久之,便将这种野草称为小鸡草。这种野草学名“看麦娘”,因为它常长在麦地的旁边。在安庆,它常长在稻田里。

  

  

    小鸡出窝后,放在竹制的小鸡笼里。长到半大,才会放到鸡舍里。小鸡此时不认家,头几天需要强行趋赶,方言称为“挛小鸡”。挛,本字是拦,即强行拦住让其到既定的地方。

    小鸡,又称为麻鹙子。鹙,qiū,《玉篇》水鸟也,一名扶老。《崔豹·古今注》扶老,禿秋也,状如鹤而大。《诗·小雅》有鹙在梁。《说文》作𪀖。俗曰鹚䳓,如鹈鹕,爪如鸡。将小鸡称作麻鹙子,可能是因为鸡爪与鹙爪类似,而“麻”则表示幼小。《扬子·方言》“鸡雏齐鲁之间谓之鹙子”。

    鸡舍,方言称为“鸡菜”,本字是“鸡埘”。埘,shí,《说文》鸡栖垣为埘,指鸡群栖在庳垣下面。庳垣,“庳”指两旁高中间低的房屋,“垣”指墙,“庳垣”是指围一个矮墙院子,墙上面有伸出的遮檐,晚上小鸡到墙檐下栖息。

    埘,从时,市之切。市,古音是d声,之,古音读若顿,市之切读若顿、逗。时,本义季度、季节。度者、节者,段也。可见,“时”古音读若度。诗,本义诗歌,歌者读也;史,记事者也,古音读若夺、豆。

    概而言之,“埘”古音读若逗。现在,南方一些地方将鸡窝称为“鸡窦”。由于“窦”的本义是洞,有些人便望文生义,认为是在墙上凿洞,实际上“鸡窦”就是“鸡埘”。粤语至今还直接保留了“鸡埘”这个词,“生分鸡攞(寻找)弗着埘”,是指小鸡一时还找不到鸡窝,比喻新环境难以适应。

    鸡cài,读若鸡菜。菜采彩,古音相同,读若逗。菜从采,采者,摘也,采、摘方言读若滴,古音读若逗。彩,多色也。cài,音近睬、踩、才。睬,方言称为“逗着看”;踩,跺也;才,始也,古音读若窦。

    综上所述,安庆方言所说的“鸡cài”,本字是“鸡埘”,指围起来的矮墙院子,墙上面有伸出的遮檐。

    公鸡叫,母鸡也叫。公鸡,咿喔、喔;母鸡,咯咯蛋。

    公鸡司晨。现在城里不养鸡,农村也不怎么养公鸡,可能不完全了解公鸡的德性。鸡叫三遍天亮,鸡叫第一遍也就凌晨二、三点钟,鸡叫第三遍不过五更头,整个晚上被公鸡叫得不得安宁。所谓半夜鸡叫,一点都不错。农村的人喜欢早起,估计都是给公鸡催的。

    母鸡下蛋。可能为了报喜,也可能为了放松,母鸡下蛋后总要叫唤一阵子。农村老太婆坐在房里不动,都晓得今天能捡多少个蛋,就凭这个叫唤声。

    把鸡食的时候,人类也叫唤:喌喌喌,读若祝祝祝。或曰,鸡声喌喌,故人效其声呼之。只是,所谓的拟音字,大多是这个字的古音。比如:车都都、蜂嗡嗡。祝,读若隹,隹者鸡也。

    在动物界,男的普遍比女的漂亮。尤其是鸟类,雄鸟长得花枝招展,雌鸟长得乌几马黑。鸳鸯成对,羽毛惊艳的是男的,羽毛灰暗的是女的。

    依此自然法则,公鸡比母鸡长得漂亮。

    公鸡,顶上有锯齿状红鸡冠,格外招摇。满身披着美丽的羽毛,前面为深红色,向后转为金黄色。有尾羽和尾上覆羽,并具金属绿色反光。两只脚粗壮有力,身材魁梧。

    鸡的生活习性有些特别。

    打暴子。鸡在灰土中洗澡。跟很多动物一样,鸡在灰土中摩擦,为的是去除身上的寄生虫。鸡拍打翅膀,引起尘土飞扬,状如下暴雨,故形像比喻之。

    吃石子。鸡吃小石子,并不是遇到之五八年,而是帮助摩擦消化。

    挲膀子,鸡犯瘟后张开翅膀。挲,shā,本义抚摸。通挱,又通莏,意思是张开。挓挱,开貌。《玉篇》亦作莏。《集韵》或省作抄。亦作挲。通作沙。

    斗公鸡。只要是公鸡,都生性好斗。两雄相遇或为争食,或为夺偶,相互打斗时可置生死于度外。

    不管怎么样,鸡毕竟是用来吃的。

    公鸡炒着吃,母鸡炖着吃。家养的老母鸡,能炖出浓浓的香味,让人想起往昔岁月。奶奶节做月子、病愈调理,老母鸡是上佳的滋补品。老母鸡汤泡炒米,是最具特色的安庆饮食;老母鸡汤下面条,味道不要太好。

    鸡胗,又写为鸡肫,鸡的胃,方言读若鸡钟。鸡胗外层的厚皮称为鸡内金,俗称为鸡胗皮。

    鸡嗉子,鸡喉咙下装食物的地方。嗉,sù,许多鸟类食管的扩大部分,形成一个小囊,用来贮存食物,并对其初步浸解。白居易《秦吉了》“岂无鵰,嗉中食饱不肯搏”。

    鸡血,俗称为鸡𥁃子。

    乌骨鸡,皮肤呈乌黑色,有的甚至喙、眼、脚、肉、骨都是乌黑的。民间认为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吃起来的口感也非常细嫩,被称作“名贵食疗珍禽”。 

安庆特色饮食(十四):花椒鸡

    花椒鸡,安庆最具特色的饮食之一。

    将鸡去毛洗净。公鸡、母鸡都可以,最好是公鸡。

    将整只鸡放到水里微煮。煮得半生不熟,方言称为“党鸡”,本字是“煠鸡”,即放到水里稍煮一下就拿出来。其目的有三:其一,去腥味;其二,容易切块;其三,不煮一下,后面不容易蒸熟。党鸡之后留下来的汤水也不浪费,可以用来下挂面。

    将微煮过的鸡切成小块,垒放到蓝边碗或盘碟中,将花椒去籽炒熟碾碎,撒到碗中,加上其它辅料,然后放到蒸笼或饭上蒸熟。

    安庆的花椒鸡与其它地方迥异,不是在炒鸡时加点花椒,而是先煮后蒸。鸡块个数个计的,味道麻辣咸香,肉质细嫩鲜美,颜色金黄鲜艳,色香味俱全也。 

(十五):番瓜

    瓜,指的是蔓生植物所结的球形或椭圆形子实,有蔬瓜、果瓜之分。

    木曰果,草曰瓜。有核曰果,无核曰瓜。在木曰果,在地曰瓜。瓜,象形,本字蓏,luǒ,落也,“瓜”相对于“果”落于地下也。后来音变为guā,表示大,瓜比果大也。夸赞别人常说“顶呱呱”。

    安庆传统种植的瓜类较为单调,主要有南瓜、葫芦、黄瓜、丝瓜四种,菜瓜、香瓜、甜瓜零星种植,苦瓜、西瓜、冬瓜、木瓜从来没有。最难以理解的是,西瓜、冬瓜是家常瓜蔬,种植难度也不大,可是在漫长的时期内,安庆人就是不种植。

    西瓜。有人认为,西瓜在神农尝百草时发现,原名稀瓜,意思是水多肉稀,但后来讹传为西瓜。这个解释肯定不正确。西瓜原产于非洲,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开始种植,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再传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中国,所以称之为“西瓜”。

    冬瓜。形状如枕,又叫枕瓜。冬瓜生产于夏季,为什么取名为冬瓜?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成熟冬瓜的表面上有一层白粉状的东西,好像冬天的白霜,冬瓜又称白瓜。这个解释也牵强。冬瓜长得很大,“冬”的本字应当就是“枕”。古无舌上音,枕,古音读若冬,冬瓜就是枕瓜,表示其形状好象枕头、土墩。

    菜瓜。果实棒状,浅绿色,表面光滑,常弯曲,果肉致密。顾名思义,菜瓜是用来做菜,炒着吃或腌着吃的,不宜生食。安庆不怎么种菜瓜,零星种一点还是当零嘴生吃。

    香瓜。果实肉质,具多室及多种子,和浆果很像,果实由五个心皮构成。它外形美观,色彩鲜艳,口感脆甜,清爽可口,是一种很好的夏季水果。但瓜蒂有毒,生食过量容易中毒。大约在北魏时期随着西瓜一同传到中国,明朝开始广泛种植。安庆只有零星种植,也是当零嘴生吃。

    黄瓜,黄颜色之瓜吗?非也。黄瓜从幼条到成熟,一直都是青绿色,没有一丝黄色。留种的黄瓜养到藤蔓老死的程度,的确变成黄色,但是,这样的黄瓜不常见,而且,大多留种的瓜果都变成黄颜色。所以,黄瓜之“黄”明显不是因为黄瓜是黄颜色的。

    或曰,黄瓜开放黄颜色的花朵而结成瓜,所以称为黄瓜。这种看法明显也是错误的,因为,南瓜、丝瓜、冬瓜之类瓜果也是开黄花的。

    实际上,“黄瓜”原来称为“胡瓜”。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瓜》“种越瓜胡瓜法:四月中种之。胡瓜宜竖柴木,令引蔓缘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三·胡瓜》“张騫使西域得种,故名胡瓜。按:杜宝《拾遗録》云,隋大业四年避讳,改胡瓜为黄瓜。”为什么要避讳呢?唐吴兢《贞观政要·慎所好》“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谓胡床为交床,胡瓜为黄瓜”。

    胡,hú,本义指牛脖子下的垂肉,上古音读若夺、豆。黄,huáng,《说文》地之色也。“黄”同音假借为很多其它的字,比如:黄通中、央,鸡蛋黄就是鸡蛋中间的部分,古音读若当、跺、蹲;黄通坏、败,“事情坏了”方言称为“事情黄了”;黄通熟,稻子黄了、小麦黄了;黄通小,小儿古代称为黄口;黄通王,大也。概而言之,“黄”同音假借为“胡”,“胡瓜”因避讳改称为“黄瓜”。 

    黄瓜一般生吃,凉拌也可,安庆人却切成丝烀着吃。这有两个原因:其一,黄瓜肯结(容易结果实),上市的时候多着吓死的,不烀着吃没法子;其二,老种的黄瓜跟现在的不一样,个大、没剌,比现在的黄瓜肉厚,烀着吃不会烂成糊状。

    黄瓜上市时间较短,一般与豇豆子套种,等黄瓜枯萎下市,豇豆子正好上市。两个都是藤科植物,套种省得再扦插竹杆。

    留种的黄瓜长到老死的程度,变成名符其实的黄颜色瓜。将种子扣出来,连同瓜瓤一起用青瓜和匀,巴在墙壁上,第二年再培育幼苗。黄瓜娘也不浪费,刮皮后切成块,用糖拌着吃,清爽可口。

    黄瓜能生吃,水分充足,又适逢夏季上市,常用来当作解渴的饮料。在乡间,有路人摘黄瓜不算偷的习俗,但不允许小孩子从小学会偷。有一首桐城儿歌这样唱:小瘪嘴,偷黄瓜,大娘逮到之赏嘴巴,大娘大娘恩嫑(败)打,额偷黄瓜给恩小伢耍。(赏嘴巴:抽打耳光)

    丝瓜,安庆方言称为蟒瓜,本字是“网瓜”。丝瓜瓤呈现网状,所以称为网瓜。古无轻唇音,w声古音读m声。网,古音读若蟒,“网瓜”古音读若蟒瓜,安庆方言保留着古音。

    丝瓜养老了,网状的瓤子呈白色,去掉里面的子,可以用来洗碗刷锅。有些人种网瓜并不是为了吃,专门为了要网瓜瓤子。在过去没有清洁球的时候,网瓜瓤子去除顽渍比抹布管用。

    夏天,安庆人喜欢做海带蟒瓜青豆鸡蛋汤。主要原料有:海带,越薄越好;蟒瓜,刮皮切成条状;青豆,没有成熟的黄豆;鸡蛋,散打放入汤中。似乎,蟒瓜安庆人从来都用来做汤,不会炒着吃。

    蟒瓜叶子味重,可用来为蜜蜂蛰伤的皮肤消肿,效果一般。奇怪的是,蟒瓜叶子味重却易生虫子,黄瓜叶子无异味却不生虫子,真是一物降一物。

    蟒瓜子味道更重,方言称为冲人、痛人,一般不吃,估计吃了也不会死人。

    葫芦。葫通匏,大也。匏、夸、苦,古音相同,葫芦,方言读若“苦芦”,实际上是“匏芦”。芦,芦菔也。芦,lú,取音于“乳”,古音lú,豆腐乳方言读若豆腐鲁。“芦”形状如同乳房之圆状物也。

    葫芦,一年生攀援草本,花白色,果实呈亚铃状,中间缢细,下部和上部膨大。老种的食用葫芦上下部不对称,上部明显偏小。

    新鲜的葫芦皮嫩绿,果肉白色,味甘平滑,不宜生食。葫芦配菜容易,可以炒食、做汤、煠饭、烧肉、下面条、炖排骨、包饺子等。

    葫芦成熟后,将其逢中锯开,加工为容器,称为葫芦瓢,一个葫芦两个瓢。上面较小的部分当作手柄,下面较大的部分当作容器。里面的葫芦子皮厚,可以炒着吃。

    过去,安庆人种葫芦都是为了吃,所以不种工艺小葫芦,品种比较单一。不过,安庆人还种一种与葫芦同科的植物,称为“瓠子”,读若户子。一年生蔓生植物,夏开白花,果实长圆形,嫩时可吃。瓠子,颜色、味道等特性几乎与葫芦完全一样,就是形状不一样,属于葫芦的变种。

    番瓜,安庆种得最多的瓜果。番瓜,南瓜也,来自西域。因为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又称为番国、邦国、边国,所以番瓜又称为边瓜。

    因产地和品种不同,番瓜又称为北瓜、麦瓜(实为磨瓜,圆形也)、倭瓜(矮小)、金冬瓜(矮墩墩)、金瓜(成熟时金黄色)。问题是,为什么既称南瓜,又称北瓜?这是因为品种不同。南瓜多种于南方,更大更扁圆一些;北瓜多种于北方,更细长一些。两者都是番瓜。成熟的南瓜可作杂粮,故又称为饭瓜。现在,又培育出了很多变种番瓜,比如香炉瓜。只是形状有别,味道基本都是一样的。

  

  

  

  

  

    番瓜从小长到大,除了瓜本身,还可以不断取食其它。

    (1)番瓜头。番瓜藤子的嫩头,长得特快,可以掐下来炒着吃,还可以让番瓜藤萌发出新头。

    (2)番瓜花。黄色,分为公花、母花。公花的蕊呈柱状,母花的蕊呈蝴蝶状。将多余的公花掐下来,用辣椒炒着吃,别有味道。

    (3)青番瓜。番瓜长得半熟,呈青绿色,摘下来切成丝炒着当菜。

    (4)番瓜子。从番瓜瓤中扣出来,洗净晒干,用时炒着吃,有香气。

    番瓜成熟后,颇能放置,安庆人有冬至吃番瓜的习俗,算是从夏至吃到冬至。番瓜的吃法也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

    烀番瓜。充当主粮,当作米饭来吃,所谓“红米饭、南瓜汤”是也。番瓜有甜的、有面的,一些巧媳妇可以凭经验肉眼识别。

    番瓜粥。将番瓜刮去皮,切成块,与粥一起煮熟。也当作主食,比单纯的烀番瓜味道要好一些。

    番瓜粑,安庆颇具特色的米粉粑。挑选几个甜番瓜,煮熟后去掉皮,将其与米粉充分和匀,放在饭头上煮熟,或单独放在锅里焊熟。煮熟的番瓜粑显金黄色,味道甜滋滋的,比光头米粉粑要好吃得多。

(十六):安豆

    豆,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豆类植物的蝶形花很奇异,分为白、黄、红、紫等颜色。而且,豆类还有一些是木本植物,比如紫檀、槐树、紫薇等。

    实际上,“豆”的本义指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有些火锅店号称“豆捞”,这里的“豆”就是本义,即在锅里面捞。

    表示豆类植物的本字是“尗”,象形字,下面是根,上面是初生之形。字又作“菽”,互通。“菽”之所以后来假借为“豆”,是因为“菽”古音读若豆。

    安庆地区种植的豆类植物主要有:黄豆、青豆、绿豆、豌豆、扁豆、蚕豆、豇豆、刀豆等,有的做菜,有的做杂粮。

    在安庆方言中,豆类种子发芽称为“出郭”。郭,guō,本意是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即外墙。在古代,内城叫城,外城叫郭。由此,后来把外围的一些东西就称为“郭”。比如,“郭”通“廓”,轮郭,即轮廓;又比如,“郭”通“椁”( guǒ),指古代棺材外面套的大棺。

    进一步引申,“郭”,用来指称物体的外框或外壳。种子发芽,乃是突破谷子的外皮脱壳而出,故曰“出郭”,相当于“出壳”。

    不过,种子发芽,似乎还可以写成“出鼓”。《说文》鼓,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周礼》〖注〗徐锴曰:“郭者,覆冒之意。”从中可以看出,这里的“鼓”与“郭”意思是完全一样的。由之,这里的“鼓”不能读作gǔ,而要与“郭”同音。

    蚕豆,一个奇怪的蔬菜名称。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三·蚕豆》“蚕豆南土种之,蜀中尤多,结角连缀如大豆,颇似蚕形。”可以说,李时珍的说法是大有问题的,蚕豆怎么看也不象蚕。如果说多少有点象,那么,几乎所有的豆荚都有点象蚕。相比较而言,豌豆、黄豆、青豆的豆荚可能更象一点,蚕豆荚反而显得过于粗壮。

  

  

  

  

  

  

    正因为这个说法有点不靠谱,清.俞正燮《癸巳存稿·豆》“张騫使西域所得,与麦同种同收,亦名蚕豆,以蚕时熟也。”这个说法也有问题,因为各地蚕豆成熟的时间不一致,春蚕成熟的时间也不一致,所谓蚕时蚕豆熟的说法,完全是睁眼讲瞎话。

    原来,“蚕豆”之“蚕”跟春蚕毫无关系。“蚕豆”原来称为“胡豆”,因为避讳改称为“蚕豆”。蚕,cán,丝虫也,昨含切,上古音读若兜。“蚕”同音假借为“胡”,“胡豆”因避讳称为“蚕豆”。

    蚕豆嫩时,剥荚去皮配辣椒炒食,是时令佳肴。小孩子喜欢将蚕豆剥荚留皮,用棉线串起来,放在饭头上蒸熟,吃的时候一个个咬下来,别有风味。

    成熟的蚕豆干炒着吃,越炒越硬。老人牙齿好,常会说“牙齿好得能吃蚕豆”。如果种得多,蚕豆还可以用来做酱。

    蚕豆做酱的基本程序是:选择梅雨季节,将蚕豆洗净煮熟→沥水后在簸箕中摊开,上面盖上黄荆条,促其充分发霉→将霉变的蚕豆晒干→将干燥的霉变蚕豆磨碎,加佐料用水和匀→日光晒匀和为止。

    豌豆,方言读若安(eān)豆。“安豆”实际上就是“豌豆”,豌读若安。又别称为𧯡、䝀、豍、𧯪。

    (1)安,ān,《说文》静也,竫也,亭安也,本义安定、安全、安稳,上古音读若逗。安装,“安”在这里是注音字,意思是拼接,本字是“凑”,方言读若“逗”。将东西安装上,方言称为“逗上”。掩,方言读若豌,淹读若安,可见豌读若安。

    (2)豌从宛,而“宛”古音读若逗。古代有一个大宛国,“宛”在这里读若月,而“月”上古音读若逗。宛如、宛若,如、若上古音读若逗。

    (3)安、豌,古音相同,都读若逗,“安豆”就是“豌豆”。但是,“安”的本字不是“豌”,因为“豌”明显是个后造字,因为人们实在猜不出来“安”(eān)的本字是什么,便硬造了一个“豌”。

    “安豆”之“安”,本字是“胡”,“安豆”就是“胡豆”。古时豌豆亦别称“胡豆”。《本草纲目·穀三·豌豆》“胡豆,豌豆也。此豆(按:蚕豆)种亦自西胡来,虽与豌豆同名,同时种,而形性迥别。《太平御览》云:张騫使外国,得胡豆种归,指此也。今蜀人呼此为胡豆,而豌豆不复名胡豆矣。”

    不难看出,由于蚕豆、豌豆都由张騫从西域带回来,开始都称为“胡豆”。可能,为了避免两者同名产生混淆,后来豌豆不再称为“胡豆”,改写为“豌豆”。也可能,隋朝为了避讳改“胡豆”为“豌豆”。但是,方言顽强地保留着古音,一直将豌豆读为“安(逗)豆”,即胡豆。安,相当于“番”,西番也。石榴来自西番,又称为安石榴。

    豌豆在生长期需要间苗,豌豆苗留尖炒食,嫩绿爽口。豌豆苗生长迅速,被称为救荒菜。

    豌豆嫩时采摘,可以做汤,也可佐以辣椒炒食。或者,干脆连荚烀熟当零嘴,边剥荚边食用。

    成熟的豌豆干炒着吃,比较硬,需要牙口好。

    安庆种植最广泛的豆类是黄豆,因为它是做豆腐的原料。黄豆就是黄豆,从来不称为大豆。大青豆与黄豆类似,青皮、粒大,另一个品种。

    黄豆见缝插针地种在田间地头或者旱地,耐贫瘠,粗放管理。春耕时,用板锄将田埂内边缘的老土斜着削掉一半,用扒锄将田里沤肥的新土提起补在削掉的田埂上,再用板锄拍平。乘湿用扌罕锄尖勾出一个个小宕,将黄豆种子播在小宕中,每个宕3-5粒,上面用火粪盖住。这样,有了沤肥的新土、火粪这些基肥,后面整个生长期再也不用施肥。

    黄豆青嫩时,安庆人喜欢做汤,海带蟒瓜青豆鸡蛋汤。主要原料有:海带,越薄越好;蟒瓜,就是丝瓜,刮皮切成条状;青豆,没有成熟的黄豆;鸡蛋,散打放入汤中。夏日,这是安庆颇为流行的大众菜肴。

    黄豆铺鸡蛋,制作程序是:将黄豆炒熟,放冷水中浸泡去皮→将韭菜洗净切碎→锅中放菜油浇热,放入去皮的黄豆、切碎的韭菜和佐料,炒均匀→加入搅匀的鸡蛋→铺开烙成薄饼,正反面翻动烧熟。

    豇豆属于菜豆,广泛种植。蔓生,花红白二色,荚白红紫赤斑驳数色,长者二尺,两两并垂。豇豆又称为江豆,“江”是北人对南人的称呼,比如糯米又称为江米。故而有人认为,豇豆就是南方的豆子。这个解释是不正确的,豇从工,读若干,表示这种豆子狭长,“豇”的读音来源于狭长,豇豆就是狭长的豆子。

    老种的豇豆,是可以养老结荚的。幼嫩时,多采摘腌制,小菜腌豇豆特别送饭。稍老一点的豇豆,需要掐成寸断,不能用刀切。因为,掐断的时候可以顺带把豆荚两边的老丝去掉。如果不小心把豇豆养老了,也没有关系,把它整条放在饭头上蒸熟,专门吃里面的豆粒,小孩子最欢喜。豇豆子粒干炒着吃,也别有风味。

    四季豆形状与豇豆类似,但它是另外一个品种,与豇豆完全不同。四季豆,菜豆的别名,北方称为豆角,以至于现在大家也把豇豆称为豆角。四季豆无论单独清炒,还是和肉类同炖,亦或是焯熟凉拌,都符合人们的口味。但是它有低毒,应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后再烹调。

    其它豆类在安庆有零星种植。

    扁豆,俗称月亮菜,因为它的豆荚好象半月形。扁豆可以清炒、炖肉,也可以晒干做成干菜。荷兰豆外形与扁豆类似,但它是豌豆属植物,个头也比扁豆瘦小一些。

    绿豆,皮绿色,主要用来烧粥、熬汤、炖肉,也常用来发豆芽,很少用来做炒菜。

    刀豆,外形好象小的弯刀。肉厚实,不宜炒食,多腌制。也可暴腌,将刀豆洗净整条放入正在晒制的辣椒酱中,若干天后拿出切碎当小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