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大 暑
2021年7月22日
辛丑年六月十三
22点9分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过了这十五天,就到秋天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以大暑是今年养阳补阳、促进生长发育的最后一个节气,虽然立秋后三伏天还没有结束,直到处暑依然可以排寒湿,但天地之气的大格局已变,自然没有春夏的势头那么强,所以我们也要抓住今年这个最后的机会,好好给孩子补补阳气,争取让孩子的体质升级,同时也为秋冬能够收敛积蓄更多能量做好准备。
除了继续用药灸、三伏贴来冬病夏治、提升阳气,还可以做做以下6件事:
1
晒背
大暑是一年中太阳威力最大的时期,
夏季养生最重要一点就是“无厌于日”,
意思是别看夏天太阳火辣辣,
但对人体好处多多,我们不要躲着它。
那么怎么和太阳更好地亲近呢?
晒背就是一个好方法。
背后的督脉统领一身之阳气,
当督脉能够源源不断地接收来自太阳的能量,
就像启动了人体的“发电厂”。
而督脉的两边是足太阳膀胱经,
是身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晒这里的时候,毛窍充分张开,
能帮助人们排出各个脏腑的邪气。
晒背时就是让阳光直接晒到后背,
没有玻璃、衣服的遮挡,效果才是最好的。
不同年龄段的人晒太阳的时间长短也不同:
婴幼儿晒太阳每次15到30分钟左右;
中青年人群晒太阳每次60到120分钟左右;
而老年人晒太阳每次30到60分钟左右;
晒背具体方法可参见:
三伏天晒晒背 排出多年湿邪、寒邪
2
晒伏姜
生姜味辛,微温,归肺,脾经。
是去除内寒、外寒的一大利器,
而当它吸收了大暑里的阳气,
就能让驱寒的功效加倍。
要晒的姜应选老姜,
比较省事的做法是把姜洗净,
放在沥水篮里,
在天晴的时候搁室外暴晒,
晒完整个三伏,
到一掰就是粉粉的程度就是非常好的伏姜了。
如果没有老姜,
也可以用嫩姜来做一款养生小食
——醋泡姜。
醋泡姜
把选好的嫩姜切成片放进密封罐子里。
倒入陈醋或米醋,没过生姜。
盖上盖子,密封,放入冰箱或其它阴凉处。
大约一星期左右就可以吃了。
每天早上吃2——4片即可,不可贪多。
无论是伏姜还是醋泡姜,
用的都是姜的温热之性,
所以可以调理脾胃虚寒,
但如果当时体内有热,
或是阴虚内热的体质,
有舌红苔厚甚至发黄,或舌红无苔,
手心发热,大便颜色深、味道重等症状,
就不适合用姜来调理了,
如果脾胃虚寒,但当时有热相,
可以把热清掉以后再用生姜调理。
3
健脾去湿
大暑是一年中湿热最大的一个节气,
前几天,河南下了场特大暴雨,
北方也时不时就是一场大雨,
没雨时空气中也是湿漉漉的,
因为热,人的腠理往往处于开张的状态,
因此更容易让外界的湿邪进入体内,
体内湿气一重,
不仅让人出现湿疹、痱子等皮肤问题,
头脑发沉、四肢困乏,
还会影响脾胃运化,
更值得注意的是,
还更容易感染病毒、细菌,
导致肠胃炎、手足口病、咽峡炎等病症。
因此这段时间一定要把防湿提上日程。
下雨天湿气重,为大家推荐6个祛湿调理穴位↓↓
对外,生活中要避免涉水、淋雨、
久处湿地、居处潮湿。
对内,我更推荐通过健脾的方式来祛湿。
因为从夏至到处暑这段时间,
在中医里被称为长夏,
而长夏与脾相通应,
因此补脾、健脾的效果会更好。
之前我们给大家推荐过一款“四神糕”,
就是一款健脾利湿的经典古方,
四神糕
材料:
茯苓、山药、莲子(脾胃虚寒者可去芯),薏仁各一把(或者芡实,有白带遗精尿床症状的可以换成芡实,固肾收涩作用强)
做法:
1、把上述材料用料理机打成粉。
2、加入20g大米粉或者小麦粉,混合均匀。
3、按个人口味加适量白糖入水融化后倒入,揉成面团。
4、找一个磨具倒进去铺平,放入蒸锅,大火蒸15分钟。
5、取出倒扣,切成小块食用,口感微甜带糯,小朋友很喜欢。
现在孩子基本都放假在家,
难免经常想找点小零食吃,
不妨就给他们做一做这个小糕点。
另外还可以每天用药灸给孩子灸一灸肚脐,
或者推脾经,都是健脾利湿的好方法。
4
拍打八虚
这段时间如果不是在空调房里呆着,
你会发现动一动就能出汗,
这是因为人体的阳气往体表走,
同时也把体内的一些病邪
通过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因此这个季节也是老天赐予的排毒良机。
人体有八个部位是五脏藏邪之处:
双肘部反应心肺,
双腋窝部反应肝,
双髀处反应脾,
双腘窝处反应肾。
拍打八虚可以把藏在这些部位的邪气拍出来,是祛除五脏之邪的一种有效方法。
具体方法可参见:
站桩后手上麻丝丝的一层气感 正好用来做这件事
5
运动
大暑节气的运动一定注意不要太过激烈,
越轻缓越好,时间也不宜过长,
避免出汗太多,伤了阳气。
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小口慢饮温热的熟水,
千万不要喝冰镇矿泉水或饮料。
运动时间最好也选择上午九点前,
因为这时太阳还不是特别大。
很多孩子喜欢在晚饭后出门活动,
晚上属阴,以静养为主,
所以晚间的活动尽量不要太激烈,
可以散步、打球、骑车、做游戏。
时间也要把握好,
因为活动完身上肯定会出汗,
只有在汗出完了、变干了才能洗澡,
所以家长可以和孩子可以共同约定
一个合适的回家时间,
以免把睡觉拖得太晚了。
而且孩子晚上出去活动时,
家里最好不开空调,
以免孩子一身汗地回到家时受寒。
6
安排好暑期生活
现在很多家长都把暑期看成弯道超车的机会,
有的妈妈让二三年级的孩子
挑战衡水作息时间,
有的让孩子5点起来大声晨读,
有的更是把各种网课、兴趣班,
安排得密密麻麻,
还有的买回一大堆练习册让孩子大量刷题……
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太可怜了,
生活本来就是要松弛有度的,
暑假都过得跟打仗似的,
开学后怎么过呢?
很多孩子都是学龄前、小学阶段
被灌输了太多的知识,
到了中学阶段开始厌学、抑郁,
就是因为学习的胃口被破坏了。
就像小时候喂得太多,
把脾胃累坏了反倒吸收不好营养一个道理。
所以无论是喂养还是学习,
都不要用力过猛,
就算我们再焦虑、心气再高,
也不能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当然了,我的意思也不是让孩子全放松。
假期整体比平常要松弛一些,
但具体到每一天也要安排得松弛有度:
每天要有合理、规律的作息时间,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尽量把紧要的内容放在前面。
其实我认为假期最重要培养的
不是具体的学科知识,
而是孩子的自驱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就需要家长优化自己的教育方式,
把更多对学习责任和权力还给孩子们,
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习与身心健康兼顾。
来自: 牛妈古法育儿 > 《待分类》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脾虚--秋分,适当给小儿推拿,健脾又养胃
脾虚--秋分,适当给小儿推拿,健脾又养胃。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
大暑:暑湿最重的15天,备好3道方!让脾胃重获新生
所以家长一定要照顾好孩子的脾胃,适当消暑、祛湿,同时借助三伏天阳气充足,帮孩子温补阳气,调理体质。丝瓜肉片汤丝瓜是夏季餐桌上常...
健脾祛湿巧用姜
健脾祛湿巧用姜。脾是生痰之源,痰湿体质的养生最主要是保护脾、不伤脾。从体质上看,痰湿、阳虚、气虚、瘀血体质者都适合吃生姜,尤其...
8月22日 ▎处暑节气,暑气至此而止,做好这3点舒服过秋冬
8月22日 ▎处暑节气,暑气至此而止,做好这3点舒服过秋冬。我们将迎来24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暑气渐...
《黄帝内经》主张顺天时调养身体,追求养生的人不可不知
冬季的保健方案主要调理肝脾肾,滋阴潜阳,益气固本。②泄泻方:脾俞、胃俞、阴陵泉、足三里。阳气不足,脾肾之阳失司,寒凝气机,脾失...
今日小暑:健脾扶阳,打响一年中实实在在的脾胃保卫战
今日小暑:健脾扶阳,打响一年中实实在在的脾胃保卫战。“脾者土也,治中央”,《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脾胃为“仓廪之本……通于...
谷雨话养生 药膳健脾胃
谷雨话养生 药膳健脾胃。谷雨时节,心脾之气逐渐旺盛,肝旺气伏,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运动、饮食、情绪等要符合节气特点,为安然度夏打好基础。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健脾助运、健脾化湿、健脾益肾、健...
大暑来了!不同体质这样做,整个伏天都舒服了
不同体质这样做,整个伏天都舒服了。伏天吃羊肉可以起到温阳补虚、增强体质的作用,另外认为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
“冬至一阳生”,中医助你“大补阳气”!
“冬至一阳生”,中医助你“大补阳气”!“冬至节气”就快到了,从易理的角度来说“冬至一阳生”,阳气在这个节气完备集聚,等待来年的...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