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大肚子(00年前旧作) 2009-06-16 11:46:36| 分类: 小说

 三实居 2021-07-22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说容易也容易。他离开这个乡(那时候叫公社)总得有20年了吧,至今村里的一些老人们还常提起他来。

那时候正兴“革委会”,他大学毕业给分过来干书记,那时候机构很简单,除了他还有2个主任、7个助理,共十人组成索家人民公社革委会。

来了就下村,由副手张主任带路一个村一个村地走,每个村都踏查地块,常常一天看不完一个村,便住下。午饭是有啥吃啥,晚饭则讲究一些:挤餶餷——先在墙角拿砖头支个小铁锅,烧开水;把白面和得黏糊糊的,人在墙角那儿一蹲,用筷子胡乱夹着面筋向跟前热气腾腾的的小铁锅里抖落。锅小,一次只能做一碗多一点儿,当然让齐书记先吃。他推辞几回之后便埋头吃起来;然后那边继续“挤”,张主任吃一碗、村支书吃一碗。最后总能剩下不少的稠面汤,大家总是先让书记,说:你喝了吧,倒了就瞎了(谁舍得乱倒啊,还没大吃饱呢),齐书记又是推辞几句,然后端起大腕来便喝了。

两个月跑下来,张主任没大变样,齐书记倒吃胖了肚子。一个公社十个人,便不是特别显出官大官小来,人们于是开玩笑叫他“齐大肚子”(其实跟现在的啤酒肚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他答应得挺痛快。于是,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其实齐书记不光肚子大,脑子也大。

实地跑了那两个月,他就把全公社的农业数据都记住了,什么地势地貌、土壤构造、土著植被、主栽品系等等,外带着世俗人情、族谱村风、家长里短、流言绯语等等等等。每当公社哪个口要传达精神、安排活动的时候,免不了要他做个总结啥的,他就不是一般的表态,而都能够把问题追问得到根到梢,常常弄得助理们手忙脚乱。于是,公社里工作人员的态度开始认真起来——都是脱产干部,谁也要个面子啊。

但是,大家都说齐书记记性不太好。

有一年春末,他主持召开全公社农业生产现场会。在史静河二河滩里选了一块棉花地,一边是春水荡漾的史静河,辽阔而悠长,一边是一伙子大小队干部围着,齐书记讲得头头是道,大家听得蛮有味儿。忽然,他停住话题,寿星眉一挑,目光注视远处,厉声喝道:“段光远、刘明元、臧克渊,你们这、三个'远’都、给我过来、散会后、我再给~给你们讲!”

远处段光远他们三个大队干部便快步围过来,这里齐书记又埋头讲棉花的初期管理。后来见大伙儿都听明白了,他也不打什么官腔,一挥大手:“去吧,快回去领着社员们、都好好干。”

人群散净,只有那三个“远”没有走,齐书记也正要回去呢,一回头看到他们,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你们仨、有事儿吗?怎么还、不走啊。”

段光远他们当场就愣了:这不是,您刚才叫我们散会后住一住的么?

后来段支书分析:可能当时他嫌我们迟到站得远,看不清楚、听不明白,这才把我们叫上来的,说过他也就忘了。后来人们聚在一起那么一议论:嘿,这样的事儿还真不少呢。人们打心眼儿里高兴,觉得跟着齐书记干放心,犯点儿小错不害怕,他这个人只琢磨事儿不琢磨人,他当场“熊”了你,过后连想也不想;跟他干谁也不怕犯点儿错,可这一来往往又不大犯错了。

齐书记脾气算是很好的。但是他也有 “发大火”的时候。

这一年夏天,抗旱防涝交替进行的时节,忽然从南边宽河公社打过来一个电话,那头是正县长吕兴仁,要齐书记赶快派人提开石龙河下游新段家闸,把石龙河水全放了。齐书记在电话里答应得挺好的,可是抬头看看天色,又详细问了几个数据,他没有布置提闸。

想不到吕县长放下电话便抄小道赶过来了,水火无情,他不放心啊。

吕县长一进索家公社大院就喊:“小齐呢??你们齐书记呢!!”

齐书记不紧不慢地从办公室出来,客客气气地把急急火火的吕县长让进去。办公室周围悄悄地聚上来几个小青年,怯怯地听动静——那两年公社准备改乡镇开始正规化发展,编制扩到二三十人,那些小青年都是齐书记从新毕业的大中专学生中选调进来的。

齐书记本来是要对着地图给县长汇报情况的,可是那吕县长却根本听不进任何解释了。

话不投机,很快都发起火来。想不到,齐书记的脾气竟然那么大,原本轻微的结巴也更厉害了:“发、扬风格?放水、想到俺、索家了!见年天旱、要水、谁支援、俺、一回来?!俺、现在、正旱、不、不放!”

这一席话让许多人听了都深有同感:是啊,这些年为了一个抗旱公社领导和同志们可都没少跟县里打交道,求爷爷告娘娘,多么为难啊。这几年来,好不容易自筹人力物力上了一组水库,正准备趁这次汛期抓紧蓄水,他县长却不分青红皂白非逼着开闸,还根本不听解释。齐书记争的是个理儿。

当时吕县长气得,脸都黄了:“你、你……”半天说不出话来。

还是老张主任出面打圆场,给他做了个坡,他才下来的。

秋后,县里搞了一次干部大调整,齐书记从公社去了农业局,先是副局长,然后局长,然后党组书记,最后去了人大。

离开索家这些年,齐大肚子做领导一直干得像老和尚的帽子 ——平不答的,没什么大业绩。倒是索家人老忘不了他:头几年,每到旱季浇水的时候,那组水库能给全乡86%的庄稼地供水,人们免不了要念叨念叨他。后来,水库的事渐渐不提了,可是那一年县里忽然选出来索家乡建国第一个副县长孔庆西,人们这时候又有了新发现:从孔县长算起,他当年选调来的小青年,出了1个副县、12个正科了!嘿,这个齐大肚子还真有后手呢。

他在人大的时候索家乡里有人去看过他,回来说:齐大肚子的肚子就是大呀。

毕竟,时光流得真快,一恍惚儿人就远了。说话间,当年跟他一时的老同志竟没有几个了,在乡里,齐大肚子终于没有人再提了……

直到最近,夏堰县出了一件大事:县人大一批退休的老干部把堕落腐化的县委书记“于中华”告倒了。

人心大快之余,大家又提起这个齐大肚子书记,津津乐道地谈些他的轶事,最后总结:

这个齐大肚子,肚子里还有真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