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雷点上蹦迪的他们 是傻子还是英雄?

 消费界 2021-07-22


导读:长租需要赤诚初心和精耕耐心。行业起伏不停的发展史,揭示了一条长租发展的“铁律”:长租没有腰部。

作者|佐伊
 报道|消费界
两头受气的租房客

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克克,爸妈一直陪伴左右,今年她终于鼓起勇气说服爸妈回家养老,不要他们再围着她转个没完了。克克退掉了整套的大户型住宅,当下第一要事就是租到价格合适的一人居。只要安全、交通、生活方便基本满足就好。

克克打开手机,开启各大租房APP位置搜索,看起了预期位置的房子,满怀着对独立生活的向往,一间间装饰温馨的房间照片,一遍遍的刷新克克对自立生活的美好想象。她不知道一场钓鱼游戏已经开始。之后的经历,给克克狠狠上了堂社会课。

房源的照片和价格十房九假,辛苦在网上挑了一通,联系了经纪人,要么说你看的是样板房,要么各种理由告知你看好的房子没了,想看的话可以跟着他看。

好不容易看中的房子,房东可能不管维修、随意涨价、水电乱收费、到期还不退押金。有的公寓企业不支付房东的费用,导致房东要赶租客“出户”,给租客带来无尽的烦恼和巨大的损失。

究其原因在于长租这个行业长时期处于非标品的状态,并且签约成交非常依赖线下的带看销售,类似早期的C2C电商,乱象环生。



缺乏经验的年轻租客吃过的亏加起来,应该比老人吃过的盐还要多。

雷区漫步  爆炸或坚守

当房地产市场正处“金九银十”之际,长租公寓排队爆雷的新闻却不绝于耳。通过百度搜索“长租公寓爆雷”,搜索结果的条目数达200万以上。几乎每天都有多家曾经被热捧的长租玩家被传爆雷。
 
长租市场经历了近十年的竞争、分化与沉淀之后,市场呈现出了空前的“二八分化”和“加速洗牌”的趋势。一些追逐风口而不注重稳健持续经营的玩家,以爆雷的方式被市场淘汰。而另一些在规模和品质上出类拔萃的机构,则得到了用户与市场的青睐。
 
以蛋壳公寓为例,近期频繁被爆料出现断网、撤销保洁服务等问题,还有供应商敲锣去总部追欠款,在暴雷的边缘摇摆。

长租作为一个市场前景广阔,同时需要在每一位用户上“下功夫”的行业,相比于漂亮的资本故事,更需要赛道里的每位玩家“懂客户、重精耕”,坚持对商业模式的挖掘和对事业价值的尊重,用踏实的发展和精准的规划赢得未来。


行业起伏不停的发展史,揭示了一条长租发展的“铁律”:长租没有腰部

长期主义的长租公寓

自如CEO熊林讲过,对于从对抗黑中介、假房源中起步的自如们而言,长租是一件本就不应该称为风口的行业——它既不是一个高利润行业,也难以有短期的利润回报,但是它与千万租客、业主息息相关。

长租需要赤诚初心和精耕耐心。在成立一周年时,自如内部提出一句话:相信时间,尽量相信这是一个长期的业务

“长租可能是进入门槛比较低的行业,但是它对运营管理能力要求很高,需要跨过规模、品质、服务、O2O等几个关口。”

多管齐下,用综合能力提升租住体验,用租住体验撬动规模增长,用规模实力保障能力发展,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自如在2019年中实现了入住率突破95%,随后年底宣布运营突破100万间,规模进入世界级序列。

除去价格、交通等硬指标,眼缘与印象分,同样是租房中重要的决定因素。换言之,对于运营主体来说,口碑的历史成色对未来发展空间的广度同样重要。

反观闻风而入的长租腰部,蛋壳、青客们或许正是在理清行业模式的天然限制之后,转向一心追求上市来回避运营的短板。

资料显示,蛋壳公寓的亏损缺口连年扩大。2017年,公司净亏损2.72亿元,2018年净亏损13.69亿元;2019年前9个月净亏损25.16亿元,比去年同期的亏损扩大了三倍。

一直以来,长租腰部们都依赖用规模续写自己的未来。而为了换取规模数字的增长,蛋壳们陷入了借贷和杠杆化的螺旋陷阱中。

长租腰部们的品牌信誉在规模超速增长导致的“虚胖”中逐步消减:

盲目扩张-面临维权-依赖扩张-维权不断,用户与平台之间形成了一个日益扩张的信任黑洞。在所有投诉中,规模不足头部一半的行业老二,投诉量却超出两倍还多。

相比之下,2020年"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排行榜"中,自如与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知乎一同,并列新上榜的5家独角兽公司。


历9弥新,定自如初

2020年10月18日,国内长租市场头部企业自如正式迎来了它的9周年。自如在9周年发布了题为《历9弥新,定自如初》的公开信。

“中国租赁行业的大方向不会变,因为租客的需求、业主的需求都没有变。大浪淘沙去掉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和参与者之后,这个行业一定会变得更加理性。”自如CEO熊林说道。

10月20日,新华社发表了专题采访《新发展格局|自如CEO熊林:让城市中近40%的人能住得更好是长租机构的责任》,通过对话中国长租公寓行业的头部企业自如CEO熊林,指明了中国住房租赁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10月21日,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主办的经济参考报发表了《让房住不炒为高质量发展腾挪空间》,文章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中清晰写到:“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到存量房竞争时代,二手房市场交易的流动性和住房租赁市场的规范管理成为了关键。”

规模、口碑、创新、运营……有人认为长租行业已经结束了仅靠野蛮生长就可以成功上岸的时期,其实长租行业从来只是在短暂的试错插曲之后,回到了初始的发展正途之上,我们无需因为几家平台的混乱,而对从始至终广阔的行业未来视而不见。

数据显示当前租赁人口在增多,消费习惯也在发生改变。中国住房租赁市场整体正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在需求侧,预计到2022年,中国住房租赁市场租赁人口将达2.4亿,租赁市场将达5万亿的容量。


用户需求的真相:岛与山

任何生意,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关于需求和产品的关系。长租市场也是一样。

正如吴伯凡老师的《商业评论》中所说,我们讲产品是what,需求是what for,那么我们在做一个产品时,需要想到的是用户拿这个产品来干什么。

用莱维特(史蒂文·莱维特美国经济学界鬼才,著有《魔鬼经济学》)的话讲,用户需要的是5厘米的钻孔,而不是5厘米的钻头。但作为一个卖钻头的人,时间一久就会笃定用户就是需要钻头。

突然有一天,用户发现有一种新工具可以帮助他完成终极目标:把他想要的东西钉在想要的地方。比如射钉枪,只要一开枪钉子就打进去了,肯本不再需要钻孔。

这时你会发现没人来买钻头了?这就是无意碾压,射钉枪能够在某些领域实现对钻头的无意碾压,原因就是它触及到了what for,而不是what。如果你的眼光只盯着what,有一天你的产品会被淘汰,并且用户头也不回。

结合58同城的兴衰,逻辑变得清楚。用户在生活中的确需要很多与他生活相关的信息,比如买房、租房等等。但是,他真正的需求并不是这些信息,而是买到或者租到房子。信息的确是他的第一步,起初都可以从信息不对称中获得红利。

问题是当信息不那么稀缺时,新的需求和难题出现了,互联网兴起时,有人说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去中介化,很多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利的公司将会消失。但是今天地产中介仍然存在。为什么?

首先它拥有优质信息,没有优质信息的中介也会消失。你离不开它其实因为它是一个服务中介,早已超越了信息中介。中介能够一直存在,是因为它满足了你的初级需求之外,它发现你还有更深、更难解决的需求。

由此可见需求是个动态的概念,所以我们说需求是一座岛,你在海上看到一座岛,但你要意识到,它的真相并不是你看到的样子,它的真相是山。

现在请你开始想象,地中海上有很多岛,尤其是爱琴海。如果我们拿来一个巨大的抽水机逐渐把水抽干,你会看到水抽的越多,岛越接近于山。假如把水抽干,你会发现爱琴海其实是一个山区,水落石出在这里变成水落山出。

我们看到用户的一个需求时,正如我们看到的岛。但是随着技术加上人的购买力提升,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使水不断地退去,这时需求就变得不一样了,一个个小岛,变成了一座座山。


那么一个公司提供的产品,我们把它叫what,它的根据是what for这个需求。需求是一座动态变化、不断趋于完整的山,而不是岛。那么,你的任何一个产品其实都是一个无限游戏。不管你现在经营多好,都只是暂时现象。
 
技术革新加上人们购买力的提升,不断导致水位下降。你的产品必须要同步满足已经显现的需求,如果你停止在原来的产品形态,你就是停留在了原先的水位,没有跟上变化的需求,结局大概率是失败。
 
在商业世界里,需求的真相是一座山,它藏在无比深邃的海里,随着技术的发展,它不断地显示出一个接近于真相,但是永远不可能到真相的一种状态。而你的产品,就要不断的跟这种真相保持同步,这就是产品的无限游戏。

让用户更加自如

深挖用户需求与价值成就“长租事业”
 
对比之下能见真章。当视线从爆雷的群体中移开,放眼被用户所高度认可的长租机构时,会发现“活得好”的长租机构往往都有着某些共性。
 
日前发布的《2020中国青年租住生活蓝皮书》显示,超过56%的租客热衷选择大且好的长租机构。可见,品牌美誉度良好和长租品质化供应是已经成为主流用户的刚性需求,并将引领行业中的参与者向这个方向不断迈进。


面向新10年的未来展望,自如也发出“自如”不再是一种租住生活的代名词,而是城市美好居住生活的注脚”的期望。
 
只有在“懂客户、重精耕”的基础上,通过精细化管理方式,追求极致产品、提升产品质量,才能不断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最终实现规模与口碑的双增长。
 
这种以“产品+服务+O2O+社区”的城市居住服务平台的革命与迭代,代表的正是城市租住服务平台的前景与方向。

期望像克克一样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在选择长租时,都能遇到懂客户、重精耕的长租品牌,不吃亏,不上当,住的安心又自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