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9年,福建一位老僧圆寂,留下遗言:我对不起党,不要来看我

 旧时楼台月 2021-07-22

1999年法号“磐扬”的高僧在福建省的音亭寺去世,当地的百姓也前来悼念,并且为他题了悼词。由此也可看出磐扬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这位高僧本名杨道明,出家前还是个革命者。

不过在一次打仗的过程中,突然就消失了踪迹,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组织就以烈士的名号将其刻在了纪念碑上,谁知道多年后才发现音亭寺高僧就是杨道明。

杨道明1909年生人,祖籍江西,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条件比较困苦。成人后正好赶上江西的农民运动,他也想参与到革命中去。他们家里三个男娃子,两个大的已经投入了革命事业,母亲想着无论如何也得给杨家留下一脉香火,便不让杨道明走两个哥哥的路。

21岁的时候正好赶上毛泽东来江西省的兴国县开誓师大会,得到这个消息的杨道明兴高采烈的前去观看。会场上他听到毛泽东慷慨激昂的陈词,感受到了饱含激情的革命热情。杨道明被深深地感染了,他发誓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





加入共青团后,杨道明就开始了自己的革命道路,当时共产党受到了国民党的疯狂镇压和剿杀。杨道明一家因为三个儿子的身份惨遭报复,母亲被杀、大哥被杀、父亲崩溃自杀、妻子被凌辱,一个好好的家庭被国民党搞得支离破碎。

痛心难过之余,杨道明受到了毛泽东的鼓励和安慰,重新振作了起来,为了家人他也要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1931年,杨道明成为一名正式党员,成功入党后他对革命事业的热情越来越强烈。每天这跑那忙,没有一刻是闲下来的。他只办实事,不空谈理论,因此毛泽东还专门称赞他是个实干家。

之后国民党加大了对共产党的围剿力度,虽然前几次围剿都成功破解,但第五次反围剿却失败了。为了保护共产党的有生力量,党中央决定进行战略转移,伟大长征就此开始。杨道明没有参与到长征的队列中,他选择留在苏区坚守。

与部队分离之际,毛泽东与他做了告别,还告诉他不能脱离群众,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遇到危险,就把苏区的队伍带到山上。杨道明谨记毛泽东的叮嘱,并承诺一定不辱使命。

苏区的条件较为艰苦,部队的战士也大都被磨没了心性,不能忍受痛苦的人已经投了敌,苏区的情况不容乐观。此时杨道明想起了毛泽东的话,便带领着一个300多人的队伍去到了当地的紫山休养生息。这仅存的300多人不久后又被敌军的围捕,战士死伤大半,到最后只剩下杨道明和钟循仁。





两人在逃脱追捕的过程中机缘巧合下来到了音亭寺,寺里的品香法师收留了他们。得知二人的经历后,品香法师非常钦佩他们的勇气,并建议他们剃度出家以保全性命,就这样他们成为了音厅寺的僧人。

杨道明虽然已经在寺庙定居,却仍然希望党组织能够找到自己,并重新投入到革命事业当中。可党组织一直没有找到他和钟循仁就以为他们二人已经为革命事业牺牲,所以就没有再找寻他们的下落。

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他们虽然心系革命,却也已经习惯了寺庙里的生活。恬淡宁静且悠然自得,每天念念经敲敲钟也别有一番滋味。1949年杨道明得知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十分欢心,革命终于胜利了,共产党也终于胜利了,中国人民也站了起来。

为了感谢党和国家,他带头在寺庙周围开垦荒地,自给自足的同时还能向国家上交粮食。除了捐款捐粮,他还帮助修路架桥,帮助穷苦百姓。





在杨道明的心里一直有愧疚之情,他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多,也不够好。也不愿意向外界袒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可1966年带着红袖章的人来到了寺庙里要求他必须交代清楚自己的身份。人们这才了解到杨道明曾经是个革命党人,都对他心生敬佩。

杨道明觉得自己没有把苏区的力量保护好,对不起党也对不起人民。临终前还告诉女儿不要让别人来看他,他心中有愧。成为一个僧人或许是自己逃避现实的一个理由,可每次夜里醒来脑子里都是革命区的事情。谁又能理解他夜里的寂寞和孤独呢?

虽然杨道明一直觉得自己有愧于党,但没有人怪他,他已经做到了能力所及的事情。赤诚之心,日月可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