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a] ![]() 欽定四庫全書 大易粹言卷三 宋 方聞一 編 ䷂震下/坎上 伊川先生曰屯序卦曰一无/曰字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 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 物之始生也萬物始生鬱結未通故為盈塞於天地 之間至通暢茂盛則塞意亡矣天地生萬物屯物之 始生故繼乾坤之後以二象言之雲雷之興隂陽始 [003-1b] ![]() 交也以二體言之震始交於下坎始交於中隂陽相 交乃成雲雷隂陽始交雲雷相應而未成澤故為屯 若已成澤則為解也又動於險中亦屯之義隂陽不 交則為否始交而未暢則為屯在時則天下屯難未 亨泰之時也易/傳 白雲郭氏曰易為三才之書其言道則三才之道也 天地人雖均為三才獨人道雜而多端无天地之純 全故純剛為乾而盡天道純柔為坤而盡地道至於 [003-2a] ![]() 人事不齊一卦不足以盡故自屯至未濟共為人道 以配乾坤是以諸卦所載人事為多而人道自此明 矣然則人道以六十二卦而後能配乾坤所謂乾以 易知坤以簡能歟易/説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徃利建侯 伊川先生曰屯有大亨之道而處之利在貞固非貞 固何以濟屯方屯之時未可有所徃也天下之屯豈 獨力所能濟必廣資輔助故利建侯也易/傳○處屯難 [003-2b] ![]() 而有致亨之道其唯貞固乎然能守正不變者鮮矣 師説/雜編 横渠先生曰勿用有攸徃徃則失其居矣易/説 龜山楊氏曰屯極必亨故屯有亨之道元亨大亨也 利貞利在正也與乾四徳異矣勿用有攸徃以初爻 言也險在前屯難方生也遽而徃則行險而犯難矣 故曰勿用有攸徃易/説 白雲郭氏曰天地无屯人與萬物皆有之物之始生 [003-3a] ![]() 及其未亨之時皆屯也故為人道之始乾坤之四徳 所以生萬物而康屯者故屯有得於乾坤之四徳也 然四徳非一於屯也屯之所得者屯之時屯之事而 已觀乾之彖萬物資始元也品物流形亨也各正性 命保合太和利貞也是則天地之道始終在於萬物 而萬物以人為首故屯為人道之始具四徳而繼乾 坤也人道始生而未成未可用有所徃先於建侯者 聖人配天地之徳生萬物而康屯莫先此大公之道 [003-3b] ![]() 故也易/説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雷雨之動 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伊川先生曰以雲雷二象言之則剛柔始交也以坎 震二體言之動乎險中也剛柔始交未能通暢則艱 屯故云難生又動於險中為艱屯之義○所謂大亨 而貞者雷雨之動滿盈也隂陽始交則艱屯未能通 暢及其和洽則成雷雨滿盈於天地之間生物乃遂 [003-4a] ![]() 屯有大亨之道也所以能大亨由夫一无/夫字貞也非貞 固安能出屯人之處屯有致大亨之道亦在夫一无/夫字 貞固也○上文一有/既字言一有/夫字天地生物之義一有是/以字 此言時事天造謂時運也草草亂无倫序昧冥昧不 明當此時運所宜建立輔助則可以濟屯雖建侯自 輔又當憂勤兢畏不遑寜處聖人之深戒也並易/傳 廣平游氏曰屯宜建侯而不寜何也盖屯難未解方 且急賢才以自助故分土錫圭以報有功而崇有徳 [003-4b] ![]() 又且與之戮力以𢎞濟艱難故雖建侯而不寜也若 豫之建侯則四方无虞五刑不用要當建諸侯以蕃 屏王室而已以是建侯則寜矣武王歸馬放牛何不 寜之有易/説 龜山楊氏曰乾一索而得震隂陽始交也坎在上難 生也隂陽始交而未成澤坎之所以為難也震動而 坎險動乎險中合二體言之也止乎險則蹇動乎險 中則亨動有亨之道也盖險非可止之地止則終於 [003-5a] ![]() 䧟而已矣故動乃亨也夫屯難之初上下无常分貴 賤无定位非正也屯難平而後君君臣臣而天下治 故曰大亨貞言亨而後貞也雷雨之動滿盈則屯解 而澤下流矣○天造草昧非寜居之時故宜建侯而 不寜建侯所以自輔也使人各有主而天下定矣並/易 説/ 兼山郭氏曰屯者物之始生也草者之未齊昧者之 未明勾者之未伸萌者之未達而有動乎險中之象 [003-5b] ![]() 終至於大亨貞也是以草者齊之昧者明之造物之 始也建侯而不寜人倫之始也厥初生民无羽毛以 蔽其身无爪牙以充其欲則必求其羣而比焉勢又 不足則必求其強且大者而比焉此后王君公之所 由立也故後世有天下者必思屯之所以利建侯而 不寧則知所以為治矣易/説 白雲郭氏曰乾剛坤柔至屯而始交交則人道乃著 然純隂疑於陽則戰況剛柔之交能无難乎以是知 [003-6a] ![]() 人道之患與天地異故繫辭言鼓萬物而不與聖人 同憂是聖人不能无憂也屯之時處險而不可動故 言勿用有攸徃屯者也而天下草昧聖人不得不動 之時故言利建侯康屯之主也利建侯則動乎險中 亦聖人所不得已也唯動則得天地大亨萬物之貞 道苟一於勿用有攸徃則非康屯之主也雷雨之動 滿盈乎天地之間此天造草昧也建侯而不寧聖人 法天而造草昧也聖人法天繼天而造草昧此屯所 [003-6b] ![]() 以繼乾坤之道也易/説 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伊川先生曰坎不云雨而云雲者雲為雨而未成者 也未能成雨所以為屯君子觀屯之象經綸天下之 事以濟於屯一无/屯字難經緯綸緝謂營為也易/傳 横渠先生曰雲雷皆是氣之聚處屯聚也易/説 廣平游氏曰經綸者因性循理而治之无汨其序之 謂也易於屯曰君子以經綸言所以濟難當如此也 [003-7a] ![]() 中庸/解 龜山楊氏曰雷雨之動滿盈則屯解矣雲雷而不雨 卦之所以為屯也屯難未亨君子經綸之時也易/説 兼山郭氏曰象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事象之宜也在 上則為雲在下則為雨亦事象之宜也易/説 白雲郭氏曰坎在上為雲故雲雷屯坎在下為雨故 雷雨作解雲而未雨所以為屯經綸者經綸天下之 事建侯而不寧之謂也易/説 [003-7b] ![]()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象曰雖磐桓志行正也以貴 下賤大得民也 伊川先生曰初以陽爻在下乃剛明之才當屯難之 世居下位者也未能便徃濟屯故磐桓也方屯之初 不磐桓而遽進則犯難矣故宜居正而固其志凡人 處屯難則鮮能守正苟无貞固之守則將失義安能 濟時之屯乎居屯之世方屯於下所宜有助乃居屯 濟屯之道也故取建侯之義謂求輔助也○賢人在 [003-8a] ![]() 下時苟未利雖磐桓未能遂徃濟時之屯然有濟屯 之志與濟屯之用志在行其正也○九當屯難之時 以陽而來居隂下為以貴下賤之象方屯之時隂柔 不能自存有一剛陽之才衆所歸從也更能自處卑 下所以大得民也或疑方屯于下何有貴乎夫以剛 明之才而下於隂柔以能濟屯之才而下於不能乃 以貴下賤也況陽之於隂自為貴乎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磐桓猶言柱石磐磐石也桓桓柱也謂 [003-8b] ![]() 利建侯如柱石在下不可以動然志在行正也易/説 廣平游氏曰夫建侯王者事也而於初九言之者以 剛動之而不失其正其自任以天下之重盖王佐才 也象所謂君子以經綸者非初九其誰耶故其體國 致君宜以恊濟為意其曰利建侯者乃代天理物之 職也易/説 龜山楊氏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初以 剛明之才處羣隂之下能以貴下賤也其才足以濟 [003-9a] ![]() 時之屯又能以貴下之宜其得民矣然猶盤旋未進 者志行正故也行一不義殺一不辜得天下不為所 謂正也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可謂大得民也而猶 服事商者亦行正而已矣故曰利居貞髙明柔克利居 貞者待時而動不失正也聖人之有天下非私之也 四海之内共利之之為説共給之之為安故利建侯 武王克商有未及下車而封者用此道也易/説 兼山郭氏曰初九剛柔始交故稱磐桓時止則止時 [003-9b] ![]() 行則行理之常也時有不得行是以宜待也陽上而 隂下上貴而下賤亦理之常也其或以陽下隂以貴 下賤者適時之變也是以康屯之道在於得民得民 之道在於下下老子曰江海為百谷王以其下之也 易/説 白雲郭氏曰屯之時興事皆當磐旋磐旋未決也居 屯之道則當居貞建侯如是之利可免磐旋矣○剛 柔始交而難生則居屯者有不可動之勢而天下萬 [003-10a] ![]() 物方資於濟屯之才則濟屯者為不可不動之時以 不可動之勢而遇不可不動之時此其所以磐旋也 初九以剛明之才濟屯之難居正而静不違勢建侯 而動不違時其於屯也何不利之有故雖磐旋而不 失康屯之道故曰志行正也況以陽下隂大得民乎 聖人經綸建侯非自為也為民而已為民而得民其 難濟矣夏商之季湯武其盡之並易/説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㓂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 [003-10b] ![]() 乃字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伊川先生曰二以隂柔居屯之世雖正一作/五應在上 而逼於初剛故屯難邅迴如辭一有/助字也乘馬欲行也 欲從正應而復班如不能進也班分布之義下馬為 班與馬異處也二當屯世雖不能自濟而居中得正 有應在上不失義者也然逼近於初隂乃陽所求柔 者剛所陵柔當屯時固難自濟又為剛陽所逼故為 難也設匪逼於㓂難則徃求於婚媾矣婚媾正應也 [003-11a] ![]() 冦非理而至者二守中正不苟合於初所以不字苟 貞固不易至于十年屯極必通乃獲正應而字育矣 以女子隂柔苟能守其志節久必獲通況君子守道 不回乎初為賢明剛正之人而為冦以侵逼於人何 也曰此自據二以柔近剛而為義更不計初之徳如 何也易之取義如此○六二居屯之時而又乗剛為 剛陽所逼是其患難也至於十年則難久必通矣乃 得反其常與正應合也十數之終也並易/傳 [003-11b] ![]() 横渠先生曰班布不進之貌易/説 龜山楊氏曰六二以隂柔乗剛故屯如邅如乘馬班 如下馬為班言此屯而不能有行也初以陽下隂婚 媾之象匪宼也二以柔順中正之資守常待應而不 從女子貞也與天下之大老異矣盖初雖有剛明之 才足以濟難而亨屯以之為君則未也守女子之貞 宜其不字矣至其數極而反常則君臣之分正故十 年乃字十數之終也君先而臣從君唱而臣和所謂 [003-12a] ![]() 常若綺里之徒漢初求之不可得而臣女子貞也晚 出從太子遊反常故也易/説 兼山郭民曰六二召雲者龍命吕者律其聴者非苟 合而已也以位則配以居則正而不偶焉屯故也至 於天道反常則應之禮曰國有道不變塞焉國无道 至死不變其六二之謂乎易/説 白雲郭氏曰屯之世動在險中非隂柔之所宜也況 六爻之中莫柔弱於六二故為在屯之邅者而有女 [003-12b] ![]() 子之象焉馬班如欲應五而不能進也初九之剛進 而見逼非為寇則婚媾耳六二居中待應不為苟合 宼婚不從故云不字至於十年屯難反常終從正應 則六二之處屯可謂女子之貞者矣伊川曰此自據 二以柔近剛為義不計初之徳為如何也易之取義 如此所謂假初以明二非在二以明初也班如者舊 以謂相牽不進或謂班旋不進伊川謂班分布之義 與馬異處要之班如為列而未進又不欲退處也易/説 [003-13a] ![]() 六三即鹿无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徃吝象曰 即鹿无虞以從禽也君子舍之徃吝窮也 伊川先生曰六三以隂一无/隂字柔居剛柔既不能安屯 居剛而不中正則妄動雖貪於所求既不足以自濟 又无應援將安之乎如即鹿而无虞人也入山林者 必有虞人以導之无導之者則唯䧟入于林莽中君 子見事之幾㣲不若舍而勿逐徃則徒取窮吝而已 ○事不可而妄動以從欲也无虞而即鹿以貪禽也 [003-13b] ![]() 當屯之時不可動而動猶无虞而即鹿以有從禽之 心也君子則見幾而舍之不從若徃則可吝而困窮 一作/窮困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處非其地故曰入于林中虞防禁也二 以乗剛有冦故五若可親五屯其膏故不若捨之易/説 龜山楊氏曰六三居動之極而不中正非居正者也 待時而動動而不括故其出有獲當屯難草昧之時 動不以正而上无應以之濟屯是從禽而已即鹿无 [003-14a] ![]() 虞唯入于林中者也古者无事嵗三田非以為遊豫 也必有山澤之虞以菜其野盖菜其野而後禽可即 田而无虞是從禽而已林中非即鹿之所君子見幾 不如舎之徃斯吝窮矣易/説 兼山郭氏曰六三在屯之時居動之極貪於有獲肆 欲從禽昧道而行以臨險阻始求有得徃益屯也不 知所謂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故也六三互體有艮庻 幾有知止之心故曰君子幾不如舍也即鹿无虞以 [003-14b] ![]() 從禽也何必黔喙之謂乎其卦則屯其體則震其互 體則止動而求獲不知其向是以不如止也虞翻變 文為麓或謂於義為贅且鹿之已即何必虞乎謂為 贅辭則鉅鹿沙鹿皆當同義故知從禽非專鹿也易/説 白雲郭氏曰虞翻王肅以鹿為麓先人曰如鉅鹿沙 鹿之鹿故知從禽非專鹿也雍曰孟子言從禽獸而 无厭書言外作禽荒則從禽禽荒皆謂田獵則此不 止於鹿明矣六三以隂柔之才非中正之位居動之 [003-15a] ![]() 極貪於有獲非處險之道也曽不自度可動之利雖 即鹿也不過入于林中而已豈能有濟哉唯君子知 幾不如舍之為得矣徃則遇險其道窮也易/説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徃吉无不利象曰求而徃明也 伊川先生曰六四以柔順居近君之位得於上者也 而其才不足以濟屯故進而復止乘馬班如也已既 不足以濟時之屯若能求賢以自輔則可濟矣初陽 剛一作/剛陽之賢乃是正應己之婚媾也若求此陽剛一/作 [003-15b] ![]() 剛/陽之婚媾徃與共輔陽一无/陽字剛中正之君濟時之屯 則吉而无所不利也居公卿之位己之才雖不足以 濟時之屯若能求在下之賢親而用之何所不濟哉 ○知己不足求賢自輔而後徃可謂明矣居得致之 地一作/位已不能而遂已至暗者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六四待求而徃易/説 龜山楊氏曰六四静而正居險而不妄動者也故曰 乘馬班如班如者有待而行也夫初以陽下隂求婚 [003-16a] ![]() 媾者也而四應之求而徃者也屯難之時智者以其 謀勇者以其力競時赴功者皆是也而四獨居險而 不為難待求而後徃非擇義之明疇克耳故徃吉无 不利而孔子曰求而徃明也若諸葛孔明之於先主 其幾是乎易/説 兼山郭氏曰六四屯雖可以有為之時又惡不由其 道故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取非其招 不徃也如不待招而徃何哉易/説 [003-16b] ![]() 白雲郭氏曰居屯之時有濟難之志而无濟難之才 者六四也无其才則必資剛明之才與共濟難此所 以班如有待於初九也初九正應以陽下隂得婚媾 之義彼求而我徃是以吉无不利也六二不與初九 而待正應是之謂貞貞則正道存焉六四不近比九 五下待初九求而後徃是之謂明明則事業興焉此 伊尹伯夷之所以辨也易/説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003-17a] ![]() 伊川先生曰五居尊得正而當屯時若有剛明之賢 為之輔則能濟屯矣以其无臣也故屯其膏人君之 尊雖屯難之世於其名位非有損也唯其施為有所 不行徳澤有所不下是屯其膏人君之屯也既膏澤 有所不下是威權不在己也威權去已而欲驟正之 求凶之道魯昭公髙貴鄉公之事是也故小貞則吉 也小貞則漸正之也若盤庚周宣修徳用賢復先王 之政諸侯復朝謂以道馴致為之不暴也又非恬然 [003-17b] ![]() 不為若唐之僖昭也不為則常屯以至於亡矣○膏 澤不下及是其徳施未能光大也人君之屯也並易/傳 龜山楊氏曰屯難之世履尊位而䧟乎險中乘隂而 无輔欲有為而力不足者也此人君之屯也人君之 屯於其名位非有加損也膏澤不下於民力不足以 有為而已若唐之文宗是也故曰屯其膏言澤不下 流也以其欲有為而力不足故戒之曰小貞吉大貞 凶小貞若武宗用李徳裕之謀先取澤潞河北諸鎮 [003-18a] ![]() 置而不問是也故唐之威令幾於復振大貞若魯昭 公髙貴鄉公是也易/説○易曰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 方屯難之時膏澤不敷權移於下政非己出人君之 屯也權移於下而欲驟正之取凶之道也故大貞凶 小貞漸而正之也孔子欲旅泰山者姑小貞之而已 其後昭公卒至敗亡失此故也語/解 兼山郭氏曰九五尊位大中慶賞之可行而時則屯 也彼剛中之質見揜於二隂膏澤不得下于民之象 [003-18b] ![]() 也坎雖潤下特私其應而已故小貞則吉也貞者事 之幹也方屯之未寜而下有分民之臣上无蓼蕭之 澤以及四海故大貞則凶也或以況魏晉之初盖大 器已移夫何屯膏之有易/説 白雲郭氏曰伊川先生曰人君之尊雖屯難之世於 其名位非有損也唯其施為有所不行徳澤有所不 下是屯其膏人君之屯也既膏澤有所不下是威權 不在己也威權去已而欲驟正之求凶之道魯昭公 [003-19a] ![]() 髙貴鄉公之事是也故小貞則吉也小貞則漸正之 也若盤庚周宣修徳用賢復先王之政諸侯復朝以 道馴致為之不暴也又非恬然不為若唐之僖昭也 不為則常屯以至於亡矣雍曰九五位非不尊也處 非不正也徳非不中也見揜於二隂而有屯膏之象 者盖五方自屯於險中豈能膏澤下於民哉然女子 小人皆隂之類也能揜君之徳者也能屯君之澤者 也人君惑而好之乃所以自致其屯也易/説 [003-19b] ![]() 上六乗馬班如泣血漣如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伊川先生曰六以隂柔居屯之終在險之極而无應 援居則不安動无所之乗馬欲徃復班如不進窮厄 之甚至於泣血漣如屯之極也若陽剛而有助則屯 既極可濟矣○屯難窮極莫知所為故至泣血顛沛 如此其能長久乎夫卦者事也爻者事之時也分三 而又兩之足以包括衆理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 下之能事畢矣並易/傳 [003-20a] ![]() 龜山楊氏曰險難之極以隂柔居之乘剛而无輔无 有為之資也乘馬班如泣血漣如而已班而不能有 行也漣如傷之至也若唐之昭宣是已其危亡立至 又何可長者然則時終不可為歟曰有剛健之才尊 徳樂義擇賢而用之何不可之有易/説 兼山郭氏曰上六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處屯之 極不能變屯以求通雖曰加憂何可濟也是由寢積 薪之上自謂曰安其能久乎二與四為不及上為過 [003-20b] ![]() 過而不知變是以及此易/説 白雲郭氏曰康屯之道莫大於建侯不寧非優柔不 斷之所能濟也上六處屯之極乘馬班如同二四之 道可謂優柔不知變者矣故進退猶豫終以自傷非 可久之道也二之班如待正應也四之班如待求而 徃也上六班如獨无所待進退不决而自傷耳屯為 柔弱待濟之時故乘馬班如皆欲待而有所之也易/説 大易粹言卷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