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气趣谈:芒种

 有人在吗 2021-07-23

 6月5日,19点37分,将迎来“芒种”节气,标志盛夏时节正式开始。

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节气详解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进入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忙种”,所以农民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的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左河水的《芒种》诗称其气象和农忙的情况为“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气候特征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黄淮平原即将进入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

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宋人范成大在《芒种后积雨骤冷》中写道:“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绘出了阴雨连绵不止,河满沟平,农夫冒着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画面。

芒种时节,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这时需要向公众发布高温预报,提醒人们预防中暑、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

  民间习俗  

1.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2.送花神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多在农历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有的人将五颜六色的丝绸带挂在花枝上,也有的人将落地的花瓣重新贴在树体上,意谓它永不凋谢。

3.晒虾皮

 

在这时候,沿海一带的渔民即忙于晒毛虾。因到了芒种季节,毛虾正值产卵期,体质正肥,肉质正实,营养价值更好。人们将芒种期间晒成的虾皮称之“芒种皮”。虾皮分生晒虾皮和熟晒虾皮两种。生晒虾皮指淡晒成品,其鲜度较高,不容易返潮和霉变;熟晒虾皮加盐煮沸,沥干晒燥,虽然保持鲜味,但是其口感略逊于生晒虾皮。

4.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编辑/且徐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