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采说“上帝死了”,福柯说“人也死了”,福柯为什么这么说?

 小播读书 2021-07-23

///

07/23 2021

尼采说“上帝死了”,福柯说“人也死了”,福柯为什么这么说?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读一本书永远都停留在第一章,每次拿起来读了一点就放弃了,福柯的《词与物》这本书可能就属于这类,很多人读这本书的第一章就直接懵了,完全读不懂,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本书是后现代哲学的经典著作,也是福柯的经典代表作,那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呢,今天我来聊一聊。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进行分享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福柯的哲学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分享福柯的代表作《词与物》这本书。这本书是福柯1966年出版的,出版后即产生了轰动,因为上个世纪60年代,正是存在主义如日中天的时候,如果存在主义是以人为中心的来看待和解释世界,那么福柯的这本书正好相反,福柯深刻地批判了这种以人中心,对世界的建构方式。

那福柯是如何进行批判的呢?我们从一幅画讲起,在这本书的一开篇,福柯用了大量的细致入微的描述,来解读了16世纪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创作的一幅名画《宫娥》,可能一开始读福柯这本书的人,读到第一章就直接懵了,根本不知道福柯想说什么,那福柯究竟想借用这幅画表达什么呢?

我来简单梳理一下。这幅画大概是一个画家正在给西班牙国王夫妇画肖像画,但是关键是,这幅画的主角,也就是西班牙的国王菲力普四世夫妇,并没有在画中的主角,而是在画中间的一面小镜子里面照映出来才看到,显然这幅画的的主角是国王夫妇,但是他们从这幅画里面消失了,主体性的消失这是这幅画想表达的主题,这个主题跟福柯在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形成了前后呼应。福柯说:人将被抹去,如同大海边沙滩上的一张脸。西班牙国王是最高权威的象征,这里福柯用国王来隐喻人类,而画本身的内容即是世界的表象,表象的主体是西班牙国王夫妇,这幅画中的所有人物的关注点都是国王夫妇,但是国王夫妇却消失在画中。

前面一期内容,我们介绍了福柯在这本书所批判的人类主体中心主义,福柯说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人成为了科学知识的对象,并立即使自己成为事物的尺度。福柯批评了现代科学的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并预测人类很快将作为科学的对象而消失,就像菲力浦四世消失在这幅画中一样。福柯说,奠基表象的那一切必定消失了,与表象相似的那个人消失了,把表象只视为一种相似性的人也消失。这个主体本身,是同一个主体被消解了。表象最终因此从束缚自己的这种关系中解放出来,表象就能呈现为纯表象了。这就是这幅画大概的隐喻。

福柯为什么说:表象就能呈现为纯表象了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福柯认为,我们所看到的表象是已经扭曲了的表象,而这种表象是被人类的认知扭曲的,福柯按照历史顺序把人类认知类型的演化分为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6世纪末之前,这是传统的知识型时期,知识形式是以“相似性”为核心秩序;第二阶段是17,18世纪,是古典知识型时期,这个时期的知识的特点是“表象型”,是以事物的表象为核心秩序;第三个时期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是现代知识型时期,这个时期的知识的特点是“自我表象型”。这三个阶段具体是什么意思,它们又是如何不断演化来的呢?我们一个个来介绍。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阶段,以相似性为核心秩序的传统知识型。福柯说,直到16世纪末,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都来自于“相似性”,或者说我们的知识形式都是基于“相似性”建构起来的,福柯还归纳总结了相似性的四种形式:适合、仿效、类推、交感。

第一种是,适合,就是因为位置的相邻而呈现出的一种相似性,认为事物在空间上相邻,因此它们具有某种相似性或者说相适合性,就像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样,相邻的事物被某种“适合”的秩序连接在一起,鱼和水,大地和植物,天空和鸟,世间万物都是因为某种空间的相邻,而具有某种相似性,这是我们对物理世界的一种典型认识方式,也是我们认知的起点,这种认知来自我们对世界的直观认识,世界就像一根链条一样被联系在一起。

第二种是,仿效,如果说适合是空间上的相邻,那么仿效就打破了这种空间相邻的局限,是对整体空间感的分割,比如人的眼睛就像天上的星星,人的笑脸就像灿烂的太阳,在效仿中,世界并不是像一个链条被联系在一起,而是像一个个同心圆一样展开,认识是围绕某一些事物,不断地扩散开来的,比如围绕着人,围绕着天空和围绕着大地。

第三种是,类推,类推是一种带有适合和仿效特征的相似性。类推的相似性,打破了可见事物的连接,也深入到事物内部。换句话说,类推比适合和仿效更进一步,这种相似性连接范围更广,深度更深,比如把植物看成是站立着的动物,植物像动物一样也有静脉网络,它们从根部吸收营养,并把这些营养输送到植物的头部,也就是鲜花和叶子,这有点像动物体内的静脉网络一样,从腹下部开始,把营养一直输送到心脏和头部。

显然类推相似性更具想象力,福柯说,通过类推,宇宙中的所有人和物能相互靠近了。宇宙就是由一个纵横交错的连接网络构成的,而人就是这个连接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人通过类推的相似性,把宇宙万物组织到一个网络中。

最后一类相似性是交感,这是一种更高级也比较抽象的相似性,在这里没有事先规定的路径,也没有距离的限制,也没有规定的联系,交感自由自在地在宇宙深处发挥作用,穿越空间,跨越时间,我们通过交感这种相似性联系,可以把任何事物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秩序,比如在葬礼上使用的纪念死者的月季花,这些花与死者产生了某种联系,使得闻到它们味道的人,都会感到悲伤和憔悴。但福柯认为,交感是一种强求的“同”,而且是一种危险的同化力。因为它把物与物等同起来,让它们混合起来,并使得它们的个体性消失了。或者说,这种相似性越来越脱离经验直观。

但是在交感的反面,还有一种对抗的力量就是反感,它们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是让事物保持“所是”的两种相反的力量,并维持着物的同一性,就像自然界每个动物都有天敌一样,维持在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福柯认为,如果没有反感的制约力量,那么这个世界最后就会归于一个点,一个相似的点。

好了,我们介绍了四种形式的相似性,合适:是一种相邻事物的联系,而仿效:是一种事物间的模仿和重复,类推:是所有事物的联系,而交感和反感的存在,让所有事物接近和分开。这个时期属于传统的知识型,知识就是通过相似性构建起来的,在相似性的作用下,虽事物和事物之间产生了各种联系,事物和事物之间保持着某种相似性,不过这一阶段,同依然是同,事物和事物自身并没有分离,也就是说,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表象还没有被完全分开,还是比较偏经验直观的知识。

相似物之间用什么来确定和传播它们的相似性呢?我们如何把一类事物归为一类,把另外一些事物归为另外一类呢?这就需要记号或者说符号。就像一个品牌需要一个logo一样,我们用这个标记来区分不同的相似性之间的区别。所以,符号就代表了一种相似性,符号与它们所指明的一切相似而言,符号有指称的作用,它们是相似性事物之间的一个中间媒介,就像用苹果手机的是一类人,用华为手机的是一类人,苹果和华为的logo就成为了这两类不同的人相似的记号。

福柯说,16世纪,知识通过相似性构建起来,形成了一张知识的网络,这一时期的知识型典型特征就是相似性,而符号的意义,就是按照相似性把事物联系起来,符号以相同的方式,把一类事物关联起来,我们通过符号去认识这个世界,符号就像在“大自然”事物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东西,这层东西里面,包括解释学和符号学,它们共同的作用让我们对世界产生了认知。

而这一时期的语言也被看成是一种符号,语言本身并没有脱离事物,它们存在于植物、草木、石头和动物中间。换句话说,语言在这个时期,还只是事物的符号,语言反应事物的秩序。福柯说,在语言的初始形式中,语言是物的完全确实和透明的符号,就像力量体现在狮子身上,王权体现在老鹰的眼睛里一样,这些都是通过相似性建立起来的认知,在这个时候语言和世界的关系,还是一种类推的关系,而不是一种意指的关系,语言反应事物,语言的价值是一种符号的价值,这个时期,语言只是符号的一种表达,而符号才是最接近于事物的存在方式。

但这种情况在17世纪初发生了改变,而改变的契机是什么呢?是人们开始追问:符号和事物是如何产生联系的?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语言,慢慢地语言和世界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书写的首要性被悬置起来,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重组,在这个过程中,文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文学和艺术得到了繁荣,通过文学,语言来到了西方文化的中心,由此,词与物开始彼此分离。

好了,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今天的内容有点多,我们介绍了在17世纪之前,西方的知识的形式,还是通过相似性构建起来的,我们分享了四种相似性的形式:适合、仿效、类推和交感。在这一时期,符号和语言只是现实事物的反应,事物依然是知识的中心和主体,但这种情况在文艺复兴后期发生了改变,语言逐渐脱离现实世界,词与物发生了分离,由此人类知识形式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表象型。

好了,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后面将继续分享其他内容,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小播读书

微信号 :xiaobodushu

今日头条:小播读书

抖音快手:小播读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