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苍术与白术配伍的作用与功效

 幽壑潜蛟01 2021-07-24


【基源与功效】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之功效。

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

【药对功效】燥湿健脾。

【配伍机制】苍术辛,苦,温,辛香以发散,芳香以化湿,苦温以燥湿,外可祛风湿之邪,内可化脾胃之湿,故为燥湿健脾,祛风湿要药。凡湿邪为病,不论上下表里,皆可随证配用。主治湿阻中焦之脘闷,呕恶,腹胀,泻泄,食欲不振等;风湿痹证;风寒湿表证及夜盲、眼目昏涩。

白术甘苦温,入脾胃。《内经》曰:“脾恶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脾主运化,喜燥而恶湿,得阳则运化,得升则健。白术甘以补脾,苦则燥湿以健脾,温则养脾胃阳气。其补气之力,虽不及参芪,然温燥之性较强,为补中焦脾胃要药,兼能燥湿利水,对脾虚有湿者尤宜。凡脾气虚弱,阳气不振,运化失职,水湿不化之痞满、痰饮、泻泄、水肿等,均为常用之药。

二药相伍,一散一补,互为促进,中焦得健,脾胃纳运如常,水湿得以运化,共奏补脾益气,运脾燥湿之功。

【临床应用】

1.脾胃虚弱,痰食不运,湿阻中焦,气机不利,纳运无常之脘腹胀满,呕恶食少,泄泻等症,配伍陈皮、炙甘草、木香等。

2.脾虚湿浊带下。

3.臌胀。配伍防己、川牛膝、怀牛膝、大腹皮等。

4.习惯性便秘,全身虚弱,排便动力减弱引起的便秘,配伍枳壳、肉苁蓉等。

现代临床用于各种胃炎、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脂肪肝、肝炎、胆囊炎、胰腺炎等。

【现代研究】苍术挥发油有明显的抗副交感神经介质乙酰胆碱引起的肠痉挛;对交感神经介质肾上腺素引起的肠肌松弛,苍术制剂能促进肾上腺抑制作用的振幅恢复,苍术醇有促进胃肠运动作用,对胃平滑肌也有微弱收缩作用。

白术对肠管活动有双向调节作用,当肠管兴奋时呈抑制作用,而肠管抑制时则呈兴奋作用;有防止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能明显促进小肠蛋白质的合成并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用法用量】苍术,6~10g;白术,10~15g。水煎服。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气虚多汗、津伤亏耗者慎用。

【按语】白术,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未分苍、白术。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方中皆用白术。陶弘景谓:“术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术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可作煎用。”可见术的赤白之分始于《伤寒论》,至陶弘景则明确指出白术、苍术为两种。白术与苍术易混淆的原因有:①在植物分类上比较接近,名称相近,容易混淆互用;②在外观上两者比较相似;③两者皆味苦性温,主归脾、胃经;④均能燥湿健脾,用于脾虚湿盛的大便溏泻、水肿、带下、痰饮等证,两者常相须为用。⑤但从性状、显微鉴别来看,两者区别比较明显;6白术味甘,长于补脾,燥湿不及苍术,故补脾不足,治疗脾虚证多用白术,且白术又能固表止汗、安胎;苍术味辛,长于运脾,燥湿过于白术,故运脾湿有余,治疗湿盛的实证多用苍术,且苍术又能祛风湿、发汗、明目。因此,临床上应区别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