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将上大学视为道路的终点,而且永远停不下来去想象这件事成真的那一天,究竟会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大学里的环境与大多数孩子在高中时所经历的环境截然不同,许多青少年在离开家之前,其实还没有发展出应对这种环境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技能。他们可能忙得昏天黑地,但那都是为了能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精力也都投入到了他们的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里。对于许多孩子来说,一旦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唠叨他们、提醒他们,以及给他们设定种种限制,他们的生活就会陷入混乱。 接下来作者罗列了一些为大多数大学生所承受的日常压力因素。
把以上这些加到一起来看,大学宿舍恐怕是交战区之外压力最大和规范程度最差的生活环境了。难怪大学校园中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在本章中,作者就要帮助家长以培养孩子控制感的方式让孩子为上大学做好准备。 首先,需要先改变自己对大学的看法。大学不能靠混。很多大学新生还没学会自觉睡觉与起床,也管不好自己的学业功课和兼职工作,更约束不了自己玩手机、打游戏或参加其他的电子娱乐活动。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基本是靠着父母或老师的推动一路上了大学,对这些帮他们的人来说,让孩子表现优异要比让孩子明白自己要能为自己做主更重要。 在确定孩子是否为上大学最好准备时,你可以问自己一些这样的问题。 你家的孩子能否对自己的生活负起责来?一方面是学业上的,另一方面就是日常生活上的。 你的孩子足够了解他自己吗?他是否知道什么对他来说很难,以及什么东西会影响他,怎么能让压力缓和一点,什么时候需要休息……具有基本的自我了解水平。 你的孩子是否能够做好自我规划,以保障生活平稳有序?有没有自控能力。 你的孩子在求学方面有足够的自我动机吗? 你的孩子可以搞定他的日常生活吗? 你的孩子是否采用健康的方法来控制或缓解他的压力? 你的孩子精力枯竭了吗? 他是否具备完成大学水平作业的学术技能? 如果你的孩子需要学业上的支持,他会提出要求并合理利用这种支持吗? 他是否具备管理复杂人际环境的社交能力? 如果还没准备好,那现在该怎么办呢?作者推荐的方法是间隔年,用一到两年的时间专门用于旅行、打工或者服兵役。这在中国可能不太适用。 现在你的孩子要去上大学了,如果他能拿到全额奖学金,或靠自己支付学费,那当然是他自己说了算。但如果你在他上大学期间提供了一些财政上的支持,那你当然可以合理地认为自己是与之利益相关的一方,你就可以要求他达到某些标准。 今晚怎么做
以上是这本书第十三章的主要内容。下周二再来继续分享👋 ▼ |
|